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与辞书研究·
重读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
(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100871 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100062)
摘要:王锳先生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大家,《诗词曲语辞例释》是其代表作。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王锳先生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方面的重大成就,使后学对近代汉语及王锳先生在近代汉语研究中的历史地位有深入的了解,同时在第三个方面阐述了近代汉语词汇考释的八种方法,对从事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有极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考释
王锳先生在汉语语言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曾昭聪《王锳先生学术成就述略》(《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春之卷)已对此做了很好的总结。本文专就王锳先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专著《诗词曲语辞例释》来阐述其学术成就。
《诗词曲语辞例释》是韵文词语考释的一部力作,在学术界影响很大。此书初版于1980年,以后两次增订,1986年出版了第一次增订本,2005年出版了第二次增订本。1987年荣获首届吴玉章奖语言文字学优秀奖。此书每次出版,都承王锳先生赠阅,每读一次都获益匪浅。这次重读一遍,更感觉其学术价值之高。但似乎尚未有文章对此书做全面评价,因此,愿意把重读后的感受写成短文,与读者共享。
一、《诗词曲语辞例释》(以下简称《例释》)考释的词语,主要是在唐诗、宋词、元曲中那些“非雅诂旧义所能赅,亦非八家派古文所习见”的特殊词语,大多是“字面普通而义别者”。这些词语,人们往往会按其常用意义理解,因而产生误解。《例释》在考释这些词语时,常常在释义之后再加上一句话,指出和常见意义的不同。如:
【彻】
有“毕”“尽”“停歇”的意思,和常见的“通”“透”义有所不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是说无法捱尽长夜。
【一时】
等于说一并、一齐,着重强调范围而不是指示时间。……苏轼《贺新郎》词:“手弄生绢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这样一些词语考释,对汉语历史词汇研究和辞书编撰无疑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同时,这些词语考释对古代诗词曲的阅读鉴赏和研究也很有用处。一些很常见的诗词曲里的词语很多也是“字面普通而义别者”,读者大多按通常的字面意义理解,作品选的注释也欠妥。有些传诵千古的名句也理解得不正确。读一读此书,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这种例子很多,下面略举一些。
杜甫《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动”容易理解为“移动”“变动”,其实不是。《例释》: “【动[一]】常常,每每、往往,副词。”
杜甫《新安吏》: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有的注本将“抚养甚分明”一句解释为“王师对士卒的抚爱是毋庸怀疑的”。《例释》: “【分明】有周到周全义,有小心仔细义。与通常作 ‘明白清楚’解者不同。……(杜甫诗)意谓仆射即郭子仪对士卒的抚爱犹如父兄,十分周到。”
