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探索历程

伴随着改革开放历程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也在阔步向前发展,呈现出一幅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壮丽图景。

一 思想大解放

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7]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时间里,我国的文化事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文化大革命”严重摧毁了我国的文化创造力,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之后,同时也迎来了文化领域的思想大解放,并且为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前两年,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愿望极其强烈,但由于极“左”思想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根除,文化事业发展只能缓缓而行。

(一)真理标准大讨论

1975年,邓小平在第二次复出主持全面整顿工作时,就纠正过文化领域极“左”错误。不彻底纠正“左”的错误思想,党的事业就有可能被断送。1975年9月和10月,邓小平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就宣传毛泽东思想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怎样宣传毛泽东思想是关键性问题,他反对林彪割裂毛泽东思想的做法,主张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精神实质,解除思想枷锁。于是,1978年,在邓小平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不仅支持和领导了这场讨论,并且深刻论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人们提出的理论、制定的路线、做出的决策究竟是否正确,都需要用标准去检验,即真理标准问题,这就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存在的理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标志着这场讨论的开始。文章指出,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到主观和理论领域去寻找。历史是有局限的,要用实践来检验我们的认识,放弃那些经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不符合实际的东西,坚持那些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东西。“四人帮”体系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它带给人们的精神枷锁还在发挥着不良影响。我们要去探索“四人帮”在理论和实际中禁锢人们思想的“禁区”,不能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裁剪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要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新的实践提出的新问题。这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这次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可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营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

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摧毁极“左”思想,这为历史大转折扫除了主要的障碍,同时也启动了这个大转折。这个大转折就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从“左”的轨道转到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上来。另外,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是真正实现历史大转折的基本条件。思想路线对不对,决定了政治路线能否得到贯彻执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使广大干部群众逐步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是真正坚持毛泽东思想。这场大讨论解除了沉重的精神枷锁,提高了人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

(二)排除“左”与右的错误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一直在和“左”右两种错误思想作斗争。邓小平指出,“左”表现为思想僵化,将改革开放视为发展资本主义,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来反对经济这个中心。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左”与右的错误思想来源于小生产习惯势力和外来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小生产者“唯上、唯书”,在党内就是以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或因循守旧,或急于求成、超越阶段。右的干扰就是全盘西化,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甚至制造政治动乱。右的干扰来自于“十年动乱”的后遗症以及外来资产阶级思想的袭击。“左”与右的错误思想还来源于思想认识上的错误,主要是思想方法上片面化、绝对化,主观不联系客观实际。在分析形势时,“左”倾派只看到顺利的一面,就得意忘形、急躁冒进;右倾派只看到困难的一面,便会垂头丧气、消极保守。“左”与右有着截然相反的表现形式,二者都会严重摧残革命和建设、葬送社会主义。“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常常会摧毁一些好的东西,“左”比右更难识别,更具有迷惑性,因此也更危险,与它的斗争更艰巨、更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花费了很多心血去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一些政治运动和思想斗争中的“左”,这类错误绝不允许重犯。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三)理论务虚会与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研究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的理论宣传工作。邓小平在这次会上正式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会上的许多思想仍然适用于当下的现实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如下: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要认识到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的落后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正确认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错误,绝不照抄照搬资本主义制度和各种糟粕的东西。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自己当家做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自己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是人民所共同享受的民主。要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定范围内仍然长期存在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越发展,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也越能得到保障。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够取代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绝不是自封的。第四,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现在我们只有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才能不断前进。否定毛泽东就是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定党的整个历史。正是因为有了毛泽东,才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才使我们摆脱了国际孤立状态。同时,我们还要以马列主义态度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

现在的关键是安定团结,处理遗留的问题,目的在于集中力量、团结一致向前看。国内现在最大的政治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心一意奔向“四个现代化”。邓小平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没有坚持好,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就搞不好。我们需要清楚而正确地认识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错误,这不能成为打击四项基本原则的理由。四项基本原则都关系到民主问题。如果我们脱离四项基本原则去谈民主,就会导致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四个现代化的希望就会破灭。

