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经济再平衡
所谓“新常态”,并不仅仅指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近年来,经济显示出明显的再平衡迹象。例如,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值从2007年的10.8%降至2011年的2.8%和2012年的2.6%(见图2)。主要依据这项判断,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宣称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前首席经济顾问劳伦斯·萨默斯于2013年1月也指出,人民币低估程度已经小于五年前。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以及资本的双边流动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
图2 2006~2012年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经济再平衡的另一个表现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程度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见图3)。这是农业获得更强的政策支持、农产品价格更快上涨以及农村生产力稳步提升的综合结果。此外,直到最近,中国改革的成功还主要体现在沿海地区。然而,得益于政府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制造业企业的迁移以及西部丰富的资源禀赋,目前内陆经济增速已经快于沿海地区(见图4)。
图3 1987~2012年城乡收入差距
资料来源:CEIC。
图4 2012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GDP增长率
资料来源:CEIC。
2013年1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3~2012年基尼系数测算值,数据显示基尼系数从2003年的0.479增加到2008年的0.491,表明收入分配在此期间持续恶化;此后基尼系数又逐年降低,2012年为0.474,表明2008~2012年收入分配逐年改善(见图5)。如果这一官方数据能够得到证实,则可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不过许多中国经济学家对这一结果仍持怀疑态度。例如,最近西南财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2010年基尼系数为0.61。对官方数据的一种批评认为统计局忽略了家庭包括不动产在内的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另一种批评则认为高收入群体很可能存在低报收入的情况。
图5 国家统计局估计的基尼系数(2003~2012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官方数据还表明,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从2007年约1/3增加到2010年的52%(见图6)。张军和朱天两位经济学家更进一步提出,由于对住宅消费的低估、部分消费被算作机构(企业)支出以及居民调查方法中的技术性问题,中国的消费比重被严重低估。他们发现,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表(Penn World Table)估计的2010年消费比重为60.9%(当年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值为47.4%),相比于该表所估计的1990年58.9%的消费比重,并未呈现出官方统计显示的下降趋势。
图6 GDP增长的贡献因子(1995~2010年)
资料来源:CEIC。
黄益平和其合作者近期的研究发现,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在2008年后开始上升,尽管这一趋势尚未完全反映在官方统计中。他们认为2008年后零售额的加速提升与官方统计数据公布的消费的减缓存在内在矛盾。如果用与消费相关的零售收入增速与服务收入增速的加权平均值估算新的消费增长率,可以发现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内消费占GDP的比重在下降,这与官方数据表明的情况相同;但2008年以来消费占比则从48%反弹到2010年的52%,与之相比,2010年官方估计值仅为47%(见图7)。
图7 总消费占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黄益平等(2012, 2013)。
上述分析在最初发表后遭到了质疑。一些评论者认为,2008年底实施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后会产生严重的结构问题,因此他们很难接受上述关于结构发生好转的发现。其他人则认为,由于政府并未实施坚决的改革,很难想象会出现结构改善。然而,接受此观点的经济学家在逐渐增多。李稻葵和徐翔在2012年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类似的发现。通过重新计算中国家庭消费支出,他们发现,家庭消费的比重从2007年的36%反弹至2011年的38.5%(见图8)。
图8 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李稻葵和徐翔(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