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农业:皖南河镇的政府干预与农业转型(2007~201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河镇概况

河镇隶属皖南的阳春县。阳春县地处长江南岸、中部北端,南倚中部山系,北望江淮平原,处于沿江平原与丘陵山区的交错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河溪纵横、物产和资源丰富。阳春县历史悠久。据该县县志记载,西汉建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东吴名将周瑜、黄盖曾在此训练东吴水师。东晋南迁移民大批定居于此。晚清曾遭太平天国军洗劫,居民锐减,现有居民多是太平天国后由外地迁入的移民的后人阳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阳春县志》,未出版,2009,序言。。阳春县现有面积6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0万人,下辖6个镇1个社区。县虽小,却是所在省的工业强县,经济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凭借着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较好的工业基础等有利条件,阳春县形成了水泥建材、轻纺服装、冶金机械、医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并在积极培育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19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约2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

河镇位于阳春县东南部,距离县城约21公里。北面与长江只有一镇相隔,长江支流漳河从镇东向北流向长江。该镇地势西高东低,属半山半圩区,从北向南流过镇中央的山河及其河堤将山区和圩区划分开来,参见图2-1。人工开掘的山河既可化解来势凶猛的山洪又可滋润大旱之年的良田,人们为感念山河的馈赠,将镇名定为河镇。河镇西部有上十座百米以上的山峰(最高峰327米),这成为它与邻镇的天然屏障,山峰和山河之间是众多绵延起伏的小山丘,在小山丘之间的山冲里有大量农田和稀疏的村庄。山河以东是一望无际的圩区。圩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是当地百姓为了抵御洪水沿河修筑堤坝而圈成的农业生产区。圩区直至长江支流漳河为止,漳河对岸便是临县。河镇的村庄点缀在广袤的山冲和圩区之中。在河镇的13个行政村中,黄村、华村、茶村和周村4个村属于纯山区村庄,枫村、李村和梅村3个村是纯圩区村庄,赵村、河村、王村、林村、蔡村和郭村6个属于半山半圩村庄,不过这6个村的主要农田都分布在圩区,只有个别小组位于山区。在这13个行政村中,笔者着重调查的是王村、林村、梅村、河村和赵村。

图2-1 河镇地形图在谷歌地图基础上加工而成。

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时,原林乡、河镇合并为新的河镇,调整后全镇辖13个村委会、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约3.1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近3万人,总户数9500户,其中农村户约9000户。全镇总面积9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3086公顷、水面1112公顷,耕地2240公顷此处为官方统计的计税面积,据估计实际面积在5.8万亩左右。下文再详述此问题。(以水田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左右。相比于阳春县工业相对发达的其他乡镇,河镇却是另一番景象。河镇是阳春县唯一一个纯农业型乡镇。2003年全县制定发展规划时就将河镇定位为农业生态乡镇,不仅限制其新的工业发展,而且原有不少工业也迁到县里的工业园区。如今,在河镇范围内只有少数几家粮食加工企业和服装加工厂,因此河镇经济是全县最为落后的一个,也是全县唯一一个需要县财政补贴的乡镇,最近几年其每年有1200万元左右的补贴,而其他乡镇则是需要向县财政交钱的。基于此,河镇政府发展的目标是“生态立镇、特色兴镇、项目强镇、民生稳镇”,而其中农业始终是中心。即通过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推动农业发展,打造生态乡镇、发展特色产业,解决民生问题。河镇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生态镇”“省级优秀旅游乡镇”“省级卫生乡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称号。

河镇历代以农为主,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典型的“鱼米之乡”。该镇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水量124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06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约231天。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但是,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季节降雨不均,易涝易旱。尤其是梅雨季节,经常大雨磅沱,长江的洪峰与漳河的涨水经常对圩区构成威胁,而山区的来水也容易引发山洪。不过,不断完善的堤坝和人们的齐心协力在大部分年份都可使河镇人化险为夷。总体来讲,河镇境内水文条件良好。东部圩区毗邻漳河,湖塘沟坝更是星罗棋布、水网交织;中部山圩交接地带有山河流过;而在西部山区则有4座水库和大量大小不等的塘口。而且河、湖、水库、塘、沟、坝几者之间通过渠道相互连接,这使得境内之水可出可进,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水文系统,一般都可保证农田灌溉和人畜饮用水。

河镇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其中尤以水稻为主,麦类及薯、豆、玉米等旱杂粮较少,而且是典型的双季稻种植区。从全国范围来看,尽管大部分农户已经选择种单季稻,但是河镇的农民依然热衷于双季稻。据《河镇镇志》记载,当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及其以前都只种一季水稻而且产量很低,1956年开始试行种植双季稻并于1960年代普遍实行。后来为了改善土壤结构,当地在双晚稻收割后又加种一季绿肥(红花草或称紫云英)或油菜,变成“肥稻稻”或“油稻稻”一年三季模式《河镇镇志》编写组:《河镇镇志》,未出版,2005,第92—94页。。到1990年代,随着化肥的广泛使用和劳动力的外出,绿肥和油菜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以绿肥来看,全县1987年的种植面积为68914亩,1996年降为44272亩,到2005年就只有14548亩了阳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阳春县志》,未出版,2009,第322页。。据河镇农技站站长孙宏哲介绍,河镇最多时有1/3的田种植了红花草籽,但现在几乎绝迹了。随着种植大户的崛起,双季稻的模式也慢慢被稻麦连作取代。由于河镇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当地政府要求流转土地的大户必须种植粮食作物,因此河镇没有出现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大户经营非农化、非粮化的问题杨瑞珍、陈印军、易小燕、方琳娜:《耕地流转中过度“非粮化”倾向产生的原因与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年第3期。

和全国大部分农村一样,河镇农业的经营方式在分田到户以来都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大多数村民在10多年前也主要是以种田为主。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开始走出村庄去赚钱。由于本地没有多少企业,他们主要是到离此不远的上海和江苏务工,在本省范围内务工的不到1/3。在本县就业的很少,在本省就业的也多选择省城或市里。这主要是因为县里和其他乡镇工厂的工资相对于外地较低,这对于工厂附近乡镇的农民较有吸引力,对河镇农民却没有吸引力。河镇的年轻人主要就近选择工厂,中年人多从事建筑业。当地的建筑业规模非常大,据说,目前全镇有4000—5000人从事该行业,而且主要是做建筑大工,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工资要比其他工作高出许多一般工厂工人的工资每月二三千元,年薪三四万,而普通的建筑大工年收入一般有五六万,夫妻两人可收入10多万。,所以也吸引了不少20—30岁的年轻人。而在这些人之中已产生10—20个大老板和200—300个包工头。除了建筑业,还有400—500人从事“跑江湖”行业,即开着小货车到全国各地集市卖百货的行业。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户之间自发的土地流转也逐渐增多,这一方面使种田的主要劳动力变成了中老年人,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壮劳力经营的土地开始增加。

相对而言,2007年政府开始推动的土地流转和农业转型使当地发生了更大变化,大量土地流转给了少数新型经营主体,他们的经营规模更大了,这也使得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这就是下面要展开论述的河镇农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