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耦合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 国外研究动态

(一)关于供应链、绿色供应链管理、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

(1)供应链。供应链(Supply Chain, SC)是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发展的产物。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是面向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然而,企业的价值链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的价值链与其上下游企业的价值链密切相关,包括上游企业的价值链及其企业价值输入的效率、下游企业的价值链及其企业价值输出的效率。因此,企业要获取并保持竞争力,不仅有赖于企业自身的价值链,而且有赖于企业所处的价值链系统。

Lin F. R等认为,供应链是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在内,涉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网络系统[2]。随后还有许多学者对供应链展开研究,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涉及的范围也不同,所以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普遍都强调了顾客需求活动的有机整体性及供应链的增值作用。H. L. Lee and C. Billington提出,供应链管理是基于市场(消费者需求)导向,满足最终用户的真实需求,对采购、生产、运输和仓储配送及相关服务等诸企业网络之间的行为整合的管理模式[3]

1985年,侯里翰指出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顾客等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物质从供应商向最终顾客流动,信息流动则是双向的,人们开始关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价值合作与协调问题[4]

斯迪文斯在其论文中提出,供应链是在将商品从供应商传递到顾客的过程中计划、调整、控制物料、分配、制造等一系列连续的活动,在供应链内主要关心物流与信息流[5]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供应链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基于这一点,O′Brien and Head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供应链也应该包括与政府规则、文化有关的问题[6]

到了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此时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网链的概念,如图1-1所示。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公司如丰田、麦当劳、沃尔玛特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是从网链角度来实施的。

从图1-1中可以看出,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和零售)等,以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图1-1 供应链网链结构模型

(2)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提出的时间较短,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绿色供应链来源于供应链管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现有研究来看,对于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与内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

Steve V. Walton等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将供应商加入到企业的环境战略中,其核心思想是将集成管理的思想运用到绿色供应链的领域中[7]

M. H. Nagel认为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涉及产品的使用、组成以及生产的全过程,认为应在原有供应链思想的基础上强调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要求在供应链范围内达成一种长期的战略关系,同时强调技术支持在绿色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8]

(3)农产品供应链。W. Sterm指出,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为了生产销售共同产品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组织系统,它类似一种超级组织[3]。E. Pelton提出,农产品供应链包括交换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是交换的推动器。国外的研究特别揭示涉农供应链是一种贯穿“田间到餐桌”的过程且“生产商与消费者双驱动模式”特征明显的非线性系统[3]。(这里的“生产商”简单说就是农民)。华盛顿州立大学Kenneth Cassavant教授认为涉农链是一个“生产调整+消费驱动”的复杂系统[9]。Woods和Elizabeth等提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参与者的管理,以更高的效率向终端提供农产品,并在数量、质量和价格方面满足终端消费者的需要[10]

从笔者查阅的国外研究文献看,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分类根据组织发起者产业不同,分为后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模式和前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模式。还有,按照供应链的组织发起者与原料生产供应者的利益关系不同,分为合同制供应链和公司制供应链。

Brennan, D.认为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同成员企业通过契约联系起来,按照缔结契约各方合作深度及期限来划分,契约关系大致有三种类型:战略性契约关系、一般性契约关系和弱契约关系[11]

(二)关于供应链与竞争力关系的研究

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定义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或“组织中的聚合性学识(Collective Learning),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12]。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并不是某项或某些单独存在的技术和技能有多先进,而在于它们是否取得了“和谐的集合”。库姆斯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力的一个特定组合,是企业市场域和技术域相互作用的特定经验的积累,它既有技术特性,又具有组织特性[13]。伊斯顿等人也认为,一项资源的价值在与其他资源关联性运用中得到体现使其贡献得到放大,而且在资源的积累运用过程中涉及许多行动者[14]。后来众多学者进行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提出的“资源组合”和“能量聚集”、“体系优势”的研究,都表明了资源之间的关联以及促进这种关联的组织能力在提升竞争力过程中居于极端重要的地位。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其他构成相对独立的“竞争单元”的系统,其系统层面上的资源聚集和整合都是至为关键的。对于任何层次的系统来说,组织的良好构建和运作可以使竞争主体建立起有别于其对手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具体就供应链系统来说,为整条供应链竞争力的提高作出贡献的利益相关者的独特资源和能力,必须通过有机的联结才能形成力量的汇聚和放大,即取得“1 +1 >2”的效果。

