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皇宫志: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儒门、佛门、道门

儒佛道,这三个象征体系,源头不一,儒门宗孔子,佛门宗释迦牟尼,道门宗老子;系统支点不一样,譬如儒门重德,佛门重永恒,道门重阴阳,如此等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这三个门发生过冲突,但总体的趋势是走向圆融,构成前“现代”文本化中国的基本格局参见牟钟鉴等《中国宗教通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作为社会功能的圆融结点,儒佛道三门被认为是互补的,见诸古人言说。譬如,唐代宗密所谓“孔老释皆是至圣,随时应物,设教殊途,内外相资,共利群庶”宗密:《原人论》,见《大正藏》第45卷。转引自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第120页。。北宋宰相张商英所谓“儒疗皮,道疗血脉,佛疗骨髓”张商英:《护法论》,转引自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第118页。。南宋皇帝宋孝宗所谓“以佛治心,以老治身,以儒治世”宋孝宗:《释氏稽古略》,见《大藏经》第49卷。转引自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第117页。。元代王旭所谓“夫圣人行道于一身而法于天下,其心莫不欲斯人之归善去恶,以得天下之安而已矣。三家之教虽有不同,然而欲人之归善去恶,度其心岂有异哉”王旭:《兰轩集·三教堂记》,见《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202。转引自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第119页。,如此等等。作为理论的圆融结点,古人发明勾连儒佛道三门的概念,见诸言说。譬如,明代王阳明的“心学”,发明“良知”本体,并将儒佛道三门系于之,视儒门、佛门与道门为圣人“良知”的阐发,所谓“道,一而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释氏之所以为释,老氏之所以为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皆是道也”黄宗羲:《明儒门案·姚江学案》。转引自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第145页。。明代“三一教”教主林兆恩所谓“心一,道一,而教则有三”林兆恩:《林子三教正宗通论》册25。转引自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第149页。。明代道教丹法东派创始人陆西星所谓“至人无始以来一点灵光,是谓本来面目,吾人之实相也,仙、佛、圣、凡同具同证。一自落于形质之中,此段灵光埋没沉沦,胸挂轮纲,入诸异趣,永劫无期。所以至人导之以修养,于是始有二氏之学”陆西星:《玄珠录》,见《正统道藏》第39册。转引自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第35页。,如此等等。

据娲皇宫的古代象征遗迹,以及当地人的口述回忆,儒佛道三门的人士都曾经在这个空间活动。

娲皇宫最古老的象征遗迹是摩崖刻经及石窟,属于佛门。与此遗迹相关的年代象征跨南北朝(420~589)、隋(581~618)、唐(618~907)三个历史时期,时间跨度大约400余年参见马乃廷《涉县娲皇宫摩崖刻经是北魏产物》,载《邯郸日报》2008年9月13日。马乃廷:《涉县娲皇宫历史沿革考》,载马乃廷编著《涉县史志纵横》,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第130~134页。。刻经面积165平方米,刻经文137400字参见马忠理等《涉县中皇山北齐佛教摩崖刻经调查》,载《文物》1995年第5期。。美术学者王学仲称其为“天下第一壁经”,并以“四经文”“三写手”“三书风”概括其内容。四经文指刻经涉及四种经卷内容:《佛说思益梵天问卷经》《十地经》《深密解脱经》和《妙法莲花经》。“三写手”指刻经出自三个写经手。“三书体”指刻经书法上的特征,可分为三种书体:瘦硬方正体、宽博伟岸体和圆和融通体参见王学仲《天下第一壁经考:娲皇宫石刻》,载涉县文物旅游局编《女娲文化与摩崖刻经学术报告会论文集》(内部资料),2005,第82~84页。。除了刻经,两石窟里面及其入口两侧有石刻造像数尊。这些石像头部,人为损毁痕迹明显。从形体姿势和莲花座装饰判断,造像之初它们出自佛门意趣。

娲皇宫刻经和石窟的意义何在?谁的作为?所为为何?为何在此?这些问题都难得到确切回答。因为年代久远,并且佛门象征在娲皇宫出现断裂,除摩崖刻经和石窟外,佛门遗存甚少。

据涉县本地史学者马乃廷的研究,有两条探索此象征遗迹的意义的线索。

直接线索有一条:娲皇宫摩崖刻经最南边一块版面右侧,和版面相交成90°角的北墙下方有一题记。题记原文如下。


夫真容至理,言相俱纪。四□众生,沉迷未悟。会秸形教,方念菩提。是以佛弟子刈陵县令王崇孝,敬奉无量(寿?)(佛?)并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若上。皇帝□□皇太子□王以(商?),臣僚百□,当家眷□下及太共(襄?)此□,俱升□□。


这段题记共86字,虽因1500多年日晒雨淋磨蚀不清,不能完整读下来,但就能够认清的字,连续上下文,还能领会其大概意思。即佛像真容和佛经的真理都在,但四天众生沉迷不悟,不去朝拜不去诵经,非等到有了什么事或苦难,才拜佛念经。所以,佛弟子刈陵县令王崇孝,敬奉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就像敬奉皇帝一样。在这里主持造佛像,刻佛经,宣传佛教。这项浩大工程得到皇帝、皇太子和文武百官及其眷属的大力支持和襄助。马乃廷:《涉县娲皇宫摩崖刻经是北魏产物》,载《邯郸日报》2008年9月13日。

