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状况与存在问题
俄罗斯人口状况整体呈现几个鲜明特征:数量持续缩减;性别结构失衡加剧;老龄化现象严重;预期寿命较短,且性别之间和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地区人口分布严重不均衡;民族构成中斯拉夫等民族所占比重下降;外来移民局限性较大;人口跨区域流动不足等突出问题。
一 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苏联解体之初,1992年俄罗斯人口总数为1.487亿,1995年减至1.476亿,1998年为1.463亿,2002年为1.452亿。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10月14日,俄罗斯常住人口为1.429亿,在世界排名第八。与2002年相比,俄罗斯人口减少230万(其中城市人口减少110万,农村人口减少120万),与1992年的人口统计数据相比则减少了580万。2002~2010年间与1992~2002年间相比,人口数量年均降幅显著,其中1992~2002年间人口年均降幅0.09%, 2002~2010年间年均降幅为0.2%。
从地区视角看,2002~2010年间俄罗斯大多数地区人口呈逐渐减少趋势。俄罗斯八大联邦区中,人口增加的仅有中央联邦区和北高加索联邦区。其中,中央联邦区人口增加了1.2%,主要缘于莫斯科市、莫斯科州和别尔哥罗德州的人口净流入超过人口自然损失。北高加索联邦区人口增加幅度最大,达6.3%。该联邦区除了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和印古什共和国,其他联邦主体的人口数量均有所增加,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人口减少主要因为其人口净流出超过了人口自然增长。其他六个联邦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口减少。其中,西北联邦区人口减少2.8%,在该联邦区各联邦主体中,仅有圣彼得堡市、列宁格勒州和涅涅茨自治区人口增长,圣彼得堡市和列宁格勒州人口增长缘于其人口净流入超过人口自然损失,而涅涅茨自治区人口增加主要因为其人口净流入和人口自然增长双重作用的结果,包括科米共和国、普斯科夫州和摩尔曼斯克州在内的其他西北联邦区的各联邦主体,人口数量均在逐渐减少,主要因为人口净流出和人口自然损失双重作用的结果。南方联邦区人口减少0.8%,仅有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和阿斯特拉罕州因人口净流入超过人口的自然损失而使人口总量有小幅增加。乌拉尔联邦区人口减少2.4%,其中仅有秋明州、汉特-曼西自治区和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因人口净流入和人口自然增加而出现人口增长。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人口减少4%,该联邦区唯有鞑靼斯坦共和国因人口净流入超过人口自然损失而使人口增长0.2%。西伯利亚联邦区人口减少4%,该联邦区各联邦主体中,仅有阿尔泰共和国和图瓦共和国人口出现增长,其中阿尔泰共和国人口增加是人口净流入和人口自然增长双重作用的结果,而图瓦共和国的人口增长则是因为人口净流入超过了人口的自然减少。远东联邦区人口数量在八年间减少了6%,人口总量降至629万人,仅有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因人口净流入超过人口自然损失而使人口数量有所增加。
具体到各联邦主体,则大多数联邦主体的人口均逐渐减少。2002~2010年间,共有63个联邦主体人口减少,20个联邦主体的人口有所增加。人口减少最多的是马加丹州(降幅达14%)、普斯科夫州和科米共和国(降幅均为11.5%)、摩尔曼斯克州、基洛夫州、库尔干州(各减少11%)。20个人口增加的联邦主体中,人口增幅较大的是达吉斯坦共和国、车臣共和国、莫斯科市、卡拉恰耶夫-切尔克斯共和国、莫斯科州、汉特-曼西自治区,分别为15.6%、15%、11%、8.9%、7.2%和6.9%。
地区人口数量变化是人口自然变化与人口流动交互作用的结果。俄罗斯大多数地区的人口减少是由于人口自然损失与人口净流出的双重作用所致。
二 性别结构失衡加剧
测度人口性别结构有两个指标:一是总人口的性别比例;二是各年龄段的性别比例。从总人口性别比例看,俄罗斯男性人口少于女性人口的问题日益严重,2002年男女性别比例为1000∶1147,到2010年则为1000∶1163,男性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从2002年的46.6%下降到2010年的46.2%,其中城市居民中男性所占比例下降较为明显,从2002年的46.2%降至2010年的45.7%(见表1-1)。从各年龄段的性别比例看,2002年33岁以上女性人口超过男性人口,2010年则为30岁以上女性人口超过男性人口。人口年龄越大,男女比例失衡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男性早死率较高。性别失衡造成了女性寡居人口比例严重过高,截至2009年年底,年龄在20岁以上的俄罗斯妇女中,寡妇占了20%。
表1-1 俄罗斯人口性别结构