(三)关于供应链组织动因的理论诠释

1.交易成本经济学

Davis和Goldberg在如何创立农业关联企业的体系方法方面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从Goldberg的著作中,人们可以利用工业组织理论了解农业关联企业体系。近年来,为了建立农业关联企业的管理体系,一些学者认为,除单纯的工业组织理论之外,还应以传统的价值转移理论及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特别是交易成本和组织环境理论作为构筑农业关联企业体系的主要理论基础。最近的发展趋势是,将工业组织和交易成本经济学两种理论融合起来解释农业关联企业的管理体系,对于更好地理解农业关联企业体系的动态性带来了新的视野[15]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通过企业对市场的替代,从而节约交易费用[16]。这对于企业作为生产单位的传统理论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张五常大大推进了科斯的理论,在张五常看来,企业的存在是因为“代理费用”取代发现“相对价格”的费用,当这种替代在边际上相等时,替代将无法进行下去;他进一步认为,“说企业取代市场并不十分确切,而应该说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17]。威廉姆森在科斯两分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混合模式”。1985年,在其代表性著作《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威廉姆森深化了他对交易分布的研究,同时,针对混合模式中的交易提出了“抵押模型”。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恰当的抵押,在交易双方可以保持自己独立地位的同时,复制出纵向一体化中节约交易费用的结果[18]。在提出“混合模式”之后,如何解释这种治理结构以及如何解释这种治理结构中企业的行为特征,威廉姆森没有给出分析。青木昌彦同样较早提出了用长期缔约来替代纵向一体化,他使用“协作合同集团”一词来形容威廉姆森所谓的“混合模式”,他认为,协作合同集团是指“与一个主要的制造商签有合作协议的供应商的分层的、准长期的集团”;他还用一个突出分析了风险和谈判力的“定价模型”来描绘这一集团内部的某些行为特征[19]

2.交易价值范式

E. J. Iajac和C. P. Olsen 提出了一种共同价值最大化的假设,认为对于交易价值的预期,并非仅仅建立在单个企业的利益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所有交易方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在企业合作战略中的交易伙伴主要关心的是如何预期合作间交易价值,如何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价值以及如何分配这些价值[15]。K. J. Blois也坚持交易价值范式,他总结了一些纵向一体化的各种可能的成本和收益,并进一步分析,如果一家企业与另一家企业发展一种特殊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可以节约一体化的成本、却能得到一体化的收益,那么,与纵向一体化相比,发展这种关系便成为帕累托最优。K. J. Blois所指特殊的关系便是企业间合作,他将之称为纵向准一体化。接着他又进一步分析了什么环境下可能产生这种准一体化关系,他认为,当在交易链中有一个大客户并且这个大客户有能力对供应商施加影响时,尤其当该供应商的产品具有产品或市场的专用性时,这种准一体化关系往往容易产生[15]

3.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租金来源于企业自身是否具备竞争优势,即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其租金的来源。该理论紧紧围绕企业的资源,从资源角度对企业进行了重新定义,在此基础上,他们也用资源来解释企业间的联盟和网络——战略联盟和企业间合作只是企业获得资源的一种方式。

4.企业网络理论

企业网络理论核心思想是,经济行为发生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因此不能忽略这些社会关系对组织的影响。该理论认为,类似于供应链、特许经营、分包制等产品组织,可以在网络的框架下进行研究。企业网络理论对于企业的研究可大致归类为:“嵌入型”关系,“弱关系”中的信息优势,网络中的控制优势和社会资本理论,分别有Dyer、Granovetter、Burt、科尔曼等人进行了研究。科尔曼等将嵌入性关系、弱关系等概括为社会资本理论,他们认为个人除了控制着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外,还有一种社会性资源,这种资源处于社会网络之中,只有在网络内的人才能使用它,这种资源可以为人们带来很大的收益[15]

(四)关于供应链耦合的研究

(1)工业品供应链协调。工业品供应链协调研究成果相当丰富,分别有Clark、Romano、Chandra、Sebadtian、Thomas等众多学者提出了相应的协调机制和模型,相比较而言,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机制的研究就显得很不够。