间接线索有一条:娲皇宫东南四十里许涉县固新镇林旺村有一处佛门遗存——响堂石窟。据石窟洞口西侧依崖凿出的记事碑文,此窟始凿于北齐(550~577),是“前临水县正、齐州杨王府护曹参军”李子良为皇帝陛下、七世父母、现存家眷向佛祈福刊营。可惜,“庄严未就而齐亡”。隋开皇七年(587)后人续建而竣。洞口东边,利用两块自然石面刻有文字。一块较大,记录开凿石窟的主持人、捐资造像人的姓名,一般老百姓捐雕小佛像冠以“邑子”;佛、菩萨、罗汉捐雕者则是当时临水县及其上级的大小官员,都冠有官衔。另一块,在右上方,刻有明万历四十二年林旺村民刘进廒独资重修的情况参见马乃廷《探访林旺村响堂石窟破解涉县历史千古之谜》,载马乃廷编著《涉县史志纵横》,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第148~150页。参见申欢欢点校碑文:□□□□□迹,非色非形,秘理幽玄,无言无说,暨于秦风胡俗,天人道士,识异浅深,据分利钝。故三十七品开等级之门,十二部经辟有空之道,然世迷三毒,俗染六尘,既生灭于四轮,众生来于五或,就令抱扑养生之术,淮南鸿宝之论,会遂时迁,终随□□。□如童子献土,长者布全,凭一念以达无生,积半善而登彼岸,游萨婆若海,坐□□□林,永事无为,长居自在。然齐州杨王府户曹参军、前临水县正李子良禀气川□,□宗世雄,龙门之风,冠冕相仍,文武不坠,神彩天纵,风骨自然,类孔融而不群,似□□而卓尔,早怀大志,少负高才,耻游卿相之门,倦随州郡之职。但风尘变俗,霜露□□,看名利如泡浮,顾形骸如电影,于是逍遥风月,放旷琴书,不争朝市之心,自得□□之趣。归依正觉,回向菩提,遂竭资余,上为皇帝陛下、七世父母、见存眷属,法□□□,刊营石窟,庄严未就,便值齐亡。玄教陵迟,屡移岁序,然□大隋,率云鸟之职,□□龙之书,父母天地,兄姊日月,哀百姓以君临,救群生而作主,遂使遍垂甘露,□□□云。以开皇七年,岁在鹑首,律应蕤宾,日维丁未,但以幸奉愿力,蒙助善因,尚□□□,仍余旧所。于是磬子孙之业,尽身外之资,爰命匠人,就不满□。然轮法师,本□□后归释种,乃是道教指南,法门水镜,为求八字,誓果一乘,来救群迷,助营此□,□□玉门琼室,珠阙银宫,未可共日而论,岂得同年相拟?然处惟沃壤,地居形胜,苞含日月,控带山川,杏梁危构,斜负烟霞之色,瑶刹于空,俯临云鸟之路,漳河德水前后分流,石鼓龙门东西交峙,鸳鸯水外草长忘忧,芙蓉山下花开长乐,遂使翻飞蠕动,各安飞走之心,哈灵有识,俱免饥寒之累,实十方之妙土,乃三界之名区,远致高僧,近成法集,恐山颓川涸,地绝天倾,勒石传芳,昭诸来代。铭曰:玄源罕测,至理难穷,无常无我,非色非空,世随火劫,俗遂轮风,唯应净土,能脱樊笼。黄帝之后,将军之裔,价重连城,名高当世,意气孤倩,文华独丽,为静嚣尘,来寻真谛。余基尚在,旧迹犹存,台临日足,刹犯云根,尘清石路,风韵松门,遥同丘岭,悬类庵园,导师济苦,医王救疾,尚有名言,仍留圣质,遍垂法雨,高悬慧日,碑石长存,天壤相毕。参见申欢欢《河北涉县响堂石窟隋代石刻碑记补释》,载《邢台学院学报》2008年12月第23卷第24期。

结合上述两条线索,可以推断娲皇宫刻经和石窟的意义如下:首先,这项工程的目的是向佛祈福;其次,工程的主持人是地方官;最后,它是公众捐资建造的,捐资人包括皇家、官员和百姓。

至于工程选址问题,即为什么选这个地点来实施这项工程,没有发现直接的证据。鉴于儒门、道门及现代门嵌入神鬼门的方式,它们同出一辙,即以介入娲皇宫建筑工程的方式嵌入神鬼门。以此推论,在当时这个地方或是神鬼门的朝圣地,出于文化圆融的用意,主事者特选这里作为这项佛门工程的地址,以便佛门嵌入神鬼门。此外,这项工程的主旨“向佛祈福”是深度神鬼门化的观念,与南北朝时期名僧鸠摩罗什阐述的大小乘佛学之“空”均不共一格,即鸠摩罗什《大乘大义章》所谓“有二种论,一者大乘论,说二种空,众生空、法空;二者小乘论,说众生空”鸠摩罗什(344~413),祖籍天竺,生于龟兹,7岁出家,曾在凉州滞留16年,研习中国语言文化,后秦弘始三年(401),入长安,为国师,译经著说。鸠摩罗什被誉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师(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之一。参见牟钟鉴等《中国宗教通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299~301页。。由此可见,把“佛”嵌入“祈福”的逻辑是佛门与神鬼门之间在理念层面的一个圆融结点,呼应于它们在实践层面的圆融结点——建造摩崖刻经及石窟。

唐以后一直到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如果从唐朝灭亡的公元907年算起,这个跨越702年的时间段,一片空白,娲皇宫没有发现任何可供断代的象征遗存。种地的应该还在种地,朝圣的应该还在朝圣,马僮应该还活跃在香客中,但文字中国在这方空间似乎销声匿迹了。个中原委,难得追溯。