李白《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有的注本把“何处”解释为“何以”。“何处”是有“何以”义(见《例释》【何处[二]】)的,但此处不是,此处的“何处”为“何时”义。《例释》: “【何处[一]】等于说 ‘何时’。……(李白诗)犹云何时生了白发。”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连”一般不注,容易按常义“连接”理解,其实“连”为“满、遍”之义。《例释》: “【连】 ‘满’或‘遍’的意思,与通常 ‘接连’‘牵连’义有所不同。”
宋祁《玉楼春》: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有的注本把“闹”解释为“热闹”,其实“闹”为“浓郁”之义。《例释》: “【闹】簇聚,攒聚,动词……凡事物攒聚则密度大,故 ‘闹’又引申为 ‘浓郁’‘浓密’等义。”并以其他宋词中的“春闹”“春光闹”为证,说明宋祁词的“闹”为“浓”义。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马作的卢飞快。”“作”通常用为行为动词,此处的“作”义同“如”。《例释》: “【作[一]】似、如、像,动词。”
所以,即使不是专门研究汉语历史词汇的学者,而是一般爱好古代诗词曲的年轻朋友,好好读读这本书,也会很有收获的。
二、《例释》有不少条目纠正了以往词语考释的失误。如: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在学术界有很高评价,但是也有疏失。《例释》在《前言》指出其三方面的不足:(1)一些条目漏收。(2)一些条目义项不全。(3)一些条目释义未当。在正文中,有些条目也涉及《诗词曲语辞汇释》。如:
【处分】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处分”条:“犹云吩咐或嘱咐也,与本义之作处理解者异。”除此之外,“处分”在剧曲中还可表示“责备”的意思,其程度较斥骂为轻。《窦娥冤》剧楔子:“婆婆,端云孩儿该打呵,看小生面则骂几句;当骂呵,则处分几句。”
【毕竟】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毕竟”条云:“究竟也。”……今按,“毕竟”在词曲中还可表示“一定”的意思,用作加强肯定语气的副词。僧如晦《卜算子》词:“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毕竟年年用著来,何似休归去。”意言年年一定得来,不如不归去。
这是增加了《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义项。
【当】当本
“本”“此”“该”的意思(“该”为“该同志”之“该”),作用与指示代词相同。(例略)
按《汇释》卷六列“当家”“当行家”二条,认为“当家”即本家,“当行家”即内行、拿手之意,所见甚确。但这里应略加补充和修正的是:第一,“当”表“本”义远远不限于此二词;第二,“当行”即本行,“当行家”即本行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虽有时“当行家”可省作“当行”,但不是所有的“当行”一词都可作“内行”解。例如其“当行家”条所引《盆儿鬼》剧二“谁著你烧窑人不卖当行货,倒学那打劫的偻”一例,其中“当行”就只能解释作“本行”。《元剧俗语方言例释》“当行”条引上述《盆儿鬼》例,径解作“内行,出色”,便是沿袭了《汇释》的这一错误。
【恶】嗔恶 恶发
怒。……柳永《满江红》词:“恶发姿颜欢喜面,细追想处皆堪惜。”……《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恶”字条引柳词此例释云:“发即发妆之发,恶发姿颜,即浓妆之意。”其说未洽。
这是纠正《诗词曲语辞汇释》释义之误。
对一些研究元曲词语的著作,如《元剧俗语方言例释》《金元戏曲方言考》《元曲释词》等,也有不少正其失误之处。
【撮哺】撮补
辅助或相帮的意思……“撮哺”又往往写作“撮补”,按照这个词所表示的意义看,“补”应是正字,“哺”是它的同音代替字。……按《元剧俗语方言例释》“撮哺”条云:“吃喝,啜餔的借音。”于义未妥。
【丢抹】
梳妆打扮,动词……按《金元戏曲方言考》“丢抹”条云:“忘却。”《元剧俗语方言例释》“丢抹”条则云:“扭捏作态。”均疑未确。
对一些词典释义或用例的疏失,《例释》也予以指出。如:
【犹[三]】