(2)关于农产品供应链功能主体。Kliebensteinetal从收益和风险的角度分析了美国生猪生产阶段所使用的合同方式,指出农户使用合同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风险、获得资金和增加收入[20]。Poole et al.在对西班牙水果种植农场选择营销渠道行为的研究中指出,农户面临的价格和付款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农户选择营销渠道的主要因素[21]。Boger对波兰生猪养殖行业的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交易组织形式逐渐由市场交易向合同生产方式转变,质量是决定生产者是否采用合同生产方式的关键因素[22]。Daval et al.通过美国小麦生产者对合同生产的态度和行为的研究表明,年龄、非农产区、农业收入、参加合作社的经验以及对合同生产等的认知状况显著地影响了小麦生产者选择合同生产的行为[23]。日本名古屋QS研究会探索了食品质量安全与产品生产的经济性,他们认为,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可以解释为生产费用与产品瑕疵率的函数[24]。Antle依据质量可分离性理论,提出建立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或实行供应链的有效管理需考虑许多因素,就供应商而言,除去考虑利润最大化外,食品流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及其保证将是有效的食品供应链必须考虑的又一个重要原则。Antle在研究中进一步假设,有不同的质量差异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并足以产生该产业一个均衡的享乐价格函数[25]。Keysen认为可以通过新的市场参与者不断进入供应链,发挥农产品(农用食品)已有的地区竞争优势,从而成功地稳固供应链关系并发挥供应链应有的作用[26]。美国纽卡斯尔大学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学院的哥地、摩尔多瓦经济研究所的杜米蒂柯以及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社会科学与商业系的怀特,他们用摩尔多瓦的实证数据分析了该国农民与加工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如何导致市场失灵,并用牛奶公司的案例分析了如何克服这种危机。研究结果表明,这家公司大量投资于牛奶质量监督,奶产品经乡村收集站出售,牛奶是该地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为避免逆向选择遭受市场失灵所开支的监控牛奶质量成本的效果是显著的。防止小规模生产者被牛奶供应链边缘化是改善乡村经济的十分重要的因素[27]

食品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同供应者、政府相关机构一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Axleson和Conento等运用Ajzen-Fishbein模型和the Health Belief模型讨论了消费者在获得健康信息的前提下做出理性决策的问题。他们提出,只有当消费者发觉他们目前的行为已经危害到自身健康,同时确信改变行为能降低他们面临的食品风险时,消费者才可能改变他们现有的行为[28]。Halbrendt、Baker、Bagnara等学者使用结合分析法、假设评价法和实验拍卖法来估计消费者对提高食品安全的支付意愿。FAO 的研究也表明,全球贸易链将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迅速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带动双边使更多的食品生产与供应商进入到食品供应链,超市逐步成为发展中国家一种新型贸易业态,并有成为整个贸易链主力的可能性[29]

(3)关于农产品供应链耦合。Larivirer 和Tsay 指出,供应链的无效率是由外部性导致的,当一个企业的行为对整个系统产生的成本或效用不能完全被自身内部化时,系统的低效率不可避免。他们提出了克服这种外部性的两种方法:一是修正贸易结构,特别是系统中的所有权和决策权,如纵向一体化可以解决“Double Marginalization”问题,因为一体化后组合企业的边际成本就是系统的边际成本;二是修改交易的规则,尤其是所用合同/协议的类型以及作为合同基础的那些变量[30]

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与协调问题困扰着众多企业,大量缺乏合作或利益冲突的具体问题造成整个供应链效率低下。据一项关于美国食品行业的研究估计,由于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每年浪费约300亿美元。

二 国内研究动态

(一)关于绿色供应链及其管理、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

但斌与刘飞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产品在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31]

王能民将绿色供应链界定为:在以资源最优配置、增进福利、实现与环境相容为目标的以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为原则的,从资源开发到产品的消费过程中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销售、使用到报废处理、回收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是由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零售商、消费者、环境、规制及文化等要素组成的系统,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等运动的集成。其中特别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三个目标:①充分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②提高活动的社会福利;③供应链内各成员的活动要求实现与环境相容[32]。三维目标体系用图来表述,见图1-2。