娲皇宫儒门与道门的象征遗迹,包括碑刻、建筑和过来人的记忆,年代最远可追溯到万历三十七年(1609)参见古碑碑文《新建娲皇庙碑记》,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一直连绵至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时间跨度长达300余年。古碑文共计53篇,以记录建筑工程始末的碑文为主其中,娲皇顶22篇、停骖宫8篇、广生宫11篇、朝元宫6篇、吕仙祠2篇、碑亭(娲皇顶盘道入口南侧)4篇。。综观碑文,儒门、道门与神鬼门的圆融历程自明朝晚期一直延续至民国初期,并以建筑工程为其在社会实践层面的圆融结点。第一,工程参与者来自儒门、道门和神鬼门。第二,工程参与者分工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工程授权与碑文撰写多出自儒门,工程的组织管理多出自道门和地方精英。其中,儒门参与者涉及邑候、知县、教谕、典史、典吏、文林郎、同进士出身、进士出身、贡生、附贡、拔贡、列贡、孝廉方正、庠生、生员、儒门训导、增生、监生、廪生、公差快手、教论、城守卫、少尉、例贡生、候选儒门正堂、举人、武生等身份。道门参与者涉及住持焚修道士、焚修住持道士、上同师、发愿住持道人、住持道人、住持道长、道会司、庙祝道会司、维那住持、住持、(某某道人)徒、(某某道人)门徒、(某某道人)孙、(某某道人)徒孙等身份。参与工程组织管理的地方精英,因时代不同有不同的名号,诸如公直老人、公直、维首、搃维首、司事、会首等。其构成分三类:一类是长老,冠耆老、耆宾的头衔,一类是冠儒门头衔的,再一类是没有头衔的。第三,工程捐资人包括儒士、道士和香客。

儒门介入娲皇宫的建筑工程,大体分两步:第一步,以朝圣地神圣为圆融结点,把女娲嵌入神鬼门;换言之,把香客的朝圣对象定义或认同为女娲。第二步,通过筛选、引用并阐释与女娲相关的古代文献,说明工程的意义。这后一步,涉及四个维度。首先,神话的理性化,即女娲由古籍里的神转变为人。其次,儒门功德观在神鬼门脉络里的延伸,所谓“有功德于民则祀之”参见古碑碑文《重修造像碑记》,此碑立于登娲皇阁盘道入口一侧山坡。。再次,香客庙会实践的逻辑探寻,即提出这样的问题:香客竭诚进香这一象征事实背后的依据是什么?最后,从社会治理的角度阐发儒门圆融神鬼门的意义,所谓“神道设教又以佐礼乐,则被之所不及者”参见古碑碑文《重修娲皇圣母庙碑记》,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盖尊神即所以庇民,原属司牧者分内之事,初非有二也。”参见古碑碑文《重修娲皇圣顶碑记》,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

在古代汉语文献里,女娲是一个神话人物,有比较丰富的象征积淀。据顾颉刚《三皇考》,摘录相关文献如下。


《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天问》王逸注: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其体如此,谁能制匠而图之。

许慎《说文》:“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世本·作篇》:女娲作笙簧。

《礼记·明堂位》:女娲氏之笙簧。

应劭《风俗通义》(载《太平御览》卷七十八):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绳人也。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蹟蹟,其视暝暝,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当此之时,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栌,名声被后世,光辉重万物。

《绎史》卷三引《风俗通》: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姻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大野

王充《论衡·顺鼓篇》:传又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消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鳖之足以立四极。

《吕氏春秋》高诱注:三皇,伏羲、神农、女娲也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篇》:庖牺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

司马贞《补三皇本纪》: ……特举女娲……而充三皇。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鳖之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参见顾颉刚《三皇考》,载《古史辩自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第219~230、245~247页。


把娲皇宫碑文与古文献文本做一个对勘比较,女娲的人化是娲皇宫文本突出的特征之一。神话的合理化是儒门圆融神鬼门的结点之一,女娲神话的合理化并非孤例,如钱钟书先生所谓“苦心疏释,曲意弥缝,牛鬼蛇神,强加以理,化奇异而为平常,‘一而足’(释‘夔一足’)、‘头为数’(释‘人皇九头’),即其显例。”参见钱钟书《管椎编》(三),北京:三联书店,2008,第1607、1608页。首先,彰显神性的“女娲抟土造人”神话在娲皇宫53篇碑文里几乎见不到踪影。唯一的例外是光绪十六年(1890)《重修朝元宫碑记》里点到一句:“抟土称能,何人不被其恩泽。”其次,娲皇宫文本彰显女娲的人文功绩,譬如发明婚姻制度,发明笙簧乐器,治理洪水,等等。最后,娲皇宫文本出现对“补天”概念的理性化诠释,即把女娲定位为一位文化功绩突出、完善了自然造化的古代伟人,所谓“洪荒初启,娲皇于其时正婚姻、止滔水、殄共工,制作不下厘然其举,天地文明之运自此而开,谓之补天,谁曰不宜!”参见古碑碑文《重修造像碑记》,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史传娲皇炼石补天,非天真有缺而补之,当洪荒初启,制度多缺,娲皇以圆满之,以为世界补其缺陷。”参见古碑碑文《重修停骖宫碑记》,此碑立于停骖宫正殿前一侧。

功德观在神鬼门里的延伸。《礼记·王制》所谓“(诸侯)功德于民,(君)加地进律”。在儒门语境里,功德大约即功绩、贡献的意思。按娲皇宫碑文,女娲的功德,诸如“继盘古而经天”参见古碑碑文《重修娲皇殿序》,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正婚姻”参见古碑碑文《新建娲皇庙碑》,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诛共工”参见古碑碑文《新建娲皇庙碑》,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抑洪水”参见古碑碑文《新建娲皇庙碑》,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炼石补天”参见古碑碑文《新建娲皇庙碑》,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制笙簧弦瑟”参见古碑碑文《新建娲皇庙碑》,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等,“是开辟之后又一开辟也”参见古碑碑文《新建娲皇庙碑》,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天地文明之运自此而开”参见古碑碑文《重修造像碑记》,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10。“有功德于民则祀之,娲皇之为固应庙食万世。”参见古碑碑文《重修造像碑记》,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1就是说,按女娲的功德,她理当永远地受到奉祀。并且,女娲的功德惠及面广,人心思报,奉祀女娲的人理当众多,所谓“盖圣人有无极之功,后世当有不已之报。圣人功无不在,即圣人之灵无不昭,而后世之报之者固不问其何人与何地也,如我涉娲皇之祀”参见古碑碑文《重修娲皇庙碑记》,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12。这引文最后一句“如我涉娲皇之祀”很关键,是娲皇宫神鬼门与儒门的圆融结点。