相当于文言的“亦”,白话的“也”,副词……按《词诠》 “犹”字条在“尚且”义项之下共举九例,其中有两例是:“孙子曰:兵已整齐,使赴水火,犹无难矣。”“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其实例中的“犹”解释为“且”或“尚且”都不可通,也应看作“亦”“也”义方妥。
【琼奴】
喻指封建制度下遭逢不偶的女性,有时也作为美女的代称。(例略)《汉语大词典》卷四646页列有此目,但仅释为“美女”,引刘将孙词及赵善庆曲为证,释义和举例都不免存在以偏概全之弊。
这些意见,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
王锳先生有《〈汉语大词典〉商补》《〈《汉语大词典》商补〉续编》两书,对《汉语大词典》的立目、义项、释义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例释》词语考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排比归纳
汉语历史上出现的词语,有一些在字书、韵书中,或在古人的注疏中有过解释,但还有很多从未有过解释,要研究者考释出来。考释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排比归纳,即收集出现某一词语的大量例句,细心阅读分析,归纳出这个词语的意义。如果归纳出来的词义,“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虽旧说所无,可以心知其意者也”(王引之《经传释词·自序》)。这个方法在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叙言》中有很好的叙述,《叙言》说,刘淇《助词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以及他的《诗词曲语辞汇释》用的都是这个方法。这个方法要使用得好不是轻而易举的,仅仅根据少数例句加以归纳,归纳得出的词义未必可靠;有了大量例句,而不善于分析归纳,也得不出可靠的结论。这需要研究者具备这样的条件:博学、深思;细心、敏锐;明辨、审慎。王锳先生是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的。他博览群书,孜孜不倦,收集了大量资料,每一个条目的例句都有十几个、数十个,包括诗词曲和散文,以及史传、小说,旁及汉译佛典;对每一个例句都用心揣摩、辨析,体会整句的意思和这个词语的意义,然后加以归纳,做出准确的释义。下面举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作者如何运用这种方法。
【特地】
等于说突地、忽地,副词。……(杨万里)《钓雪舟倦睡》诗:“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诗前有序云:“予作一小斋,状似舟,名以钓雪舟。予读书其间,倦睡。忽一风入户,撩瓶底梅花极香,惊觉,得绝句。”“忽一风入户”“惊觉”云云,可为“特地”之注脚。
【略[一]】
相当于文言的“皆”“俱”,白话的“全”“都”,范围副词,不是通常“大略”“略微”的意思。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诗:“鲁卫弥尊重,徐陈略丧亡;空余枚叟在,应念早升堂。”此犹言俱丧亡,与下文“空”(只)相对,且诗用曹丕《与吴质书》语意。丕书云:“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可为第二句注脚。
前一例联系诗的序,后一诗联系诗的用典,来确定词语的意义,如果不是细心、博学,是做不到的。这样的例子,全书很多。
2.征之散文
《例释》常常在引用诗词曲的例句归纳词义之后,说此义“可征之散文”。这不但增加了凭证,而且使词义考释更有确定性。因为诗词曲的句子比较凝练,语义比较朦胧,用词比较灵活,同一个句子中的同一个词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而散文不同,一个词语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比较确定,所以,征之散文是考释诗词曲词语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样的条目全书很多。略举几例:
【不觉】未觉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古今说此诗者甚多,或以“不觉”为普通义,释为“不觉得”,或释“不觉”为“不见得”,或将末句译作“我一点也不感到前贤要畏惧后生”,俱疑未确。按“不觉”在唐宋之际往往有“不料”的意思,用于表示事出意外的场合。(诗句例略)
“不觉”此义还可征之同时代散文。《太平广记》卷二五九《出使御史》: “唐御史出使,久绝滋味,至驿,或窃脯腊置于食,伪叱侍者撤去,侍者去而后徐食……尝有御史所留不多,不觉侍者见之。”《夷坚志》支戊卷三《成俊治蛇》: “俊往疗之,问儿曰:‘汝误踏之以致啮耶,将自行其旁而然耶?’曰:‘初未尝触之,不觉咬我。'”均表不料义。
诗词中的“不觉”可能会有不用的理解,但散文中的“不觉”意思很清楚,只能是“不料”之义。
【去[一]】
略同“在”,介词。(宋词例略)按“去”的此种用法诗词中不很常见,但在同时的白话小说中却多有其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七十一回本《水浒传》二十九:“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然转身便走。”
按“去”这种用法唐代和北宋口语中已较普遍。卢向前《伯希和3714背面传马坊文书研究》录文:“传驴三十六头去七月二十一给送帛练使司马杜雄充使往伊州。”“二匹去七月二十二日给使人杨玄往伊州,停经十四日。”……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右圆仁等,为抄写阙本经论流传本国,去开成三年七月,随日本国朝贡使来到扬州。去开成五年八月十三日到城,奉使牒权寄住资圣寺听学。” 《陆九渊集》卷三五《语录下》: “伯敏问云:‘日用常行,去甚处下功夫?'”可见从初唐至北宋,在胥吏、留学僧、学者的笔下,“去”均可如此用,介出时间或处所。
这个条目,《例释》用多种口语资料说明“去”的介词用法在口语中确实存在。本来,诗词曲中的词语尽管有些特殊性,但毕竟是以口语为基础的。此条也说明《例释》的作者视野开阔,注意到传统文献以外的一些语言资料。
作者对唐宋散文中的词语研究集中在另一专著《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中,此书可以和《例释》参看。
3.参酌故训
近代汉语的口语词在古代虽然被重视得不够,但还是有一些研究,如刘淇《助字辨略》、钱大昭《迩言》等。《例释》对这些研究很重视,把其中一些吸取到书中。如:
【初[一]】
本,本来,语气副词……刘淇《助字辨略》卷一“初”字条引魏志及陶渊明诗,均解作“本”。
按:刘淇《助词辨略》卷一:“初《魏志·太祖纪》注:‘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此初字,犹本也。陶渊明诗:‘真想初在衿。’言真想本在衿。”
【真】
等于说真是、真个。……按《助字辨略》卷一“真”字条附有“真成”一词,解作“真个,真如此”,并说明此系方言。本条即据此立义。
按:刘淇《助词辨略》卷一:“真 韩退之诗:‘老翁真个似儿童。’聂夷中诗:‘地底真成有劫灰。’真成,真个,方言,真如此也。”
【沉吟】
思量或斟酌的意思,动词……按清钱大昭《迩言》卷一“沉吟”条引《后汉书·隗嚣传》云:“牛邯得王遵书,沉吟十余日,乃归命洛阳。”又《贾复传》云:“帝、诸将议兵事,沉吟久之。”……可见汉魏六朝已然。
还有些古代笔记中的词语解释,《例释》也予以吸取,如:
【清涨】
江河水无雨而上涨,称为“清涨”,用为不及物动词。《苏东坡全集》后集卷七《永和清都观谢道士童颜须发问其年生于丙子盖与予同求此诗》: “自笑余生消底物,半篙清涨百滩空。”自注云:“予与刘器之同发虔州,江水忽清涨丈余,赣右(疑当作石——引者)三百里无一见者。至永和,器之解舟先去,予独游清都,作此诗。”按方勺《泊宅编》卷三引此,并云:“虔州(今江西赣州市)水东有显庆庙甚灵,或至诚祷之,则一夕长水数尺,送舟出石。故无雨而涨,士(疑为土字之误——引者)人谓之清涨。”
古人对诗、词、曲的注释也是重要的故训资料,《例释》也吸取了有关成果。如:
【栽】
有“秧”“苗”义,用作名词。引仇兆鳌《杜诗详注》: “桃栽,犹云桃秧。”
【者】
《六十种曲·焚香记》剧五:“(丑)丫头与我请桂英姐出来。(内应回介)身子不快,不出来了。(丑)我说道又 ‘者’起来了。”《挂枝儿》卷九……《者妓》:“大小姐模样生得尽妙,一时甜如蜜,一时辣似椒。没定准的冤家也,看你 ‘者’到何时了?”编者冯梦龙注:“吴市语装乔做势曰 ‘者’。”
但《例释》对此是有选择的。有些注释不妥的,《例释》也予以指出。如:
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无端盗贼起,忽已岁时迁。”仇兆鳌注:“天宝之乱,皆明皇失德所致,此 ‘无端盗贼起’盖讳言之耳。”《例释》不同意仇注,认为此处的“无端”为“不料”义。
李贺《南园》诗十三首之二:“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王琦注:“谓桑叶触帘作窣窣声。”《例释》认为王注把“窣”看作象声词非是,“窣”为动词,“拂”义。
近代汉语俗语中的“市语”比较特殊,其意义不容易了解。元明有一些专收和解释市语的书,其中的一些条目用来解释诗词曲语辞很贴切。《例释》对此很重视,书中多次加以引用。如:
【啜】啜赚
《董西厢》七:“口啜似猫坑,咽喉似泼忏,诈又不当个诈,谄又不当个谄。”《金陵六院市语》: “啜者,嘴也。”上例“口”与“啜”同义重言,意即指嘴。另有“啜赚”一词,亦当源于市语。语素“啜”亦为嘴义,“赚”为欺哄、诱骗义,合而为一则表示以空言欺人之义,为偏正式(前偏后正)合成词。《行院声嗽·人事》: “漏语,掇赚。”“掇”“啜”音近义通,“漏语”意亦犹以空言欺人。
【调皮】调波
(例略)《元曲释词》第一册475页该条释为“即掉皮、顽皮或诡巧欺诈之意”。《小说语辞汇释》754页、《宋元语言词典》776页该条均解作狡猾。按诸文意,均嫌未确……《六院汇选江湖方语》: “掉皮——会说话者。”是为确诂。
正因为市语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有重要意义,所以,王锳先生有专著《宋元明市语汇释》,是市语研究的开创之作。
还有一些诗词曲词语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例释》根据有关记载加以解释。如“点茶”一词,《诗词曲语辞汇释》《元曲释词》都认为就是泡茶。《例释》认为两者有别。在“点茶”下引证说:
《事林广记》别集卷七《茶果类·煎茶法》: “煎茶须用有焰炭火,滚起便以冷水点住,伺再滚起再点,如此三次,色味俱佳。”可见所谓“点茶”之“点”并不同于“泡”“煎”,更不是用开水,而和现今煮饺子的方法相仿佛。
4.考察声韵
在诗词曲这些接近口语的作品中,音同音近而通假的现象很普遍,如果拘泥于字形,就不得其解,所以要考察声韵,明其通假。《例释》中这样的条目很多,略举一些。
【折证】折对 折辨
(例略)按《汇释》卷六“正本”条将“折证”一词作为附目,解云:“折者折本,证者证本……亦清算义。”其实“折证” “折辨” “折对”之“折”,都是“质”的同音假借(“折”古音为章母、入声薛韵;“质”亦为章母、入声质韵,仅韵母有细微差别);并不是“折本”之“折”,把“折证”解作为“清算”亦于义不妥。
按:这一条说明一些词语是按字面来理解,还是按通假来理解,意义会有较大区别。而按通假理解,首先就要从音韵上说明两字音近可通。
《例释》对通假是掌握得相当严格的,如果两个字声韵都不近,就不能解释为音转。对“迁次”条的解说可以说明作者这一观点。
【迁次】签次
(例略)按《敦煌变文字义通释》134页收有“迁次”一词作附目,并谓“迁次”与“造次”“取次”乃为一声之转,实为一词。但“迁”与“造”“取”中古音声韵均不很相近,恐不宜以“声转”说释之,不如作为一组同义词看待为妥。
《例释》指出曲的用字有其特点,应结合其特点来考虑通假现象。如:
【去秋】去就
《陈母教子》剧二:“低低的问了牢缄口……老身向官人行无去秋,倒大来惭羞。”《救风尘》剧二:“想当日他暗成公事只怕不相投,我作念你的言词今日都应口;则你那去时恰便似去秋,他本是薄幸的班头,还说道有恩爱、结绸缪。”
《例释》指出《陈母教子》剧中“去秋”为“体面、礼貌、规矩”义,《救风尘》剧中“去秋”为“着落”义。并说:
按“秋”字本应作“就”, “去就”一词为宋元俗语……“就”之所以作“秋”,除了曲家用字比较随便(剧本系供舞台演出之用,一个字只要字音不错,观众便不至误解)之外,可能还出于音律上的要求。因南吕一枝花套菩萨梁州曲(“陈”剧)及商调集贤宾套金菊香曲(“救”剧)一般需押平声韵,故不得不改去声字为平声字。
俗文学中有一种“切脚语”,即两个字拼出一个字。这是要结合音韵来理解的。如:
【孛篮[二]】勃兰 孛罗篮 勃篮
孛篮,又为“盘”的切脚语。……《容斋三笔》卷十六:“世人语有以切脚而称者,如以蓬为勃笼,盘为勃兰……”
【波浪】博浪
“波浪”一词,元曲习用,含义却较特别。……“波浪”本为“庞”的切脚语,为当时市语之一种。“庞”即脸庞、脸面之义。……脉望馆钞本《曲江池》四折:“文质彬彬挣波浪,怎教人不念想?”
