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社会文化
要研究城市社会文化,首先必须辨析清楚几个基本概念:何谓城市?何谓文化?何谓城市文化?其次要明确几个问题:城市与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管理与建设城市文化?以下我们将对这些问题一一展开具体分析。
一 城市
(一)城市的定义
城市并非一开始就是人类的居住形式之一,而是伴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社会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作为一般的理解,我们自然可以简单地说,所谓城市就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逐步形成的内容复杂、形式多样的汇聚体。但作为一种学术研究,我们应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准确细致的辨析。城市作为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它不能仅仅看作各类不同人群的简单汇聚集中,也不应该看作各种社会生活设施的简单组合堆砌,更不能仅仅视其为社会各类管理机构和服务部门的简单设置运行。城市既是自然发展的结果,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因此从理论层面来说,正是由于城市本身的构成原理和它的外在表现极其复杂,很难用简洁的语言给城市下一个清晰、完善和准确的定义。正如刘传江先生所言:“在现有研究城市问题的文献中,人们难以找到一个即使是能为多数人所认可的较完整的定义。这种局面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城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城市这一概念本身具有广泛性,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和城市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专业视野的研究很难达成共识。”尽管如此,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还是要试图结合前人的相关理论和论述,给城市确定一个相对科学的定义。
一般来说,所谓下定义,就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有的着重说明作用,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据此,给一个事物下定义大概有三种方式或角度:描述特性、说明功能和揭示本质。
城市不仅仅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上的一个单位,它还是一个文化学上的单位,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是一种文化形态。美国学者帕克认为:“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换言之,城市绝非简单的物质现象,绝非简单的人工构筑物。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与物质、经济或政治属性相比,城市的文化属性应该成为研究者更为关注的因素。
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演进历史,随着历史经验的积累和文明水平的提高,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劳动产品便出现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随着新的职业的不断出现,原来单一的社会阶层逐渐分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手工业劳动开始从纯粹的农业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门类,聚集在一起工作,城市于此时逐步形成。关于城市何以产生,中外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城市形成的初始原因主要是为了财产的捍卫和人身安全的保障:“城市兴起的具体地点虽然不同,但是它的作用则是相同的,即都是为了防御和保护的目的而兴建起来的。”而城市之所以能够称作城市,按照英国学者戈登·柴尔德的说法,它的产生至少应该符合以下十大标准。
第一,最初城市较之过去任何聚落都广大、人口较稠密;
第二,人口构成和功能发生变化,专门化工匠、运输工人、商人、官吏和僧侣产生;
第三,直接生产者必须向神或神权下的国王纳税,使剩余财富集中;
第四,标志性公共建筑出现,而且是社会剩余财富的象征;
第五,僧侣、官吏和军事首长形成统治阶层,劳心阶层和劳力阶层分化;
第六,财富经营迫使文字发明;
第七,文字的发明进一步推动科学——算学、几何学、天文学——的产生;
第八,有专家被供养着专门从事美术等新的活动;
第九,剩余财富用于外来商品输入,促成了原料贸易的发展;
第十,由于原料能够输入,同时受到以居住地位(而非亲族地位)为基础的国家的保护,专门化工匠成为城市政治构成的下层成员。
这十大标准简单归纳成一句话,就是指古代社会演进过程中从事生产活动人口的分化。戈登·柴尔德特别强调生产技术的进步、贸易活动的发达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它是造成人类社会内部生产与非生产活动人口的分化、促进城市变革的基本动力。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戈登·柴尔德的这些城市产生的诸项标准是根据西方的历史文明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特殊性。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是在西方文明和历史发展经验基础上的总结,中国城市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完全依照西方社会科学家归纳出来的城市定义来理解中国城市,显然是有缺陷的。“中国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城市的性质及其发展道路,与欧洲封建时代的城市完全不同,因而中国古代城市在整个封建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亦完全不同。”和西方城市乃经济起飞的产物不同,中国最早的城市主要是作为政治权力的工具与象征。
(二)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城市的发展进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城市的自然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的聚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形成几大核心区域:一是因军事需要形成的军事要塞;二是因政治统治需要而形成的政权及神权核心聚集人群;三是根据剩余产品交易的需要形成的贸易核心聚集。总体上看,这一阶段属于自然状态的简单型聚集阶段,而非理性化、科学规范化的产物。这是世界城市发展历史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直到欧洲掀起工业革命后才真正宣告结束。