儒士对香客庙会实践的逻辑探寻。今存落款最古的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新建娲皇庙碑》称,“涉西北唐王山,顶有祠焉,其来无□,每岁三月,阖境男女,并秦、赵、韩、卫之远,罔不竭诚进香,如孝子□慕慈亲”。清顺治十六年(1659)《重修娲皇圣母庙碑记》称,“访之故老,曰:庙建其来远矣,每岁春三月一日至十八日,各省男女大会”。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重修造像碑记》称,“邑西二十里许有神庙焉,创建之故世远难稽”。如此等等。连续的历朝历代碑文显示,出自儒门的碑文作者接触娲皇宫时,他们面对的是如下地方性象征事实:第一,涉县西郊唐王山顶有祠庙;第二,该庙有一年一度的香客进香之会;第三,该庙会由来久远,具体的由来则难得追溯;第四,香客的来源不限于本地,还包括来自战国时期秦、赵、韩、卫等诸侯国地域的香客;第五,香客表现出虔诚进香的样子。这些事实如何嵌入儒门脉络?这是每一位碑文作者都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并且对先驱者更是一种挑战,因为他没有前例可循。这里我们不妨把今存最古的一篇碑文《新建娲皇庙碑》权做儒士解决这个挑战的典范文本,做一番分析。我行文的主旨是阐发文化圆融的机理。这里的儒门嵌入神鬼门当不是孤立的事件,其历史脉络的阐发留待史家去做。这个象征点有一条相关的史料线索,即天一阁藏明嘉靖抄本《涉县志》祠堂、寺观、古迹等目录下,并不见与女娲相关的记载。参见马乃廷编著《涉县史志纵横》,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第38~41页。


余观古圣贤赞□神之德,曰: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大凡三皇五帝,圣后神媒,精□之结,与天为昭。史载女娲氏佐太昊以正婚姻,诛共工以抑洪水。又云:能炼石补天,□中皇之坡制笙簧弦瑟,是开辟之后又一开辟也。不惟是且也,水旱灾荒,生育□物,祷马辙应,其德泽灵□盖与天无极矣,所以使人畏□奉□也。愈远而迩至矣。涉西北唐王山,顶有祠焉,其来无□。每岁三月,阖境男女,并秦、赵、韩、卫之远,罔不竭诚进香,如孝子□慕慈亲。是必有所以大感人心者在也。万历三十六年(1608),岁在戊申,正月八日,偶被火灾,寸屋片瓦俱成灰烬。时邑侯潘□目击其事,恻然不忍于心,随命管工官王世昆、刘朝阳公真□氏郭□□张进学□□□赵崇美、主持道人鸠工,后兴土木复倚石龛建殿一座。未竣而潘公擢淮藩矣。幸邑侯张公甫下车辄咨境内兴废,一闻兹举,即与潘公有同心焉。遂续前之绩而愈增其规制,丽以丹青,曾纤悉未备也者第见□桷巍峨,□□□□。视前焚殿又明豁开朗,焕然改制。其功盖有若或成之者也,以故远迩快心,咸相嘉曰:是足□□圣灵□□向秘我□□□念于始,张公毕虑于终,有是哉。是为记。

文林郎知涉县事隶□□□。文林郎知涉县事知县山东□□□。

公差快手张正禄、赵文明、李应□。募缘人陈一枝、李万良。扶碑石匠魏从善。催工皂□王绍、田孟通、李更。石匠赵惟春、李活、李宗亮。

住持焚修道士徐真介。

万历三十七年(1609),岁次己酉,孟冬吉日。


这块碑镶在娲皇顶梳妆楼石阶一侧由条石垒砌的墙体里。碑文残缺,查可以识读的,抄录如是。这块碑碑文的起首两个字有特点,“新建”两个字叠刻在“重修”两字之上。“重修”两字被磨去一层,上面加刻“新建”两字,叠刻的痕迹明显。勘合碑文内容,这样的处理方式合乎这项工程既有重修又有新建的事实,即重修火灾焚毁的祠,另外在石龛之上创建了一座新殿。祠的位置文中没有提及。如果当年山顶的自然地理情况跟今天一样,祠应该就在天然石窟里面,即这里说的石龛里面,今天娲皇顶拜殿(大石窑)里面。

这项工程经两任涉县知县主持,一个姓潘,一个姓张,碑文落款首先列的就是他俩的官衔、籍贯和姓名。勘合嘉庆《涉县志》,这两个知县分别为,潘槚,河间县人;张学韩,山东曹州人。参见嘉庆《涉县志》(影印本)卷四。这项工程,有县府的公差参与其中,有专门负责募集资金的募缘人,有负责立碑的石匠、负责施工的催工、负责工程石工的石匠,他们的身份和姓名也被一一列入落款。落款中压轴工程参与者名录的是参与工程的道士的身份和名号,即住持焚修道士徐真介。整篇碑文以立碑年日收尾。

根据叙述的内容,碑文正文可以按其次序分解作几个部分。


1.余观古圣贤赞□神之德,曰: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大凡三皇五帝,圣后神媒,精□之结,与天为昭。史载女娲氏佐太昊以正婚姻,诛共工以抑洪水。又云:能炼石补天,□中皇之坡制笙簧弦瑟,是开辟之后又一开辟也。不惟是且也,水旱灾荒,生育□物,祷马辙应,其德泽灵□盖与天无极矣,所以使人畏□奉□也。