资料来源: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数据。
具体到各个联邦主体,截至2010年年底,诺夫哥罗德州、伊万诺沃州、图拉州、雅罗斯拉夫尔州、特维尔州、弗拉基米尔州、斯摩棱斯克州、下诺夫哥罗德州、圣彼得堡市的性别比例失衡严重,男女比例为1000∶1246~1221。只有堪察加边疆区和楚科奇自治区的女性人口相对较少,男女比例为1000∶986~949。
三 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国际上通常认为,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1990年初,苏联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588.9万,约占总人口的10.8%; 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986.4万,约占9.9%,意味着当时的苏联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到1996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65.7万,占16.6%; 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781.5万,占12%。进入21世纪,俄罗斯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2002年,60岁以上人口达2980万,占总人口的20.5%,到2010年,则分别达到3170万和22.2%(见表1-2),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为12.9%。与此同时,低于劳动年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1990年初为23%,1996年为21%,2002年为18.1%,2010年为16.2%。从绝对数量上看,2002~2010年低于劳动年龄的人口减少了12%,适龄劳动人口减少了1%,而退休年龄人口则增加了约6.4%。62个联邦主体的老年人口数量超过16岁以下人口数量,其中有些联邦主体的老年人口数量与16岁以下人口数量比例严重失衡,如图拉州和圣彼得堡市为2∶1,梁赞州和沃罗涅日州为1.9∶1,坦波夫州、列宁格勒州、伊万诺沃州、奔萨州、普斯科夫州、雅罗斯拉夫尔州、莫斯科市为1.8∶1。而且莫斯科市和圣彼得堡市16岁以下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较低,仅为12.9%~13%,远低于全俄16.1%的平均水平。16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较低,其主要原因是1990~2007年16岁以下人口数量连续18年减少,直至2008年之后,因为生育人口增加,16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才开始出现小幅增加,如2008年增加了4.4万人,增幅为0.2%,2009年增加31.3万人,增幅达1.4%。从年龄中位数看,2010年俄罗斯居民平均年龄中位数为39岁(2002年为37.7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中位数为36.2岁,女性为41.2岁,虽然其人口老龄化程度尚不及大部分发达国家(见表1-3),但远远高于中等发达国家,并且俄罗斯欧洲部分各联邦主体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如图拉州、梁赞州、坦波夫州、沃罗涅日州、普斯科夫州、特维尔州、奔萨州、圣彼得堡市、莫斯科市等,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为41.1~42.2岁,已经与西方发达国家十分接近。
表1-2 2002年与2010年俄罗斯人口年龄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表1-3 2010年各国人口年龄中位数
资料来源: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0 Revision。
四 预期寿命较短,性别之间、地区之间预期寿命差别较大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俄罗斯人均预期寿命与法国、意大利、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当,1966年俄罗斯人均预期寿命达到69.5岁(男性64.3岁,女性73.4岁)。此后,俄罗斯与发达国家的人口预期寿命之间拉开了距离。20世纪70年代,俄罗斯人口预期寿命与欧洲国家人口预期寿命相差两岁(欧洲国家约为70岁),到20世纪80年代初,俄罗斯人口的预期寿命与70年代相比降低了一岁,虽然80年代中期反酗酒运动的结果使俄罗斯男性人口预期寿命达62.3岁,女性人口达73.3岁,但到90年代中期,按预期寿命排名,俄罗斯男性人口在世界排名第133~134位,女性人口则排在90~100位之间。1997年之后,俄罗斯人口预期寿命开始增加。到2002年,37%的女性能活到80~90岁,男性中则只有25%能活到80~90岁,2006年男性公民的预期寿命达到退休年龄。