二 两个文明一起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事业。既然是全面发展,那就要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从社会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一个民族只有具备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才能变得强大并且更具凝聚力。因此,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为何要两个文明一起抓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此后,邓小平屡次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精神文明则是主观世界、社会的精神生产得到发展的成果,二者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有机整体。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是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根本保证,思想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影响经济和政治。如果不努力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就缺乏物质基础,也不可能搞好。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只有建设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才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物质文明搞不好,精神文明建设也搞不好。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邓小平还强调,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一手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硬。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必须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也离不开精神文明的保障。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它要放弃与生产力不符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它触及人们的旧观念和切身利益,一定会在社会生活中引起广泛的问题,这就要求改革必须紧密联系思想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民与时俱进。精神文明建设应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旨在改善社会风气。邓小平早在1985年就曾明确地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8]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需要多方面工作的有效配合,既需要经济力量的配合,也需要行政和法律力量的配合,更要有思想、道德、文化力量的配合。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精神文明建设。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1.出台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改革开放与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在对外开放的影响下,可喜的是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可悲的是资本主义的一些腐朽因素以及商品经济竞争中的一些消极现象也大量涌入。这种情况引起了邓小平的注意。1985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央、地方和军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还有待进一步努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以往一切剥削制度固有的不公正现象,应该加大力度去掉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流毒,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发展不平衡,前者软、后者硬。部分人不具备浓厚的社会主义思想;一些人降低了道德水准;消失了的社会丑恶现象开始复苏;封建迷信在封闭落后山区肆意蔓延;个别学者的全盘“西化”思想毒害着青年学生。针对这些情况,第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纲领性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得以出台。要解决精神文明建设遇到的挑战与问题并探索出一条精神文明建设新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精神文明建设第一个纲领出台以后,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没有跟上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仍然产生着不良影响。因此,我国出台了第二个精神文明建设纲领性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2.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在党的第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始终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历史经验来看,革命年代强调“破”字当头;在人民内部矛盾成为社会生活主题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应以立为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着精神文明的建设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为人民内部的矛盾,精神文明建设就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必要的条件。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就是一切着眼于“立”,着眼于“创新”。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把我们倡导的东西立起来,而不仅仅是批判错误、落后、庸俗的东西。要弘扬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多方面的,只要是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的精神文化产品,都应该得到肯定。

三 引导先进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方向

实践要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创新理论,推动实践发展。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基本形成。2000年,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年,在全党展开了“四个如何认识”大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理论界、文化界展开了新一轮的文化争论,掀起了“文化热”。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题,提出了中国文化事业跨世纪发展的战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实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内涵,有利于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它界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提高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它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有利于落实文化建设的任务。

(一)导航先进文化

2000年,江泽民指出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文化建设的先进性问题提升到党的宗旨和任务的新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结合时代特征、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理论创新所创造的成果。从先进文化本身来讲,它对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同时又是一定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能否把握准确关系到一个政党是否先进。从思想认识上讲,面对苏东剧变,我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拒腐防变的能力等问题。从国际形势上来讲,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从我国自身发展来看,21世纪的头2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前提,以规律为基础、以创新为出发点,让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贯穿大众文化。富有创新精神,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先进文化的特质。从本质上来说,先进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它是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发展的。没有创新的文化必然会归于消亡。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并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是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是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政治保证。只要党能够坚持对文化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就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规范大众文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一个成功结果就是大众文化的崛起,同时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大众文化是形成于工业社会、以都市大众为主要消费主体的,通过大众传播的、模式化的、注重人们感官娱乐性的文化。众所周知,大众文化作为通俗文化,具有双重品性。作为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往往引导着大众文化,规范着大众文化的发展,是建设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要求。大众文化如果在一种良性的轨道上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大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可以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大众文化提高了我国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速度,使文化向大众的回归变得更加顺畅。大众文化所形成的巨大文化市场为主流文化实现其社会价值找到了基本的切入点,主流文化必须贴近大众。大众文化是在百姓中普及的一种文化实践形式,满足了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拓宽了大众的生活空间,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相反,如果它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就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产生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众文化,它的商业性特点也非常明显,它的浅层次性、可复制性、易获得性,往往使人们将其视为游戏、消遣的方式,而忽视了它的启迪性和教育性。大众文化通过“包装”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比较“媚俗”,如各种“肥皂剧”等。因此,大众文化是一种需要规范的文化,这样才能扼制它的消极作用,使其发挥积极作用。鉴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受制于大众文化较低的发展水平,规范我国大众文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要充分利用行政和法律手段规范文化市场。要制定科学的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实现对文化市场的产业化管理,使文化生产、流通和消费达到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只有协调发展,大众文化市场才不会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②要努力提高大众文化的思想含量。在这里,代表着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应该发挥积极引导作用,特别是在提升大众文化思想内涵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使大众文化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进而使全社会洋溢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③要牢牢把握大众文化的价值坐标。正确处理好大众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四 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