2.愈远而迩至矣。

3.涉西北唐王山,顶有祠焉,其来无□。每岁三月,阖境男女,并秦、赵、韩、卫之远,罔不竭诚进香,如孝子□慕慈亲。是必有所以大感人心者在也。

4.万历三十六年(1608),岁在戊申,正月八日,偶被火灾,寸屋片瓦俱成灰烬。

5.时邑侯潘□目击其事,恻然不忍于心,随命管工官王世昆、刘朝阳公真□氏郭□□张进学□□□赵崇美、主持道人鸠工,后兴土木复倚石龛建殿一座。未竣而潘公擢淮藩矣。幸邑侯张公甫下车辄咨境内兴废,一闻兹举,即与潘公有同心焉。遂续前之绩而愈增其规制,丽以丹青,曾纤悉未备也者第见□桷巍峨,□□□□。视前焚殿又明豁开朗,焕然改制。

6.其功盖有若或成之者也,以故远迩快心,咸相嘉曰:是足□□圣灵□□向秘我□□□念于始,张公毕虑于终,有是哉。

7.是为记。


第1部分,引用历史文献,说三件事:其一,确认万民祭祀的神圣主体,他们都是谁;其二,列数女娲的功绩;其三,赞女娲的灵验。第3部分,说唐王山庙会盛况,并提出作者对支撑香客实践的理由的推测:“是必有所以大感人心者在也。”第4部分,说火灾事件。第5部分,说这个重修加创建工程的过程。第6部分,说工程圆满完成的原因,一在圣灵,二在人功。第7部分,结语。先把第2部分放一边,对其余六个部分做个综合分析,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章节:第1部分为一章,第3、4、5、6部分为一章,第7部分为一章。第一章说女娲,第二章说唐王山工程,第三章为结语。第三章只一句话“是为记”,是这篇碑记的结语,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前面的文字是碑记正文。令人费解的是第一章与第二章之间的联系,它们各自独立,缺乏关联。若说这两个章节有什么联系,就是第2部分这句话“愈远而迩至矣”,翻译为白话文是“远方的(香客)都来这儿了”。语意上,这句话与第1部分搭不上,第1部分讲女娲,末尾加上这么一句,讲不通。这句话与第3部分可以搭上,但位置不对,恰当的位置应该是这样的:“涉西北唐王山,顶有祠焉,其来无□。每岁三月,阖境男女,并秦、赵、韩、卫之远,愈远而迩至矣,罔不竭诚进香,如孝子□慕慈亲。是必有所以大感人心者在也。”值得一提的是“如孝子□慕慈亲”这个比喻,即香客虔诚的样子类似孝子对待慈祥的亲人,一脉相承,也契合于今天娲皇宫香客对待奶奶的态度。作者究竟为什么这样处理?他的用意何在?一种推测是:这么处理尽管文理不通,但起到承接前后两个章节的作用,实现作者建构女娲与唐王山庙会相联系的意图。女娲与唐王又是怎样的关系?碑文中都没有探讨,但在民间传说里有对这个问题的处理,说远古时候娲皇与唐王都看中这块宝地,为此发生过争夺,结果是娲皇获胜了。换言之,作者做这番语序处理,意在实现一种“意象叠化”这里我拈出“意象叠化”一词,说明个中的机理。意象指象征引发的想象,叠化借用电影术语,原指两个影像叠合为一个影像的特殊效果,所谓意象叠化,指两个不相干的想象结为一体。的效果,一个意象是女娲,另一个意象是唐王山庙会的朝圣对象,即他所谓“大感人心者”。换句话说,他没有明言唐王山大感人心者是女娲,但经过这番语序上巧妙地处理,给读者这么一个印象,即唐王山大感人心者与女娲是一体化的。

紧接的问题是,把女娲嵌入唐王山庙会,这样的努力有何意义?从碑文看,儒士主要强调两点:一个是在儒门脉络里合理化香客的实践。换言之,唐王山庙会香客的朝圣对象一旦定义为女娲,儒士面对庙会呈现出来的象征事实,诸如香客云集、虔诚供奉,等等,他们即可获得合情合理的理解。譬如《重修头阁圣母记》所谓:


自盘古以来,三皇五帝,其为功于世者,指不胜屈,从未有著炼石之奇功、创补天之巨绩如娲皇圣母者。娲者何?女流也。皇者何?为帝也。女帝也。胡为尊之?以有炼石补天之功也。惟其功也大,故其尊也至。其尊也至,故其感也远,每岁暮春,自朔及晦,西通秦晋,北极幽燕,焚香输诚者络绎不绝,谁非皇之威灵有以感之,故庙貌神像重修者屡次无间。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


另外一个是社会治理角度,碑文也阐发了神鬼门对儒门礼乐的补充作用,譬如:


神道设教又以佐礼乐,则被之所不及者也。然则神道曷可一日少哉?故事神之典与治民并重。参见顺治十六年(1659)《重修娲皇圣母庙碑记》,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

尝谓:邑有良宰,不但民被其泽,即神亦将蒙其休焉。盖尊神即所以庇民,原属司牧者分内之事,初非有二也。参见乾隆三年(1738)《重修娲皇圣顶碑记》,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


跳出儒门与神鬼门的脉络,审视儒士的这番努力,我们会发现其更一般化的意义,即儒士的这番努力在文化圆融方面所具有的启发意义。经此努力,这方空间在儒门脉络里产生神圣的价值。于是,儒门与神鬼门,原本彼此独立的象征体系在这方空间风云际会,并以其载体即儒士与香客的实践,奏响娲皇宫超凡入圣的交响曲。可以说,儒士与香客,支撑他们实践的理路并非弥合无间,但是,抛开象征体系内部各自的合理性论证,落脚于心灵与神圣的根本性联系,那么它们殊途同归,一般化为一个“诚”字。换言之,“诚”这个字是验证娲皇宫文化圆融程度的试金石,因为这个字贯通儒士与女娲,以及香客与奶奶的根本性联系。综观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涉县邑候(县令)立第一块碑,到明国二十一年(1932)涉县邑庠生撰写最后一块古碑碑文,娲皇宫作为一方圣地连绵300余年,“诚”字是其兴盛的根本基石。神鬼门里,香客的虔诚自不待言,那是一代传一代的民俗本然。即便外来的儒士流官,彰显其诚的举措也不绝于记。