第二阶段是城市迅速发展的城市化时期。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大规模经济贸易的展开,欧洲城市便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大规模状态的集约聚集阶段。相对于前一个时期,此一阶段的城市发展速度和水平明显提高,整个社会生产生活节奏迅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市民生活方式、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生活全面转型变化,传统乡村生活所形成的一整套道德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模式以及人际关系被彻底打破,全新的城市市民文化形态得以逐步确立。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这一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但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进程还远没有结束,他们还在“旅途”。
第三阶段是在城市化进程完成后出现的“逆城市化”的弥散阶段,即城市的郊区化趋势。“物极必反”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城市发展也不例外。世界城市化发展进入鼎盛之后,必然会接踵而至地出现诸如人口密度过大、交通拥挤严重、环境恶劣、空气污染等应接不暇的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阻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部分有条件的优势群体会选择工作在城市中心、而生活在郊区的生存方式,即“逆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单向聚集的城市形态由此发生巨变,向城市四周弥散也成为市民生活的一种选择。
中国城市发展形态与世界情况基本一致,虽然其发展历程从时间上有所错位。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世界六大城市发源地之一,而且城市文明自其产生之日起便没有间断过,其丰富的内涵对中外城市文化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城市经历了从城到市、再发展到城市的曲折过程,其城市形态丰富多彩,城市生活多种多样,成就了古代中国的城市辉煌。根据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特征,有学者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封建社会时期、近现代时期。
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据考古学资料证明,距今六千年至四千年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城市的萌芽——有城墙包围的居民点,考古学界称之为“古城”。当代考古学界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发现了五十多座距今四千多年的古城遗址。其中: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座古城;而在已经发现的古城中最有意义的当属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它可能是唐尧部落的活动中心,已经具备初期都城的性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被考古学界公认为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商代最著名的城市,当属位于今河南安阳的殷墟。周朝统治者把筑城作为立国的基本方略,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建立了许多城市,并逐渐向四周发展。早期的城市功能以政治、军事为主。
封建社会城市的发展。战国时代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加强,因而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城市。秦汉时期建立了首都、郡、县三级城市体系。由于经济重心在北方,所以城市的分布以北方为主,如长安、洛阳等。但从东汉末至六朝的长期动荡,北方城市遭受严重破坏,而南方城市则得到更多发展,如金陵、扬州等。唐代经济发展繁荣,建立了首都、道治、郡府、县城四级城市体系,道驻地通常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宋代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是一座高峰,从封闭性城市向开放型城市转变,不仅首次出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如柳永《望海潮》中所描写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就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杭州的真实写照),而且出现了新型的城市聚落——镇与市,从而使中国城市等级体系更加丰富。元、明、清三代的统一局势,造就了我国城市发展史上最为辉煌宏伟的都城——北京,但此一阶段的城市发展总体上未在宋代的基础上有大的突破,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后退。
近现代社会时期的城市发展。从中国城市发展进程看,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期,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加上国内军阀割据混战的困扰,导致旧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长时间处于不均衡状态,上海、广州、武汉等沿海、沿江开埠城市发展较快,而内陆城市则基本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城市化发展走过相当曲折的道路,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最近20年是城镇化高歌猛进的时代。
中国城市发展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但城市本身依然具有革命性的功能与价值。按照张鸿雁先生的解释,所谓“城市革命”及城市发展到某一阶段发生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管理制度和城市功能等方面“质”的改变和变迁,是一种社会进化的表现方式。他认为,看似稳定的中国城市形态,实际上潜在地发生过五次“城市革命”,而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沿的社会里,正孕育着“第六次城市革命”。