2011年,俄罗斯人口的预期寿命达70.3岁,其中男性为64.3岁,女性为76.1岁。与美国人相比,男性预期寿命低16岁,女性低9岁。在世界预期寿命排行榜中,俄罗斯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世界人口寿命最高的国家,如日本等相比,很难望其项背(见表1-4)。而且男性预期寿命远远落后于女性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善。1897年俄罗斯女性的预期寿命比男性长2.3岁,1959年女性比男性长8.5岁,2005年长13.5岁,2011年长11.8岁(见表1-5)。当然,世界大多数国家女性预期寿命超过男性,但如今俄罗斯差距之大实属罕见。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历史原因,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生育条件的改善以及出生率的下降使俄罗斯妇女妇科病减少;二是生物学原因,男性公民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的飞速变化的适应能力弱于女性;三是社会原因,现代社会男女的社会角色定位存在差别。
表1-4 2009年各国人口预期寿命列表(较长和较短国家)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统计数据整理。
表1-5 俄罗斯人口预期寿命变化
资料来源:Е. Андреев, Л. Дарский, Т. Харькова, Демографическая 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 1927-1959.М. : 1998; Л. Ефимова, Продолжительность жизни в России: динамика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Региональная экономика. 2012. №39. C.52。
从地区视角看,俄罗斯各地区间预期寿命差距较大。北高加索联邦区预期寿命较长,南方联邦区次之,预期寿命最短的是远东联邦区和西伯利亚联邦区。2010年,联邦主体之间预期寿命的差距,最大超过18岁。印古什共和国人口的预期寿命最长,平均达75岁,紧随其后的是达吉斯坦共和国和莫斯科市,为74岁。最低的是北方各联邦主体,如楚科奇自治区、阿尔泰共和国、图瓦共和国、犹太自治州、堪察加边疆区、马加丹州、萨哈林州,其次是西北联邦区的卡累利阿共和国、诺夫哥罗德州和普斯科夫州,这些地区的人口预期寿命为54~57岁。俄罗斯地区间人口预期寿命之所以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自然气候条件,受其影响,俄罗斯人口预期寿命的地区排名体现西南高、东北低的梯度特征;二是生活方式,北高加索联邦区各共和国居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很少酗酒,从而有着较高的预期寿命;三是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受其影响,莫斯科市男性人口的预期寿命比临近的中央联邦区各州男性人口的预期寿命平均高5~8岁,秋明州尽管气候条件恶劣,但居民的预期寿命比俄罗斯中部地区各州高3~6岁。
五 人口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
总体看,俄罗斯大约有90%的人口居住在自然气候条件相对舒适的区域,涵盖俄罗斯欧洲板块的中部和南部地区,绵延至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南部狭长地带,即北起圣彼得堡市,南至新罗西斯克市,东到伊尔库茨克市。从欧亚大陆分野看,俄罗斯80%的人口生活在欧洲地区,而占俄罗斯国土面积75%的亚洲地区仅居住着20%的人口。从城乡结构看,截至2010年年初,俄罗斯共有城市人口1.037亿,农村人口3820万,分别占人口总量的73.7% 和26.3%。从各联邦区拥有的人口数量来看,截至2010年年初,人口最多的是中央联邦区、伏尔加沿岸联邦区和西伯利亚联邦区,这三个联邦区居住着全俄61.3%的人口(见表1-6)。近1/5的全俄居民和超过1/3的城市人口聚集在莫斯科市、圣彼得堡市、新西伯利亚市、伏尔加格勒市等13座大城市之中。截至2010年年初,两个联邦直辖市——莫斯科市和圣彼得堡市集中了全俄11.3%的人口,其中莫斯科市常住人口达到1151.4万,占全俄人口的8%;圣彼得堡市人口达484.8万,占全俄人口总数的3.4%。