崇祯元年(1628)《创建娲皇阁记》:遑岁四方□□合镪青蚨尽□□□,今我邑侯王公则悉付之公直收掌作阁上费用也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

康熙二十九年(1690)《重修造像碑记》:邑人李大成等不顾顶踵四方募化,县主王公讳光培倡之于始,三省善信继之于后。祠加二阁,视曩制更复巍峨此碑立于登娲皇阁盘道入口一侧山坡。

乾隆三年(1738)《重修娲皇圣顶碑记》:邑侯梁公来涉,兴废举坠,百事就绪……于雍正十三年(1735)三月望日,公谒庙瞻拜。顾盼良久,忽发虔诚,将本庙所有香火赢余,旧规之所以入官公费者,一并给发维首孙旭等,以为修补之资,立令开工。历数载而工程始竣,妆台共高阁以齐辉,鼓楼与钟楼而并丽。俾得诸神功之感应者,仍以还为神前费用。此其一尘不染、万善同归,固足以上感神明下庇斯民矣……赐同进士出身文林郎知涉县事梁皎,自雍正十三年(1735)至乾隆三年(1738),历年本庙香火之资约有百六十余两,俱托维首经收以给修葺之用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

嘉庆四年(1799)《重修娲皇庙碑记》:邑侯戚来祀,绅士以请,而侯欣然从,令香资之入断归庙,胥役无得假手。士欣跃。工始于乾隆六十年(1795)二月,竣于嘉庆三年(1798)十月。自正殿以及大门,盘路垣墙,焕然一新,且较前更加坚致严整焉。此碑立于停骖宫正门外石阶一侧。

嘉庆十二年(1807)《重修殿台、创建圆门碑记》:友曰:每逢圣辰,遐迩香资,□时俱属官收,自张公、戚公暨陈公,严革前弊,因储蓄、利赀得以累年鸠工,以至是耳。余曰:审是功之竣,也实繇三公之为也吁。娲皇之在太古也,作笙簧,配人伦,炼石补天,巍巍乎,绩之瑰琦千古罕有。虽在我皇上,犹以牺牲酒醴享祀丰洁;等而下之四方蚩匕之众,且不惮山河修阻输其寸诚;而官收之意果何意也哉。既而又数年,司事欲刻重修之石,寻余作文以记之。余不敏,久□占,毕难成辞赋之工,特理前言以为志。署涉县知县加五级纪录五次正堂陈基高严禁胥役侵克香资。嘉庆八年(1803)至十二年(1807),历年香资俱属司事经理以给修葺之用……邑庠生允升李大猷撰并书丹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墙体。

咸丰三年(1853)《重修唐王峧娲皇宫碑记》:粤稽世有代谢、事有兴废,而惟功德实被于人者乃历久而不易。涉西唐王山有娲皇宫焉,一邑之胜境萃于是,一邑之堙祀亦莫盛于是也。每岁三月朔启门,越十八日为神诞,远近数百里男女坌集,有感斯通,无祷不应,灵贶昭昭,由来久矣。壬子春,不戒于火,祠宇尽毁,仅余钟鼓楼数事……珍不才,忝司牧。设因循诿谢使神灵不妥、古迹就湮,其愧前型,滋神恫也多矣。爰择其乡之绅商老成练达者十余人,或司募化,或督工役。诹吉兴工,期速蒇事。幸近境邻封赖神之庇,悉乐善好施,旬月间得赀五千余缗。被灾之古洞、杰阁、享殿、妆楼,悉仍旧址。一为鼎新,轮奂辇飞,庄严宝相,较诸曩时有大过焉者。而又于山门外添立牌坊一座,颜曰蓬壶仙境,纪其盛也。山麓碑房五楹,丰碑林立,则布施之姓字、工程之细数载焉。入山门右建鲍厦三楹,名曰憩云,以便进香者于此小憩焉。厦右建小亭一座,至此者觉烦襟悉涤,飘飘乎有登仙之想。享殿东建迎爽楼三楹,楼下即宫厅,以备祭祀更衣之所。此则旧时所无而新设者也。计共费七千余缗。工始于咸丰二年(1852)秋七月,竣于三年(1853)夏六月。噫!工诚钜也,力亦勤矣。乃在事诸公咸归德于余,余曰:此神祇所默相,善士所捐输,诸公所经理。余虽挈领提纲,不过因人成事而已,何力之有焉。功已毕用,述其巅末以泐诸石。赐进士出身知州衔知涉县事雁门李毓珍谨撰并书,捐银一百两此碑立于娲皇阁石阶一侧。

咸丰三年(1853)《钦加知州衔邑候李大老爷印毓珍功德碑》:正堂李示:大工告竣,尚宜岁修。每年积资以备葺补,详定章程,昭存永久。各项条款开列于后。

一、开庙门时,该道士派人谨防香火。

二、咸丰四、五、六年(1854~1856)以内,顶上香资停骖宫、广生宫、朝元宫三家共同经理。每年享殿以内并妆楼下布施香钱尽数归公,其余按股均分。以后各管一年,周而复始。每年所收享殿内妆楼下布施香钱发外生息不得私用,以备修补之用。

