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天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52/20859252/b_20859252.jpg)
第41章 老年宗师,未来宗师一拍即合!
方才的三个创意,随便一件拿出来,都足够惊艳,一般人还真舍不得公之于众。
而秦淮却拿出来了,这便是宗师风范。
可能以秦淮坦荡荡的胸怀,压根就没在意这点小事。
阎老先生越看秦淮越觉得顺眼喜欢。
宗师是核雕圈领头羊,一位宗师的胸怀是否宽广,很大程度影响了圈层的繁荣程度。
如果一位宗师的胸怀都非常狭隘,那么下面的一群核雕师们,也会拉帮结派,勾心斗角。
力不从一处使,那繁荣发展,便无从说起。
……
“你们先忙,我和小友一旁走走。”
阎老先生挥退周围跟随的后辈,而秦淮在阎老先生左侧搀扶,商雅在右侧搀扶,走走停停。
众人都开始明白,秦淮果然是阎老先生的关门弟子。
……
“今年的核雕展览,比历年规模都大。”
阎老先生欣慰和蔼的笑了,一边说话,一边半弯腰,像看亲生儿子一样,细细浏览着一枚枚展出的核雕。
阎老先生脸上的皱纹很多,还有老年斑,不过并不影响颜值,反而显得德高望重,非常儒雅。
他非常认真的品鉴核雕作品,无论是谁,都一视同仁,遇到年轻的核雕师,先指点两句,再打气鼓励。
遇到名师,则会稍加指点。
“近十年来,金陵省核雕圈发展迅猛,这些展出的核雕作品,盎然有趣,哈哈……”
阎老先生望着来来往往、交头接耳的核雕师和藏家们,忍不住开怀大笑,这一笑,包含了太多情感。
也许在缅怀曾经差点撑不下去的艰苦岁月。
也许在为曾经一同立志要坚守核雕,最后不得不为了生计而选择放弃的同事感伤。
在那个年代,坚守就像一盏随时可能烛干泪尽的孤灯,凄凉的亮在影影憧憧的黑夜里,不知何时会破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曙光。
不过,终究还是挺了过来。
“对了,我那天应该请你把核舟拿来展览的,不过人年纪一大,忘性也大。”
阎老先生悄悄说道。
“已经卖了。”
“卖了?!”
阎老先生吃了一惊。
“对啊,就在隔壁私人拍卖会,还不知道能卖多少钱。”
阎老先生呆愣的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不是心血之作吗?他还以为秦淮不愿意将它轻易示人,没想到直接往私人拍卖会里一丢?
而且秦淮这轻飘飘的语气……真够随便的。
“咦,这里还有一个东瀛的展位?”
秦淮突然看到那边有两位穿和服的东瀛少女站着。
展台上有东瀛文字,上面摆着几件核雕作品,并附带汉语译文。
“嗯,这几位好像每三四年来一次,是觊觎我们的核雕技艺,前来‘交流’的,等偷师结束,就倒打一耙……放肆鼓吹,说我们的核雕技艺没传承好,被东瀛发扬光大了云云。”
阎老先生当茶余笑谈一样说着。
“偷师核雕?随意啊,这是文化软实力输出。”
说句实话,并不是秦淮看不起东瀛偷师。
就拿学汉字举例吧,学了一个片假名,得意洋洋的回去了,汉字的真正精髓完全没学到。
连重中之重的文字都只学了个片面,其它偷学的茶道、花道、香道能学到精髓?
稍微想想也能明白是什么德性。
全靠鼓吹罢了。
中华家吃亏就吃亏在,花了几十年建设经济,普通民众要改善物质条件,谁来关注这些?
所以很多优秀的传统并未普及,但不普及,绝不意味着传承就断了。
中华家万里的疆域里,藏着多少星星之火?
如漆器巨匠甘亦可(为表达尊敬,用真名),十年磨一剑,硬是将只在宋代的文献中有些许记载,制法早已经失传的犀皮器完美还原。
这一制作技法,没有样本可循,只能逐步摸索。而漆器,却恰恰是最难摸索的手艺——因为一尊漆器从制坯到成品,需要几十上百道繁复的工序,动辄耗时整整一年。
任何一次风干、刷漆的失误,都会令前功尽弃。
便是这样一个难以还原的犀皮漆技艺,在甘亦大师的手中重现,宋代漆器的雍容风采,再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甘师傅说:一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能做出最精美的漆器上,一千年后,我们还是能做出最精美的漆器。
你说我们没有发扬光大,甚至都没继承传统技艺?
开什么玩笑!
其实在平遥,也有一个完整的漆器制造工序,而且传承于一千二百年前的唐朝,期间一直继往开来,不断创新,从古至今,都是中华四大名漆之一。
只是……从未出过纪录片罢了。
……
“哈哈哈,我当年也是这么想的!”
阎老先生与秦淮的淡定一拍即合。
中华家本土产生的玩法,其实还是中华家的人玩起来最得心应手。
或许囿于战乱和必须建设经济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先放下。
但要是我们开始注意起来了,那不好意思,你爸爸还是你爸爸。
“不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不但要传承下来,还要让它们普及化。这份重担就交给你了。发展核雕的同时,尽量帮衬一下其它技艺守护者。”
阎老先生拍拍秦淮的手背,也不能太乐观,传承传统技艺,重现祖先的辉煌,依旧任重而道远。
“阎老先生太高捧我了……我还要努力修行才是!”
阎老先生拍拍秦淮的肩膀。
指着一些作品,和其它核雕师攀谈,偶尔回头询问秦淮一句。
秦淮在一旁矗立,观看,也觉得有些作品颇为不错,比如其中一个叫李百尺的,走的是写实风格,喜欢将核料厚厚的肉大凿大雕,为了写实,可以进行翻天覆地的改造,这与主流相悖,但在他的刀下,却也有种别样的风致。
秦淮走过去攀谈。
两人聊了一会儿,谈起艺术品位时,虽有分歧,但竟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忽然。
秦淮感到口袋里的手机在震动。
拿起手机点开屏幕,他的眼神忽然一变,显得颇为吃惊。
【尊敬的秦先生,您的核舟藏品已经在吟笙私人拍卖会上拍出,拍卖成交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