从人口密度指标看,地区间人口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更为突出。一是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差异较大,欧洲部分的人口密度为31人/平方公里,亚洲部分仅为3人/平方公里;二是南方与北方的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北方有很多无人区,而南方地区的人口较为密集;三是人口密度呈现中心-外围特点,各个地区的人口多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中心城市、大城市及其城郊,外围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中央联邦区的人口密度最高,为57人/平方公里,其次是北高加索联邦区,人口密度为54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低的是远东联邦区,其面积占全俄国土面积的36.1%,而人口仅占全俄总人口的4.4%(见表1-6),其中,人口最为稀少的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堪察加边疆区、马加丹州、涅涅茨自治区、楚科奇自治区和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截至2010年年初,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仅为1人/平方公里。
表1-6 截至2010年年初俄罗斯各联邦区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
数据来源: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农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衡。随着农村居民点人口的锐减,多数地区农业人口分布零落。2002~2010年间,农村居民点人口的降幅为城市人口降幅的三倍,农村居民点数量减少了8500个。截至2010年年初,有1.94万个村庄无人居住,与2002年人口统计时相比,无人村庄增加了48%。农业人口多集中在适合农业发展的南方地区和大城市周边地区,南方联邦区和北高加索联邦区聚集了俄罗斯1/4的农业人口。上述地区的村庄规模相对较大,人口年龄结构也较为均衡,拥有能够与大城市稳定联系的交通系统,社会服务体系也较为发达,可以较好地满足农业人口对社会服务的基本需求,并能较好缓解劳动力流动的压力。而在非黑土区,即中央联邦区和西北联邦区的大部分地区,农业人口分布则较为零落。这里历史上形成的乡村格局虽然较为密集,但是各个村庄的人口偏少,特别是随着农业人口向城市的加速迁移,很多村庄逐渐萧条。2010年的数据显示,农村衰落比较严重的地区,如伊万诺沃州、特维尔州、普斯科夫州等,人口不足50人的村庄分别占81.2%、86.7%和91.9%,人口不足10人的村庄分别占55.3%、61%和69.5%,无人村分别占21%、23.4%和23%。而在人口稀少的东部和北方地区,农村居民点之间的距离较远,交通不便。整体而言,2010年全俄29.7%的农村人口生活在3000人以上的村庄,比2002年增长了近四个百分点。
城市人口则向大城市(50万~100万人)和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集中。2002~ 2010年,特大城市人口在城市总人口中占比从28.6% 增至28.9%,大城市(50万~100万人)人口占比从12.9%增至16.2%,较大城市(10万~50万人)人口占比从29.6%降至26.9%,小城市(10万人以下)人口占比则从28.9%降至28%(见表1-7)。
表1-7 2002~2010年俄罗斯城市人口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六 人口的民族构成中斯拉夫等民族所占比重下降
从2002年和2010年人口统计结果比较看,俄罗斯人口的民族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首先是斯拉夫民族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下降,乌克兰人从占总人口的2.05%降至1.41%,白俄罗斯人占比从0.56%降至0.38%;其次是高加索民族所占比重增加,如车臣人占比从2002年的0.95%增至2010年的1.04%,印古什人从0.29%增至0.32%,奥塞梯人从0.36%升至0.39%;再次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占比增加,如哈萨克人从0.46%增至0.47%,阿塞拜疆人从0.43%增至0.44%,卡巴尔达人从0.36% 增至0.38%,库梅克人从0.29% 增至0.37%等;最后是信奉东正教的人口占比下降,如楚瓦什人从1.14% 降至1.05%,莫尔多瓦人从0.59% 降至0.54%,乌德穆尔特人从0.44% 降至0.4%,马里人从0.42%降至0.4%(见表1-8)。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其主要原因是伊斯兰教支持信众拥有多子女大家庭,并且相比东正教,伊斯兰教对信众生活方式的影响力更大。在达吉斯坦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生育二胎和三胎的现象较为普遍,但是在俄罗斯族的主要聚居地区,像欧洲国家一样,生育二胎和三胎的诉求几近丧失殆尽。以2004年为例,俄罗斯的生育与堕胎比例是100∶122,而在达吉斯坦共和国和印古什共和国这一比例分别为100∶29和100∶13。目前,俄罗斯有些地区在人口民族构成上出现了十分明显的本地化和单一化以及宗教信仰上的伊斯兰化、文化取向上的去俄罗斯化。俄罗斯人口专家担心,这种状况将使原本尖锐的民族问题更加错综复杂。