三、三年修理一次。公请维首数人,即以所积之资量力弥补,不得过费。

四、许愿者不得在阁上、享殿、妆楼、牌坊前檐挂匾,违者该道士是问。

五、三年以内,顶上各屋窗户,会前公买纸张重新裱糊,不得少□字纸。以后,每年交卸,各窗户一齐重糊,违者不准接收。

六、谨守碑上字迹,勿得残毁。

七、各项器具详注册簿,每年逐一交付明白,缺者赔偿。

八、各处男女进香,晚间不准顶上住宿,违者禀究。

九、无论何色人等,不得在顶上聚赌,违者重处并究值事道士。

十、进香者不准在庙院施放鸟枪铁炮等事,违者该道士协同维首送究。

十一、值年道士不得无人在顶上看守庙宇、敬奉香火。

十二、阁后山顶不得樵採柴薪、放牧牛羊,违者送究。

以上各款世世恪守,有不遵者禀案严究。此碑立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原碑文诸条款之前均为“一”字,我抄录时改为一至十二的数字序列,以契合现今的阅读习惯。


儒士县官的“诚”集中体现在“香资”的管理上。取之于娲皇宫,用之于娲皇宫,即碑文所谓“一尘不染”是基本原则。在这个原则下,儒士县官的相关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严禁胥役侵克香资”,即杜绝经理香资的人员中饱私囊。第二,区分项目管理与日常管理,譬如焚修工程、日常维修等。第三,项目管理,县官牵头组织民间精英成立项目委员会,负责项目的实施,项目委员被称作“公直”“维首”等。譬如李毓珍重修娲皇阁的做法:择其乡之绅商老成练达者十余人,或司募化,或督工役参见上文《重修唐王峧娲皇宫碑记》。。第四,日常管理,县官制定并公布管理制度。譬如李毓珍的做法:制定管理条款,并勒石公之于众参见上文《钦加知州衔邑候李大老爷印毓珍功德碑》。

道士介入娲皇宫,依托一个流通于官与民之间的位置。一方面,道士通畅与官府的联系。另一方面,道士卷入香客的实践。

娲皇宫道士的始祖徐真介,他卷入神鬼门,创建娲皇庙之举,即得到两任涉县县令的支持参见《新建娲皇庙碑》,此碑镶于娲皇阁梳妆楼石阶一侧。他的后继者同样如此,他们发起的建筑工程,大都有包括县令在内的涉县官府程度不等、方式不一的支持参见《创建娲皇阁记》《重修娲皇圣母庙碑记》《重修娲皇殿序》《创建娲皇圣母梳妆楼序》《重修娲皇圣顶碑记》《重修娲皇庙碑记》《重修殿台、创建圆门碑记》《重修唐王峧娲皇宫碑记》《钦加知州衔邑候李大老爷印毓珍功德碑》《新建女娲氏停骖宫记》《重修停骖宫记》《重修停骖宫碑记》等。。随着道士与官府联系的紧密,出现“道会司”参见康熙六年(1667)《新建女娲氏停骖宫记》,这篇碑文中首次出现“道会司”这个道官名号。此碑立于停骖宫外石阶一侧。这样制度化的道官名号。

道士卷入香客的实践。尽管缺乏体现其细节的相关象征遗存,但是它的主干是清楚的,即空间的嵌入。一方面是嵌入朝圣地,即道士们在香客的朝圣地“安家落户”,他们的身体及生活内化为朝圣地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嵌入香客的生活。

娲皇宫建筑群是一步步成就的。原先只是山顶上的一个祠,万历三十七年(1609)“依石龛建殿一座”“新建娲皇庙”;参见《新建娲皇庙碑》,此碑镶于娲皇阁梳妆楼石阶一侧。天启六年(1626)“创建娲皇圣母保券一座”;参见《透楼碑记》,此碑镶于娲皇阁基座一侧墙体。崇祯元年(1628)“创建娲皇阁”;参见《创建娲皇阁记》,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顺治十六年(1659)“修砌水池一座”“上建棬棚三间,外修茶楼”;参见《修砌水池碑记》,此碑镶于过“娲皇古迹”牌楼后,娲皇阁入口过道一侧墙体。顺治十六年(1659)“破从前之陋规”,修“钟楼、鼓楼”和“墙垣”;参见《重修娲皇圣母庙碑记》,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顺治十八年(1661)“金妆圣母”;参见《金妆圣母记》,此文刻于娲皇阁一侧,壁经与眼光洞之间的崖壁。《金妆圣母之记》,此碑镶于娲皇阁眼光洞拱门一侧墙体。康熙二十一年(1682)“创建娲皇圣母梳妆楼”;参见《创建娲皇圣母梳妆楼序》,此碑镶于娲皇阁石阶一侧。康熙二十九年(1690)“祠加二阁”;参见《重修造像碑记》,此碑镶于登娲皇阁盘道入口一侧山坡。如此等等,奠基今日娲皇顶建筑规模。至于娲皇宫山下建筑,诸如停骖宫、广生宫、朝元宫,以及戏台、碑亭等,它们是随山上建筑规模的扩大而陆续兴建的。参见《打造歇马殿基脚碑记》《新建女娲氏停骖宫记》《创立正门水池碑记》《重修大殿、门楼以及戏台碑志》《创建大悲准提庵碑记》《创建三官庙碑记》等。

道士在娲皇宫的存在,从始祖徐真介到末代道士李信堂,前后连绵20代。道士的主体身份是娲皇宫的住持,即所谓“住持道士” “住持道人”“住持道长”等名号,他们是娲皇宫的管理者。当然,除了住持之外,也包括住持道人的徒子徒孙。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到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的碑文看,在这三百余年里,娲皇宫的道士历经了一个完整的从肇始到繁荣、由繁荣而衰落的过程。参见“图2—娲皇宫历代道士人口变迁图”。

图2 娲皇宫历代道士人口变迁图(1609~1932年)

娲皇宫道士属于道教全真龙门派。该派百代谱云: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

惟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金木姓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