《例释》还指出诗词曲中很多“一词异形”的现象。如:
【周遮】周遭
象声词,略同现代汉语中的“叽喳”。白居易《老戒》诗:“矍铄夸身健,周遮说话长。”……按“周遮”“周遭”实即“啁哳”“啁喳”,象声词本随音取字,不拘一体。
【十成】实成 实曾 实诚
杨万里《舟过安仁》诗:“不须覆手仍翻手,可杀青云没十成。”又《初夏即事》诗:“嘲红侮绿成何事,自古诗人没十成。”……“十成”为“实诚”的同音省笔通假字。以同音的少笔画字代多笔画字,俗文学作品中不乏其例。……又元曲中的“实成”“实曾”也是“实诚”一词的异写……
《例释》指出的这种随音取字甚至笔画简省的现象,也是值得注意的。如果不了解,那么,一个很普通的词“实诚”写作“十成”,照字面上来读,就无法理解。
5.参证方言
有一些诗词曲里的俗语词可能在文献中出现得不多,在今天的书面语里也不多见,但实际上还存在于今天的方言里。参证方言,是词语考释的一个重要方面。《例释》中多次采用这一方法。如:
【破】
犹言拼,豁出去。《元曲选·对玉梳》剧一:“(净云)他两个去了。奶奶,破着我二十载绵花,务要和他睡一夜,方遂我平生之愿。”……按“破”的这种用法在今西南官话中还保留着,读为上声。《成都话方言词典》168页:“颇、破、泼pǒ53:拼,豁出去。~倒命不要/ ~倒脸不要。”又今徐州话亦有同样用法,见李申《近代汉语释词丛稿》21页该条。
【等】
相当于“让”,介词,和表“等待”义的动词已有所不同。《窦娥冤》剧三:“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按“等”的此种用法,今西南方言尚如此。
【颠倒】
反倒,反而,语气副词,表转折语气。《秋胡戏妻》剧一:“指望他玉堂金马做朝臣,原来这秀才每当正军,我想着儒人颠倒不如人。”……按今四川方言中,“颠倒”尚保留着此种用法。
【栽】
有“秧”“苗”义,用作名词。杜甫《诣徐卿觅果栽》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栽”之“秧”“苗”义在今歙县方言中尚得以保存下来,说详鲍不迟《歙县方言古语词略证》(《中国语文通讯》1981年第4期)。
6.探求理据
对词语的解释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某个词语为什么有这个意义,某个意义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表达,往往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就是所谓“理据”。说明了理据,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也有助于研究词语的历史演变。《例释》做得很好。如:
【九百】九佰 九陌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该条云:“九百,痴呆之义。《后山诗话》: ‘世以痴为九百,谓其精神不足也。’此为宋元时一种方言。”修订本《辞源》及《汉语大词典》用其说,但均未及该词语源。
《例释》指出其语源为:本指钱陌不足。并引《南史·梁简文帝后论》“初,武帝末年,都下用钱,每百皆除其九,谓为九佰”为证。同时还参考了《梦溪笔谈》《萍州可谈》等资料,指出是由钱陌不足引申为人的精神不足乃至痴呆。
【海郎】海老
海郎,指酒。……或作“海老”, “郎”与“老”声母同,韵母的主要元音相近,可以通转。……按此系出自市语。《绮谈市语·饮食门》: “酒,欢伯、酝物、海老。”……又“海郎” “海老”之所以指酒,当出借代,系以工具代事物本身。“海”本指酒器之大者,温庭筠《乾子》: “裴均镇襄州,设宴,有银海,受一升。”
【旬】
“旬”作时间名词,一般指十天或十年,但诗词中还有一种特殊用法:有时仅指一天。唐白居易《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诗:“公门日两衙,公假月三旬。衙用决簿领,旬以会亲宾。公多及私少,劳逸常不均。”……“旬”之可以指一日,当由“旬假”的制度而来。在“旬假”“旬暇”“旬休”“旬沐”等双音组合中,作为语素,“旬”仍指十日。但久而久之,它可用作休假那一天的特定名称,就像今人用“星期”指称“星期天”一样,因而获得了“指一日”的新义。
【撒沁】撒
嘴尖口快,随意胡诌。(例略)朱居易《元剧俗语方言例释》则解作“撒娇、撒赖”。徐嘉瑞《金元戏曲方言考》释为“装腔作势”。施之文义,均疑未确。……“沁”在《广韵》《玉篇》均训为水名,“”字则二书未见。……《广韵》去声二十五沁韵:“吣,犬吐也。”《玉篇》卷五口部“吣”字条说解略同。故“撒沁”之“沁”,本应作“吣”,由“犬吐”而引申为嘴尖口快、恶语伤人及随口胡诌之义。