表1-8 俄罗斯联邦人口民族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七 外来移民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按照俄罗斯联邦移民署的界定,“外来移民”是对在俄罗斯境内外国人的统称。“外来劳动移民”是指为从事劳动工作而迁移的人口,即为获得劳动机会、就业安置和个人发展而进行迁移的适龄劳动人口。当前,俄罗斯外来移民在规模、国别结构、区域分布、教育程度以及职业构成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一是相对人口数量缺口,外来移民规模仍然不足。根据联合国2013年9月发布的相关报告,从世界各国吸纳外来移民的数量上看,俄罗斯排名第二,达到1100万人,仅次于美国(4580万人)。俄罗斯联邦移民署的数据与联合国的数据基本吻合。根据俄罗斯联邦移民署的数据,截至2013年10月,约有1100万名外国公民在俄罗斯境内工作和生活。俄罗斯移民中约有一半是劳动移民,而且其中约有400万非法劳动移民。从外来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看,2010年俄罗斯的外来移民占总人口的9%,低于法国(为11%)。
虽然俄罗斯外来移民人口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但与其人口数量缺口相比,仍显不足。1992~2009年间,仅有1992年、1994年到2009年外来净移民数量超过人口自然减少的数量,其他年份均无法弥补人口自然减少量(见图1-1)。
图1-1 外来净移民弥补人口自然减少的比例(%)
资料来源: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二是外来移民国别结构趋于单一,与俄罗斯的民族文化传统差异加大。俄罗斯吸纳的外来移民来自世界多个国家,但主要来自与俄罗斯建立了免签证制度的独联体国家(格鲁吉亚和土库曼斯坦除外)。近年来,来自独联体国家的移民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如2006年来自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摩尔多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七个独联体国家的移民在俄罗斯外来移民中占52%,到2009年更是增至74%。与此同时,来自独联体国家的移民分布也发生了变化,来自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移民所占比例逐年增加,而来自乌克兰的移民比例逐渐下降,如2006年来自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移民仅占20%,而到2009年,则已占近一半(见表1-9)。从民族结构看,首先是外来移民中俄罗斯族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如1990~1995年间,俄罗斯族在外来移民中约占60%,而到2008年,根据俄罗斯移民研究中心的调查,仅有40%的外来移民把俄语作为主要的交际语言。其次是来自伊斯兰国家信奉伊斯兰教的外来移民增加,2010年约占劳动移民的一半。
表1-9 2006~2009年俄罗斯外来劳动移民的国别结构
资料来源:俄罗斯联邦移民署公布的数据。
三是吸引外来劳动移民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对外来移民最具吸引力的是俄罗斯中心地区,这些地区吸纳了40%的合法外来劳动移民,其中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因劳动力市场规模大,且市场细分状况良好,分别吸纳了约33%和约6%的外来移民。对外来移民吸引力位居第二位的是乌拉尔地区,这里集中了全俄1/6的外来移民,其中石油产区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和汉特-曼西自治区对外来移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吸纳外来移民数量位居第三的是远东联邦区,这里吸纳了1/10的外来移民,其中多数集中在滨海边疆区,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阿穆尔州的外来移民相对较少。
四是外来移民受教育程度较低、职业技能不高。2008年,俄罗斯外来移民中仅有一半受过高等、不完全高等或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普遍较低,在来俄罗斯工作之前这些移民84%属于社会贫困阶层,其中38%为一般贫困阶层,46%属于赤贫阶层。合法外来劳动移民多从事建筑业(占42%)、贸易(占17%)、加工工业(10%)、农业(7%)、住房公用事业(4%)、交通(4%)和采矿业(2%)等行业。这些行业因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工作条件差,因而吸引了大量低素质的外国劳动力,只有他们能够接受较低的工资报酬,并且不计较社会保障水平。特别是建筑行业,2008年仅合法外来劳动移民就占整个行业劳动力总量的11.8%,如果加上非法劳动移民,上述比例更高。