中国的第一次“城市革命”是以城市发生为代表的,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至夏代,此次城市的发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分工和国家形态。在城市结构体系内,充分表现出东方式的社会结构关系并充分体现了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社会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以及与商业的分离。同时第一次创造了东方式的、全新的城乡差别关系和城乡空间体系,创造了通过围墙分离出的城乡两种生活空间——“都”与“鄙”、“国”与“野”、“城”与“乡”;中国式的城乡两种生活方式——“城市人(国人)”与“农村人(野人)”。“而这一历程从夏代到商代,再到西周,及至明清时代,经历了两千多年。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以权力结构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城市空间,留下了高台式的、廊柱型的具有权力象征属性的空间符号与建筑体系,留下了中华民族的文字符号与国家理念,更留下了一种民族文化符号化的抽象——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文化认同。”人类的第一次“城市革命”被认为比任何“革命”都显得重要,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分离、城市与乡村的社会阶级分离、城市内部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从此以后人类便有了专门从事非体力劳动的群体,人类社会由此也进入社会加速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这一加速的动力本质就在于文化、知识、智慧的力量。
中国的第二次“城市革命”是以城市私人工商业的兴起为代表的,主要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第一次大规模城市建设时代,也被视为中国文化思想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华夏大地出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其主要标志是在政治中心、军事中心之外,还出现了新型的具有工商业特点的城市,城市中出现了独立的手工业和私人工商业者群体,出现了“四民分业”的职业格局,构成“士农工商”这一典型的职业阶层体系。“特别是城市私人工商业的发展,第一次为中国社会创造了城市市民的文化指向,并创造了某种传统意义上的商业经济关系和商业伦理。……在此基础上,城市所表现出来的区域空间功能,也为地域政治文化格局的出现创造了空间与前提,由此形成了差异化地域城市文化和‘百家争鸣’时代的兴起。”这一历史阶段出现了比较充分发展的地域性市场关系和地域文化,构建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形态基础——“封闭式棋盘型里坊制”的格局与样态。
中国第三次“城市革命”发生在宋代,以“破墙开店”为标志。宋代以前,中国城市的空间形态长期以“里坊制”为主,这种封闭式格局一方面体现出中国城市的权力集中性的本质特点和功能,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传统城市在地域文化上的适应性功能。“里坊制”发展到唐代达到极致,虽经战火或朝代更替,其整体格局仍基本稳定。随着宋朝经济的繁荣,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宋代城市化人口为25%—30%,是当时世界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 “中国古典意义上的‘城市市民社会’在这一时期有萌芽状态发生,其代表符号就是商业领域商品交换要素的流行。……更引人注目的是属于市民社会的戏剧、小说等在当时社会里面发生与成长,并为中国的城市市民社会文化奠定了基础。”这种全新的商业经济结构和城市市场结构空间,打破了汉唐以来的“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空间结构,进入一个与西方中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相似的阶段和社会形态。遗憾的是,随着蒙古人入主中原,其“游牧文化”权力政治和“游牧经济体系”使宋代新出现的中国古典式的资本主义萌芽夭折。而由于明代皇权政治的强化,封闭式“里坊制”又重新回归城市生活。虽然明、清时期江南市镇也延续宋代“城市革命”的历史出现过局部的开放,使中国传统城市社会空间朝前迈进了一步,但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改变与同时代迅速发展的西方各国城市革命相比,则显得步履艰难,速度迟缓甚多。
中国第四次“城市革命”发生在近现代,以引入西方城市的近代城市管理为代表。“这一次城市的革命性变迁是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社会西方列强文化东渐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方工业文明经济与文化扩张的必然结果。”清末“洋务运动”学习引进西方的文化与技术,西方用坚船利炮强行霸占中国部分地区和城市,在占领城市或租界地中推行西方城市建设与管理制度,建立西方式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这种管理模式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城市管理制度和文化,使西方城市市民社会的文化要素、生活方式和城市公共生活开始进入中国人的城市生活,上海外滩堪称中国近代社会一个最为典型的国际化资本的城市空间体,是一个完整见证与实践中国“第四次城市革命”的“历史地段”。
中国第五次“城市革命”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以改革开放为标志。中国虽然经历了1949年巨大的朝代更替政治变革,但城市化水平十分低下,和一百年前的水平差不多,至1978年也仅仅达到17.8%,是当时世界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国家。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封闭了几千年的中国第一次主动地把自己的社会和城市生活融入世界经济文化潮流之中。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仅仅用三十多年时间,便将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从思想观念到社会实践都发生了质的改变。此次城市革命的意义深刻,影响巨大。“中国的城市化在多层面表现着当代社会问题与正负功能,其主体表现为多类型的城市变迁……一方面城市化在高速发展,城市在整体上进化与重构;另一方面,又因为某些制度性结构影响,很多城市正在丧失本土性特征,甚至优于急功近利和城市管理的政绩效应使一些城市正出现某些‘建设性破坏’,一些‘城市记忆’正在丧失,一些城市文化资源正在被浪费,更有甚者,城市整体发展带来对自然资源毁灭性冲击。”这些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去认真反省,清醒面对,重新建构中国城市化道路与模式,创新城市管理理念,重新认识城市文化价值,充分利用城市文化资本为中国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中国城市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到如今其基本格局已经大致确定。我们可以对城市进行多种分类:按人口的数量、密度和规模来分,有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城市等;按城市功能和经济发展的程度来分,有集市型、功能型、综合性、城市圈等。本书所研究的三峡流域城市主要属于中小型城市类型。