求知永无止境,理论创新和实践都是如此。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党的十七大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新要求。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在总结自身经验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和要求的基本观点。发展观决定了发展道路和发展结果。“二战”结束后,各国更加注重大力发展经济,但是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能源短缺、两极分化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上先后形成了“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发展观、“发展=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随着人类对发展观认识的逐渐深入,人类越来越重视经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重视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实现的小康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二)振兴哲学社会科学

人们借助哲学社会科学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又将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常常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它的学科价值已经被边缘化了。2001年,江泽民特别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第一,振兴哲学社会科学是创造精神文明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有丰富的物质文明,还要有高尚的精神文明。哲学社会科学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境界,增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直接促进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发展。第二,振兴哲学社会科学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直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反过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更高层次上指导了自然科学的探索和认识,并与其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第三,振兴哲学社会科学是推进制度文明的需要。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是社会的进步。然而,经济政治制度需要和生产力相适应,而创建制度文明由哲学社会科学决定。

振兴哲学社会科学的途径有以下三种:第一,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掌握现代研究方法,积极创新理论。第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三,把哲学社会科学放在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如增加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改革文科教学与教材,加强文理科之间的渗透,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和奖励制度,奖励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工作者。

(三)弘扬中华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内容。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是“连续性文化”的典范,体系复杂,以儒释道文化为主体,涵盖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是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绵几千年不中断,是因为它发挥着凝聚人心、团结力量的价值作用。所以,弘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思想保障。并且,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是参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内在需求。文化软实力体现着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华文化只有和世界各种文明进行交流和对话,才能增强自身的世界影响力。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提炼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益的思想。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是对既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脱离既有传统的文化,就会迷失方向。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根基。要科学梳理中华传统文化,按照时代发展要求,汲取合理内核,修正不符合时代的内容。

第二,保护我国优秀文化遗产。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物质形态的和非物质形态的。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要加大对文物保护的投入,制定完善的文物保护制度,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制定专门的资助办法和措施。

第三,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不仅采用面向大众的宣传等基本方式,还要采用现代传播方式,如网络、影视、出版等,从而让更多人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熟知度和热爱度,并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另外,还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中,开展丰富的传播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可以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四)构建和谐文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党的十七大特别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又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而文化建设能实现国民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当文化落后于经济建设,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经济也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民族凝聚力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必须使人们共同信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文化建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文化作为强大的后盾,因此必须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必须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学校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中。要利用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使之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力量。要创作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启迪人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2.构建和谐文化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条件

和谐社会要求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文化支撑,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的前提,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我国是一个拥有多元价值观、多重利益关系的人口大国,必须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才能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和谐文化能够推动和谐社会形成文明的道德风尚。文化是人的精神的外化,可以提高人的知识素养、道德素质。和谐文化能够为和谐社会提供稳定的价值导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来源于文化。社会的稳定发展,取决于人们坚定的价值认同。处于社会变革以及各种思潮激荡的时期,利用和谐文化来帮助人们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成为一种最为迫切的要求。另外,构建和谐文化与丰富群众文化能够相互促进。构建和谐文化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必然结果。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能够陶冶情操,充实精神世界,有利于培育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而促进和谐文化的构建。所以,要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始终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让群众在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和谐文化代表着群众的利益,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在城乡基层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可以普遍提高群众觉悟,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