图1-2 绿色供应链运营的三维目标

谭涛等将农产品供应链描述为农产品沿着农户、加工企业、配送中心、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运动的一个网状链条[33]。李晓明等认为,农产品供应链是指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所组成的网络体系[34]。冷志杰将农产品供应链描述为由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种植者、养殖者、加工者,物流服务经销商,消费者等各个环节形成的组织形式或网络结构[35]。农产品供应链相对于工业制成品供应链而言有其特殊性。张晟义提出,与工业连接型供应链相比,涉农供应链中集合了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双重因素[36]。冷志杰认为:①农产品供应链主体涉及政府参与;②农产品供应链跨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衔接比工业品供应链复杂;③农产品供应链具有资产专用性高、物流要求高以及市场不确定性大等特点;④农产品供应链需要很好的柔性[35]。李晓明通过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的研究得出结论:农产品供应链中龙头企业(加工商)与农户(原料生产提供者)的合作关系主要体现为弱契约关系特征,即内部过程不紧密、供应链不稳定、组织关系松散[34]。张晟义认为中国农产品供应链缺乏具有足够权威性、影响力和领导能力的核心企业[36]。李强等认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是物流业发展滞后,与供应链配套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物流不畅导致供应链各个节点连接不畅[37]

冷志杰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了分类:①农产品供应链按是否存在加工可分为加工农产品供应链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②加工农产品供应链按最终消费农产品的加工深度可分为初级农产品供应链、中级加工农产品供应链、深加工农产品供应链[35]

朱毅华将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界定为: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各参与者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通过伙伴间的密切合作,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和最好的服务,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收益,并通过一定的利益分配机制使供应链上所有贸易伙伴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38]。冷志杰认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指在食品和农业综合产业部门应用供应链管理,其实质是通过对农产品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价值流等进行有效集成和协调,实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资源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与供应链成本最小化的一种平衡状态[35]

(二)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

冷志杰提出农产品供应链有四种组织模式:①以农产品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模式;②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模式;③以物流中心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式;④以营销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35]。谭涛提出了两种主要的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一种是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模式,另一种是以物流中心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模式[33]

(三)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动因

任迎伟提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可能为成员组织带来以下优势:一是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关系的管理,为各成员之间利益的合理分配提供更为公平且透明的谈判平台;二是供应链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渠道整合和管理,各成员之间能够通过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减少整体物流的风险并提高运营效率,使紧密协作乃至构筑战略同盟成为可能,有利于价值增值;三是终端消费者对农产品低价格和高质量的需求压力将迫使生产者、零售商和分销商不断提高供应链效率,结果是在获及成本优势的同时,能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39]

孙剑等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演变中,总结出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走向战略联盟的动因:农产品供应链的形成经历了企业间无供求的自由竞争关系,为谋求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离散(偶尔)供求关系,以及基于战略联盟的持久的连续供求关系[3]

(四)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绩效

朱毅华对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物流能力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②企业的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者相互促进,外部整合程度较高的企业在内部整合上也达到较高的水平;③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对企业的物流能力和物流绩效存在正向影响,从路径分析结果看,外部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远远小于内部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为在供应链整合初级阶段,内部整合的绩效存在比外部整合大得多的影响;当外部整合达到较高水平时,外部整合能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竞争力[40]

陈超对猪肉行业供应链效率进行了研究,从供应链组织化与运作能力两个方面设计供应链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供应链效率矩阵,在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将经过处理的样本企业的数据置入供应链效率矩阵之中加以分析,得知目前猪肉行业供应链的成员之间缺乏稳固的合作关系,且供应链内部信息交流很不充分,造成猪肉供应链组织效率很低[41]

(五)关于农产品供应链耦合的研究

郭红东实证研究表明,农户对订单农业越了解,其参与的可能性越大;经营商品化程度越高的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越大;生产家畜、家禽和茶叶农产品的农户,参与订单的可能性越大;农产品市场销售越难的商品,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越大;市场价格波动越大的农产品,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越小;当地政府对发展订单的支持程度越大,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越大。企业参与订单农业受企业的类型、企业经营的产品类型以及企业产品市场的特性影响。从企业与农户的订单履约情况看,“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订单组织形式的订单履约率要高于其他组织形式;生产合同的订单履约率要高于销售合同;保底收购的订单履约率要高于价格条款;对农户专门投入有要求和奖励措施条款的订单履约率要高于没有这些条款的订单履约率;赔偿条款对提高订单的履约率影响不明显[42]

周曙东认为,随着农业生产、加工及分销领域专业化程度的加深,科技的进步以及来自消费者需求的推动,农业领域内的垂直协作形式也不断变化,从以市场交易为主的协作方式转向其他方式,包括合同生产、战略联盟和垂直一体化等形式,即协作的密切程度越来越高[43]