五是多数外来劳动移民没有在俄罗斯定居的打算。2010年11月,盖洛普公司按移民吸引力指数对有关国家进行排名。吸纳外来移民数量居前的国家排名都比较靠前,只有俄罗斯例外。俄罗斯虽然在吸纳外来移民数量上排名第二,但是其移民吸引力指数仅排在第42位,而且得分为负,具体数据如下:新加坡排名第1(219分)、新西兰第2(184分)、加拿大第3(160分)、英国第9(62分)、法国第10(60分)、美国第11(60分)、德国第21(14分)、俄罗斯第42(-7分)。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其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外来移民大多为劳动移民。调查显示,40%的外来移民希望在俄罗斯工作和生活几年后回国;30%的外来移民只是将俄罗斯作为周期性或者短期打工和快速挣钱的平台;仅有1/4的外来移民打算在俄罗斯长期定居。
八 人口跨区域流动不足
俄罗斯联邦独立后,人口地区间移动出现了人口流出区域扩大,流进区域缩小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长期以来人口向东部和北方地区流动的趋势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人口向西部和南方地区的流动,欧洲部分自然气候条件相对较好、基础设施完善、适宜人类居住地区是国内移民的优先选择。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是北方和东部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人口流失较严重的时期。向市场经济转型后,国家对北方地区的补贴停止,由于无法承担高额的生活成本和交通成本,很多居民纷纷离开,大量年富力强的适龄劳动人口外迁,导致北极地区老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了近一倍,同时退休金水平低和生活成本高的巨大反差使老年贫困风险激增。
从联邦区角度看,1991~2000年,国内移民净增加的有中央联邦区、伏尔加沿岸联邦区和南方联邦区,三个联邦区十年间共吸纳了107.8万名国内移民,而远东联邦区则向其他各个联邦区输出人口。中央联邦区吸纳的人口来自各个联邦区,伏尔加沿岸联邦区吸纳的人口主要来自中央联邦区和南方联邦区之外的地区,南方联邦区吸纳的人口则主要来自中央联邦区和伏尔加沿岸联邦区之外的地区。
从联邦主体视角看,20世纪90年代,人口出现净流出的地区有:欧洲的北部地区(摩尔曼斯克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科米共和国)、西伯利亚北部地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赤塔州、伊尔库茨克州、托木斯克州及周边地区、布里亚特共和国、图瓦共和国)、远东和北高加索的一些联邦主体。人口流出较多有楚科奇自治区、马加丹州、萨哈(雅库特)共和国。欧洲北部地区流出的人口主要进入了中心地区和西北地区,其中,40%进入了圣彼得堡市、列宁格勒州、首都地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下诺夫哥罗德州和别尔哥罗德州。西伯利亚北部地区流出的人口主要迁入了除远东之外的其他各个地区,其中进入新西伯利亚州、欧洲部分、车里雅宾斯克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哈卡斯共和国的居多。远东流出的人口进入西伯利亚和乌拉尔联邦区(占22%)、欧洲的一些联邦区,以及南方联邦区。远东地区还存在大量的区内移民,主要是从北部地区移入南部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北高加索地区的人口流失了14万,流失人口中有一半迁入了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
从城市角度看,中心城市对国内移民的集聚效应凸显。虽然中央联邦区从其他地区吸纳人口,但在中央联邦区内,人口多集中到首都地区,首都地区的人口又大量从莫斯科州进入了莫斯科市。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莫斯科市作为人口“磁石”的地位彰显(见图1-2)。1996~2000年,莫斯科市吸引的国内净移民增加了20.79万,即平均每年吸纳四万多国内移民,占中央联邦区吸纳国内移民总量的54%。到2001年年初,莫斯科市人口在中央联邦区总人口中的比重已高达23.3%。莫斯科市强大的人口集聚效应,使得库尔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图拉州、坦波夫州等周边地区的人口在1996~2000年间持续减少。
图1-2 1996~2000年内部移民流入莫斯科市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
同期,圣彼得堡市和列宁格勒州也有一部分人口迁入了莫斯科市及莫斯科州,还有一小部分进入了邻近的诺夫哥罗德州,但是来自西北联邦区内部和其他地区的人口填补了这部分的人口损失。与莫斯科市相同的是,圣彼得堡市吸收的人口大多来自其所在的西北联邦区(占35%),而与莫斯科市不同的是,圣彼得堡市还有大量来自亚洲联邦区的人口(占约44%)(见图1-3)。
图1-3 1996~2000年内部移民流入圣彼得堡和列宁格勒州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