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禅道》网站http://www.chandao.com/daojiaoquanzhenpai/4/251.htm。


娲皇宫碑文中的道士名录,与此谱契合,始于第六代即“真”字辈,终于第二十五代即“信”字辈,“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元明,至理宗诚信”,从始祖徐真介到末代道士李信堂,前后连续20代。

表1 娲皇宫历代道士名录(1609~1932年)

道士与民间精英联系紧密。娲皇宫有些建筑工程是在没有官府介入的情况下,道士与民间精英通力合作的结果。譬如,天启六年(1626)“创建娲皇圣母保券”参见《透楼碑记》,此碑镶于娲皇阁基座一侧墙体。,顺治十六年(1659)建造“水池”“棬棚”和“茶楼”参见《修砌水池碑记》,此碑镶于过“娲皇古迹”牌楼后,娲皇阁入口过道一侧墙体。,顺治十八年(1661)“金妆圣母”参见《金妆圣母之记》,此文刻于娲皇阁一侧,壁经与眼光洞之间崖壁。《金妆圣母之记》,此碑镶于娲皇阁眼光洞拱门一侧墙体。,如此等等。


涉邑八景,娲皇古迹居其一焉。载在县志,可考而知。第碣断碑残,兹阁不知建自何代。而于后来之志考之,或百余年而一修,或未及百年而一修。为时愈久其修愈繁,而规模亦愈大也。乾隆五十八年(1793),有道人三家,老维首十家,又请四乡□近维首数十家,又公举搃维首二家:索堡祠郭子珍、石家庄石子国敬者二人,督工众善努力。阅数载而功告成,自是众首事皆谢其责。祗有老维首十家与道人数人每岁经理,屡次增修。迄嘉庆八年(1803),郭氏卒,其弟珣公者与有事焉。彼石子国敬亦耄而倦,勒有其长男名和者代父之劳。乐善不倦,尽己之职,公而忘私,真所谓善继善述者也。又有道人冯本先者,亦仝与有事焉。嗟乎,前人有修后人亦修,后人不惟克绍前人,且堪遗饷后人也。由后人视今,不犹由今视昔乎,是所至于后来与我同志者。

邑庠生震□崔□雷撰。石毓高书。

维首监生郝天禄、李广文、张得仁、耆老石国敬、郭珣、陈进甫、生员崔□雷、张建基、□国文、郭三元、杨青华。

道会司侯本封。

上同师杨复正。

住持道人冯本先、王本林、孙本枝、韩本明,徒刘合缘,孙曹教元。

山西襄垣县郭庄村石匠王可林、王九然,施钱贰百文。

大清嘉庆十三年(1808)中秋吉旦立。


从这篇《创建正殿□□石□、重修梳妆楼殿台碑记》,可见道士与民间精英合力经营娲皇宫的一般样态。参与维修工程的主体有三类,即道人、维首和石匠。道人包括五种身份:道会司、上同师、住持道人、(住持道人)徒和(住持道人)孙。道会司是道官名号,上同师指住持道人的师傅,住持道人指娲皇宫各宫的负责道人,徒指徒弟,孙大约指徒弟的徒弟。维首即民间精英,碑文落款里列有11个维首的姓名,其中两个姓名前面还分别冠有儒门身份:监生、生员,其中一个姓名前冠有耆老身份。维首分三类,即维首、老维首和搃维首。这里的维首,专指因工程需要从四乡增补的维首;更制度化、常规化的维首则称作老维首;搃维首,即所有维首公选出来的领头人。

关于道士的组织形式。上面引用的碑文中提到“有道人三家”,“家”是娲皇宫道士的组织形式。另据《钦加知州衔邑候李大老爷印毓珍功德碑》云:“咸丰四、五、六年(1854~1856)以内,顶上香资停骖宫、广生宫、朝元宫三家共同经理。每年享殿以内并妆楼下布施香钱尽数归公,其余按股均分。以后各管一年,周而复始。每年所收享殿内妆楼下布施香钱发外生息不得私用,以备修补之用。”此碑立于娲皇阁石阶北侧。在当时,娲皇宫已形成三“家”道士的形式,停骖宫一家、广生宫一家和朝元宫一家。接下来的问题是,道士不结婚,这“家”如何结构?抱养徒弟,这是民国时期的形式,按本地人的说法,是“收养子”。从镶于广生宫正殿前厦墙体的《卖死契》看,除了管理娲皇宫山上的娲皇阁,道士也经营土地,以支持其“家”经济。


立卖死契人郭门张氏因为不便今将自己祖业大坡头圮旱地一处,记地四亩。其地东西□。东至十方院,地西至石聚英,南至路,北至吴英士,各取四至。明白土木相连,水流行道依旧往来。今情愿出卖与广生宫侯本封名下承为死业,死钱大价四十四千整,其钱笔下交足,两家情愿并无及覆,恐口难凭,立卖死契存证。上带本地原粮一斗二斤止。

立卖死契人杨芳时因为不便今将自己高崖底下水地一段,记地三亩。其地东西□。东至旱河,西至渠,南至石聚怀、张洪绪,北至石秘、石翠,各取四至。明白水流行道依旧往来。今情愿出卖与广生宫东院名下承为死业,同众言明,死钱大价二十二千整,其钱当日交足,两家情愿并无及覆,恐口难凭,立卖死契存证。上带本地原粮一斗二斤止。

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十二月廿二日。事同房地行石平、张相、崔孟、熊十。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石兰仝男石聚怀施大钱七千文。

焚修住持道会司侯本封,徒宋合岐、李合嵩、靳教忠、范教成立。


道士嵌入香客的生活。这方面历史上留存下来的象征非常有限,难谈个中的机理。据当地人村民石华堂回忆,道士们主要是凭借音乐方面的技艺卷入当地人的生命仪式中,在婚丧嫁娶场合搞一些演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