【吊臁】掉臁
王季思注《西厢记》后附《苏小卿月夜贩茶船》残折:“请学士先生吊臁,快疾忙归去陶潜!”……《行院声嗽·人事》: “行——掉臁。”字以作“掉”为是。掉者,甩动也。臁本指小腿。《救风尘》剧三:“灯草打折臁儿骨。”……今川西一带方言尚谓胫骨为“臁儿杆”。故“掉臁”即动腿,为离去、走开之意。
7.追溯源头
《例释》研究的主要是唐宋以后诗词曲中的词语,但这些词语有的产生得很早。《例释》很注意追溯其源头。如:
【惨】渗 碜
有愁怕义,有羞惭义,有恼怒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诗经·陈凤·月出》: “劳心惨兮。”“惨”读为“懆”。《说文》: “懆”字下云:“愁不安也。”可见此义由来已久。
【属】
劝,请,其习见者为劝酒。……此外,“属”所劝的内容还可以是舞蹈,而且用得更早。《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
【转[一]】
表示程度加深的副词,相当于文言的“愈”“益”,白话的“更”“越”。……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小来习性懒,晚节慵转剧。”……按“转”字的上述用法在较早的佛教典籍中都可看到。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三:“倍复疼痛,垂欲命终,良久乃苏,转更呵责。”晋法显《佛国记》: “牛忠延有石室博山,西南向佛留影。……金色相好,光明炳著,转近转微,仿佛如有。”
【办】办得
……表示可能,义与“能”同。……唐独孤及《得李滁州书……以诗代答》:“知同百口累,何日办抽簪?”……按“办”的此种用法六朝已然。《宋书·孝义传·何子平》: “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平子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餐白粲?'”方一新、王云路《中古词语例释》12页“办”字条第四义:“能,胜任。”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12页“办”字条亦云:“为能愿动词,犹能够。”
【他时】他年 他日
指过去,犹言昔时,与通常指将来者异,时间名词。“他日”“他年”用法略同。……张九龄《送赵都护赴安西》诗:“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宽。”……按“他日”作“昔日”解,《左传》即已有此用法。《襄公三十一年》: “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
8.阐述演变
很多词语有多个意义,这些意义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例释》在考订这些词语时,常常阐述其演变关系,并进一步指出词语演变的规律。如:
元曲中“波浪”有多种意义。《例释》在对各种意义做出解释后,指出其引申系列为:脸(中性)→容貌俊美(褒义)→风流、殷勤、知趣。
又如:
【承[一]】承闻
有“闻、听”义。……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序:“贫道雅闻东诸侯之工为诗者,莫若武陵。今承其话言,如得法印……”按“承”的本义与常用义是“承受、接受”。……“闻、听”义应是由此引申。因为接受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物品,也可以是抽象的言语信息,如教令、书信、讣告之类。在后一种情况下,“承”有时作“受”或作“闻”解两可,有时则以解作“闻、听”为宜。
【闹】
簇聚、攒聚,动词。李商隐《洞庭鱼》诗:“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凡事物攒聚则密度大,故“闹”又引申为“浓郁”“浓密”等义,用作形容词。……杨万里《病中春雨闻东园花盛》诗:“花底报来开已闹,雨中过了更曾知?”句中“闹”字与题中“盛”字互见,“盛”亦浓郁之意。……沈括《开元乐》词:“一片红云闹处,外人遥认官家。”……宜为“浓密”义。
《例释》中很多条目是由表处所演变为表时间。如:
【处[一]】
