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原移民及社会经济发展
汉武帝在海南岛设置郡县后,中原人开始从大陆向海南岛迁移,并集中居住在海南各条大河的两岸和入海口处,尤其是南渡江入海口和两岸,原住民被迫向海南内陆迁徙,形成中原人据外,黎人据中的形势。
中原向海南北部的迁移其实早在此前就已经开始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始皇三十年(前217)发兵征讨岭南,经过三年的战争,征服了“百越”民族,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桂林和象三郡。为了巩固军事成果,秦王朝把大批中原人南迁岭南,向岭南地区移民的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迁徙罪犯、赘婿、贾人、谪贬官员等。如秦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三十四年,“谪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二是移民实边。移民实边是秦汉时期巩固边防的一项重要政策,据《汉书·南越传》曰:“秦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適徙民,与越杂处。”三是军事移民。秦始皇对岭南采取的军事行动,前后用兵达50多万以上,后来在南海尉赵佗请求下,秦始皇又派遣15000名未婚女子到岭南“为士卒衣补”,实际上是解决驻守岭南士卒的婚配问题。在戍守五岭的50多万军队中,应有一部分留居在岭南地区。四是经商之人。此时内地的商贾早已到达南方沿海地区,据《正德琼台志》载:“越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则秦有至者矣。”其中应有一些商贾留居下来。秦王朝向岭南地区移民,一些汉人很可能越过琼州海峡进入海南岛,尤其是灵渠的修筑,沟通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交通,使中原地区的人员更加便利的南下。
西汉在海南设置珠崖、儋耳郡后,如同秦王朝一样,实施将罪人“投诸四裔”的强制性政策。从记载来看,这一时期迁徙的罪犯至海南对岸的合浦郡。
如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王)凤诬(王)章以大逆罪,下狱死,妻子徙合浦”。元寿二年(前1年)六月,哀帝去世,王莽秉政,“(大司马董)贤夫妻自杀,家徙合浦”。孔乡侯傅晏(汉哀帝傅皇后的父亲)、少府董恭(宠臣大司马董贤的父亲)等人“皆免官爵,徙合浦”。方阳侯孙宠,“坐前为奸谗免,徙合浦”。“外家丁、傅皆免官爵,徙合浦,归故郡。”息夫躬母圣犯大逆不道罪,“妻充汉与家属徙合浦”。东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2年)大将军窦宪被诛,窦宪女婿侍中郭举被诬谋逆,“父子俱下狱死,家属徙合浦”。
这类迁徙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从西汉末年开始,海南北部地区的朱卢县隶属于合浦郡。此时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海南作为流放地,或者说谁被流放到海南,但岭南一带确实作为流放地,其中一些“罪人”可能会进入海南。
汉武帝在海南岛设置封建郡县和中原人的进入,虽然激化了与原住民之间的矛盾,但是也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农业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遣军队进入海南并设立封建郡县时,在海南看到骆越人“男子耕农,种禾稻、纻麻,女子桑蚕织绩”。骆越人原活动在今天的广西南部和东南部一带,因耕种骆田而得名,据《史记·南越列传》卷一一三《索隐》注引《广州记》云:“交趾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人’。”骆越人在迁入海南之前已使用铜器,并能根据骆水水位涨落变化在两旁留下的淤地上种植农作物,已经进入了农业文明阶段,并已经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建立了与此相适应的父系氏族社会组织,甚至地域性社会组织。晋人裴渊《广州记》记载:“(骆越人)有骆王、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铜印青绶,即今之令长也。”约在三千年前,一部分“骆越人”迁入海南岛,并将骆越人的农业文明带到了海南。
当中原人在秦汉时期向海南迁徙时,中原地区已经进入较高的农业文明阶段,已经使用铁制生产工具,采用牛耕、犁耕,种植小麦、稷、稻、麻、黍等农作物。秦汉时期的汉人居住在海南北部地区,以经商为主,农业并不发达。伴随着汉人大规模向海南迁徙,也将内地更为先进的农业技术传播进来。
手工业 西汉首次在海南设置儋耳、珠崖郡时,海南岛上的原住民仍使用木棉原料织成布匹,此时,中原人把海南原住民生产的布匹称作“广幅布”,因为当时中原地区有固定的布帛纺织标准,“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而海南原住民生产的布匹要比中原生产的布幅宽,故被中原人称为“广幅布”。
贸易 早在秦代,中原人已经到海南贸易,有一条史料可以证明这一点,海南儋州一直到明代仍然沿用秦代的计量单位,“秦以水德王,其数用六,儋人行使(通货),犹用六数,以六文为一钱,六十文为一两,六百文为一贯。又田禾,以六把为半担,十二把为一担,皆秦旧俗也”。汉武帝元封元年在海南设置郡县后,除了官员军士之外,最早踏入海南的汉人就是商人。商人将海南岛上的玳瑁、珍珠等物品运往内地,当时的广东番禺是岭南贸易聚集的大都会,《汉书·地理志》记载:“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处近海,多犀象、瑇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番禺,其一都会也。”海南地处热带海岛,盛产的物品与内地迥异,汉武帝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等郡县,许多郡县是因物产命名的,比如珠崖郡因“崖岸之边出珍珠”而得名,瑇瑁县因产玳瑁得名,紫贝县因县境有紫贝(木棉)岭得名,“紫贝”为黎语汉译,意思为“木棉”,等等。在这一时期,海南处于中原汉人贸易范围之内。
珠崖的物品运送到中原的数量应非常多。汉元帝听从贾捐之的建议放弃珠崖郡后,扬雄十分高兴,在《法言》中曰:“珠崖之绝,捐之之力也,否则鳞介易我衣裳。”东汉人杨终也非常赞同:“孝元弃珠崖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介鳞”是海洋物产,被汉人用来指代海南的原住族群文化,“衣裳”是指华夏礼仪之邦。汉代在海南设立封建郡县之初,一些人忧虑海南的“介鳞”风俗将会改变华夏之风,因此为朝廷放弃珠崖郡而感到高兴。
文化交流 海南在西汉武帝时期被纳入华夏版图后,中原地区的官员、军人、商人相继来到海南岛,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交流。
秦汉时期的军政之旅,增加了中原人对海南的认识。一是关于海南的地理知识。“元封元年立儋耳、珠厓郡,皆在南方海中洲居,广袤可千里,合十六县,户二万三千余。”班固《汉书·地理志》说“得大洲,东西南北方千里”,较之以前更为清晰。到范晔《后汉书·南蛮传》时记载:“其珠崖、儋耳二郡在海洲上,东西千里,南北五百里。”已经了解到海南岛是一个南北短、东西长的地理形状。二是关于海岛上族群的习俗。班固《汉书·地理志》:“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男子耕农,种禾稻、纻麻,女子桑蚕织绩。亡马与虎。民有五畜,山多麈麖。兵则矛、盾、刀、木弓弩、竹矢,或骨为镞。”
奇特的民风民俗 西汉时期,中原人将海南岛上的原住民称为“骆越人”,对骆越人的生活有了直接了解,“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此时,骆越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原相差很大。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儋耳风俗曰:“其渠帅贵长耳,皆穿而缒之,垂肩三寸。”东汉初期人杜笃在《论都赋》中歌颂汉武帝的丰功伟绩时提到“连缓耳,琐雕题”。缓耳,耳下垂,即儋耳也。《礼记》曰:“南方曰蛮,雕题交阯”。郑玄注曰:“谓刻其身以丹青卫之也。”王逸注《楚辞》曰:“雕,画也。题,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