黄祖辉等提出,农产品供应链内部各环节谈判的控制权逐步从生产向加工、销售领域转移,主要是因为生产者往往是家庭经营而非企业化运作,使其容易丧失发言权。即使生产领域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控制权逐渐向产业链下游企业组织发展的趋势仍然存在,而且比工业品领域要迅速。那么,在此情况下,生产组织,特别是小型生产组织与下游的核心企业之间的关系更显得微妙,很难用“平等”两字来描述[39]。马士华等认为,供应链中合作企业关系模式,经历了从以生产物流相结合为特征的物流关系到以战略协作为特征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的过程[44]。供应链中的这种战略伙伴关系体现了企业内外资源集成与优化利用的思想,它是平等互利的“双赢”合作模式。任迎伟指出,在中国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在农产品供应链中,下游核心企业一般愿意与大型生产组织而非小型生产组织合作;农户规模小、农产品市场行情不稳定等诸多因素阻碍加工厂商同农户的合作[39]

学者们达成共识:农产品供应链是典型的需要协调的系统,它是由不同利益主体构成的合作型系统,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往往与系统整体目标产生冲突,导致农产品供应链失调。农产品供应链失调将导致的后果有:生产成本增加;库存成本增加;缺货现象增多;农产品供应链中各节点成员关系恶化。杨金海等分析了农产品供应链失调的原因:信息未能实现共享;农产品供应链节点成员间缺乏信任与合作;农产品交易成本高,消费群体小,不利于供应链合作伙伴联盟的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规模小[45]

冷志杰提出,制定集成化大宗农产品供应链的协作、定价和生产规划与控制的有效策略,对提高生产供应商的收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5]。供应链协调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第二层次是分布的独立决策者组成的供应链的协调。就第二层次的协调而言,因为供应链所有成员都是独立决策的自主实体,他们的决策目标是最大化自身的利益。由于没有集中的决策控制,不能保证各成员的行为符合系统的整体利益。这时协调的关键就是设计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使这些独立的决策者自利行为的结果自动导致全局最优[31]。张贯一认为,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建立需要政府的参与及管理。他在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从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和企业使用的外部性看,政府的管制很有必要[46]

张新铎提出,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信息共享可以弱化供应链上不可避免的信息扭曲现象“牛鞭效应”,改善供应链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供应链失调,给供应链成员带来收益。他进一步运用多目标优化理论和管理激励理论,以工业产品的一个两阶段供应链(一个制造商和多个零售商)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目标、多因素管理激励机制模型,得出的研究结果是:通过建立良好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条件及有效的信息共享管理激励机制,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性能,实现供应链成员“双赢”[47]。有关信息共享价值大小的研究,相关文献很多,它们采用不同模型所得出的定量化分析结果也相差甚大,最为乐观的报告显示可以达到35%[48],有的却不到9%[49]

尽管大多数文献对于信息共享贡献大小的观点不尽一致,但是有一点却几乎是相同的,那就是信息共享对供应链是有价值的。

从笔者所搜索掌握的文献来看,供应链管理伴随着全球化演进、市场竞争的激烈、消费者需求个性化而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研究的热点,供应链管理思想在工商业领域被广泛运用。在农业领域,也因为中国入世和农产品质量问题凸显,被作为提高中国农产品价格、质量的国际竞争力策略而提出。不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成果远不如工业品供应链管理,其研究薄弱点主要在于:①主要是从技术的层面展开研究,很少有从经济的层面探讨如何使食品供应链条上的主体参与到绿色链条中来的动力机制和稳定机制;②在国内虽有不少学者涉足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领域,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局限于对农产品在整个或部分供应链中的初步分析,提出问题,给出相应对策,具体细致深入的研究少;③国内研究大多停留于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比如就供应链伙伴关系而言,研究大多集中在加工厂商与农户的关系研究,而对于农产品加工商同贸易商关系的研究不多,还有对消费者、政府及相关机构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们对供应链运营的影响研究很不够;④在全面、系统研究农产品供应链时,对农产品原料生产供给者、加工厂商、销售商、消费者、政府的协调,如何建立成员间的合作机制与控制体制的研究十分欠缺,尤其是政府对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营支持的研究不够系统。

笔者认为,社会进化和发展的历史深刻表明,人类对技术的超越势不可挡,生态技术、绿色技术的创新和运用是必然的,而人类对自身、对制度(或体制)的超越却是发展中的最大难题。要使食品产业的生态化、绿色化发展变成现实并成为经济活动主体的自觉行为,不仅需要有一套促使产业链条主体耦合的内在机制,而且要有健全的外部机制,因此,对此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