可见,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各地区人口跨区域流动的趋势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人口从东部向西部迁移是人口跨区域流动的一个大的趋势;中部地区人口主要向莫斯科市和圣彼得堡市集聚;北高加索的人口主要流向当地的平原地区、地区中心城市和伏尔加地区;远东北部地区人口主要向南部地区迁移;欧洲北部地区人口主要进入圣彼得堡市和列宁格勒州;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地区的18人口主要流入伏尔加和乌拉尔地区的城市集聚区。总体而言,北方地区(秋明州的油气开发区除外)、外贝加尔地区和整个远东地区都属于人口流出区域,而人口流入区域则主要是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南部地区。
从人口跨区域流动规模看,1990~1993年为急速下降阶段,1994年之后呈缓慢减少趋势。1990年人口跨区域流动规模高达430万人,到1993年降至290万人,1994年较上年有所回升,为320万人,但之后每年的人口流动规模持续稳定缩减,到20世纪90年代末为250万人左右(见图1-4)。
图1-4 20世纪90年代人口跨区域流动规模
资料来源: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2000年之后人口的跨区域流动趋势逐渐减弱。2000年,俄罗斯人口跨区域流动规模为240万人,2001~2008年,每年基本稳定在190万~200万人。2009年同比减少22.7万人,下降幅度为12%,为170万人。2003~2009年,人口跨区域流动规模总计达1500万人,占俄罗斯总人口的10%,占人口流动总量(包括国际移民)的94%,其中跨联邦主体流动的人口占约44%。
从流动方向看,人口继续从东部和北方地区向中心地区流动。中央联邦区从其他各个联邦区吸纳人口,并且吸纳的人口大多集中在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远东联邦区则向其他各联邦区输送人口。2003~2009年,中央联邦区吸收了86%的跨联邦区流动人口,而西伯利亚和远东联邦区则流失了35万人,占跨联邦区流动人口的52%,其中远东联邦区流失人口中的70%,以及西伯利亚联邦区流失人口中的40%属于跨联邦区流动人口。西伯利亚联邦区向西部所有联邦区输送人口,从远东联邦区吸纳的人口仅弥补了其6%的人口流失,而来自西伯利亚、远东和伏尔加沿岸联邦区的人口则弥补了乌拉尔联邦区60%的人口流失。伏尔加沿岸联邦区向中央联邦区、西北联邦区和南方联邦区输送人口,吸纳来自西伯利亚联邦区和远东联邦区的人口;南方联邦区向中央联邦区和西北联邦区输出人口,从其他联邦区输入人口;西北联邦区则主要向中央联邦区输出人口,从其他联邦区输入人口(见表1-10)。
表1-10 2003~2009年俄罗斯跨联邦区的人口流动规模(移民净流入)
资料来源: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
随着人口跨区域流动的集中化趋势进一步加剧,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也更加明显。2001~2005年间,在俄罗斯13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八个城市出现人口稳定增长,2006年则增加到十个城市,2007年更是高达11个。因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高,容易实现人生价值,年轻人从农村和小城市进入大城市的意愿比较强烈。一项对小城市中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70%的女青年和54%的男青年打算离开生活的城市。与此同时,中型城市的居民也在减少(大城市集聚区疗养休闲中心城市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中心城市除外)。
对国内移民最具吸引力的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城市集聚区。因莫斯科市和圣彼得堡市的住房价格较高,很多内部移民选择在莫斯科州和列宁格勒州定居,并使这些地区成为吸纳内部移民的佼佼者。2008年,莫斯科州和列宁格勒州的内部移民净流入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2.1‰和8.3‰,圣彼得堡市位居第四位,为7.2‰,莫斯科位居第七位,为5.2‰。此外,在吸纳内部移民方面居前列的还有别尔哥罗德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阿迪哥共和国。
尽管人口跨区域流动的集聚趋势越演越烈,导致北方和远东地区人口流失严重,但是从纵向比较看,2010年俄罗斯内部移民规模仅为1991年解体之初的约2/5,接近1897年的水平。从国际比较看,俄罗斯内部人口流动频次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美国居民一生平均有13次改变居住地,英国公民为七次,而俄罗斯公民仅为1.5次。可见,内部移民作为调节俄罗斯地区间劳动力市场重要工具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很难解决多数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