表示时间,作用与时间名词略同,有“……时”“……际”的意思,并不是指处所。……柳永《雨霖铃》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一作“方留恋处”, “处”表时间之义益明。《岳忠武王集》岳飞《满江红》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此言凭栏之时,正逢雨后,所凭者即栏干,并非另有处所。……有人用词汇衍变过程中的“时空引申律”来加以解释,或许可备一说。
这样的条目很多,如:
【外】
……“外”还可与“后”同义,表示时间。杨万里《痛中感秋》诗:“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寿外”指寿诞之后。韩淲《水调歌头》词(次韵倅吏寿守): “一曲清歌外,四座笑谈清。”
【就中】
有“其中”义,有“其间”义,有“其时”义,可以分别表示范围、处所、时间。……王建《春去曲》诗:“春已去,花亦不知春去处。缘冈绕涧却归来,百回看着无花树。就中一夜东风恶,收拾红紫无遗落。”此指时间,为“其时”义。
《例释》还指出,有一些词语的意义是由于“通感”而产生的。如:
【看[一]】
闻,听。《汇释》卷五“见”字条第二义云:“见,犹闻也。”“看”也有此种用法。杜甫《西阁口号呈元二十一》诗:“社稷堪流涕,安危在运筹。看君话王室,感动几销忧。”此犹言听君话王室。刘长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 “枫林月出猿声苦,桂渚天寒桂花吐。此中无处不堪愁,江客相看泪如雨。”“相看”亦犹相闻。
【闻】
诗词中“见”可与“闻(听)”相通,“见说”犹言“听说”, 《诗词曲词语汇释》卷五“见”字条已发之。……这里要说的是事情的另一面,即“闻”也可表“见”义。杜甫《晓望》诗:“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按“闻”“见”互通应源于修辞学所谓“通感”。
《诗词曲语辞例释》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写作的。“文革”期间,作者在遵义教育学院任教,那里的资料非常匮乏。作者在当地尽力寻找,作者的同窗好友苏培成也经常从北京寄去一些资料,作者终于克服了资料不足的困难,完成了这部书稿,在1980年出版了第一版。以后,作者又不断深入研究,对此书几次增订,在2005年的第二次增订版中,对一些条目原先的解释加以订正,对原先收入“存疑录”的条目做了解释。如:
【孛篮[二]】勃兰 孛罗篮 勃篮
又为“盘”的切脚语……本书1986年增订本第17页该条谓以上各例中“孛篮”均为竹篮或蒲篮,说解未确。
【处[一]】
(处作时解)本书1986年增订本以为“大约与诗剧曲的格律要求有关”,这是不正确的。有人用词汇衍变过程中的“时空引申律”来加以解释,或许可备一说。
【高】交
《诗词曲语辞例释》1986年修订本《存疑录》“高”字条举有以下二例:《冯玉兰》剧三:“他犯了杀人条,现放着大质照:刀头儿血染高。”《六十种曲·锦笺记》剧十二:“几十处伽蓝座座参到五百尊罗汉个个数高。”并云:“似均为周遍义。‘染高’即染遍,‘数高’即数遍。”今按,此说不误,但未明其源,二例中的“高”字应是“交”字的假借,说详萧世民《“高”为什么有周遍义?》(《中国语文天地》1988年第5期)。
【官不容针】
本书1986年增订本后附“存疑录”列此目……今按,这一成语的全称应是“官不容针,私可容车”,又作“官不容针,私通车马”,为唐宋俗语,本意谓官法严紧而私下则尽可宽假通融。
这样的修订,表现出作者精益求精的精神和严谨求真的学风。
《例释》也有不足之处,有些释义尚可商榷。有些条目,如【来[一]】(等于说“……时”“……后”或“……以来”“……以后”)、【来[三]】(有“了”“着”“得”等义)应该看作“来”的语法化过程的不同阶段。这些方面都是可以继续研究的。
我和王锳兄是北大中文系57级的同班同学,而且住在同一个宿舍的上下铺。王锳兄是调干生,是先参加了工作再上大学的,比我年长,在读书时对我这个小兄弟有很多照顾和帮助。后来,我们研究的领域很相近,也经常相互切磋,他的功力比我深,对我的帮助很大。他在《例释》中,多次提到我的一些浅见。今天重读此书,真是感慨万千!
王锳先生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学术研究当中,博览群书,笔耕不辍。他体质很好,直到八十高龄以后,还在孜孜不倦地伏案撰述。他的《〈《汉语大词典》商补〉续编》是在2015年完稿的,完稿以后,我们在8月份还通过几次电话。本以为他还能写更多的论著,想不到在2015年9月突然病逝。真是天不假年!但他对学术的贡献是永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