二 文化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性积累。由于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所处的环境不同,所经历的过程不同,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征、价值、功能和结构,体现着该民族的传统精神,并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一)文化的基本内涵
文化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意义最为复杂的词汇之一,古今中外对其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中国汉语中很早就出现过“文化”一词,从古汉语来看,“文化”是由“文”与“化”两个词语所组成,最早见于《周易》: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汉代刘向《说苑》中亦有“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内容,其“文化”与“武功”相对,其意义是“文治教化”。这与现代人们所谓的“文化”概念有根本区别。文化一词来源虽然已久,但文化的现代定义却直到19世纪才被学者赋予。在当今社会,“文化”一词曝光的频率颇高,但当人们脱口而出“文化”这一词语时,未必能够准确说出其真正含义。事实上要给文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尽管世界上无数的学者给文化下过多种不同的定义。据A.克鲁伯和C.克拉克洪《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统计,仅仅1871—1951年关于文化的定义就高达164种之多,而到今天,已有两百多种文化定义。梳理这些文化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六大类型:①列举、描述性定义。这一类型以博厄斯的观点为代表,他认为,文化包括一个社区中所有社会习惯、个人对其生活之社会习惯之反应及由此而决定的人类活动。②历史性定义。旨在强调文化的社会遗留性及其传统性,认为文化即社会的遗传。③规范性定义。这一定义类型强调文化是一种具有特色的生活方式,或是具有动力的规范观念及其影响。④心理性定义。根据这一类型的定义,文化是满足欲求、解决问题和调适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制度,是一个调适、学习和选择的过程。⑤结构性定义。这种类型的定义皆以每一文化系统的性质及可隔离的文化现象之间所具有的组织之相互关系为中心,它必须建立在概念模型上,并且用以解释行为,而文化本身却不属于行为。⑥遗传性定义。这种类型的定义侧重在遗传方面。它的中心命题是关心文化的来源、文化存在及继续生存的原因等。可见,在文化的定义上学界争论颇多,很难达成共识。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否定“定义”文化的作用、价值和意义。
第一个为“文化”下一个明确而全面的定义的人是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他在其《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指出:“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根据泰勒的解释,所谓文化,是指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它由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两大部分所组成。所谓物质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娱乐等实际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包括信仰结构、价值结构和规范(习俗、道德、法律)结构。从其所描述的内涵和外延看,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广义的文化概念。自泰勒之后,不断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做出了新的定义和阐述。例如:O.林纳勃格把文化界定为“由社会环境所决定的‘生活方式’之整体”。C.克鲁克洪和W. H.凯利对文化的定义则是:“一个文化乃历史上源起于为求生存所作的明显或含蓄之设计体系,此体系为此一群体之全部成员,或某部分之成员所共有。”综合前人的论述,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文化定义做出以下阐释。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关系的总和,它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和创造物,也包含语言、习俗、礼仪、信仰等精神方面的财富和人类关系。从狭义角度言,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主要包括哲学、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科学、风俗习惯等为代表的精神文化和以政治、法律、经济体制与机制为代表的制度文化。本书所讨论的“文化”属于广义文化的范畴,是一种与文化内容直接关联的文化范畴,既涉及物质形态的文化,也关联非物质形态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文化的基本特征
文化既是人类过去历史价值的体现,又与人的现实生活相伴而行,并决定着人类未来生活的走向。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特定现象,在其本质属性、内涵形态、发展取向上各有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被分别界定为人本性、多样性、传递性,从而构成了文化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属性。”刘吉发等专家认为:从本质上言,由于文化的产生、发展是以人的产生与发展为核心依据的,故其有典型的人本特征;文化本质在多元群体关系中表现出内容上的多元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文化是人类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凝聚着民族精神和历史特色的人文内核,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使民族文化的传承经久不衰、不断丰富和发展。
文化的特征是文化本质的体现。综合来看,文化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文化具有主体性。文化即“人化”,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的主体是由人主体性决定的。“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的人的自觉性、自主性、自为性和创造性。”文化的主体性表现为文化主体的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文化主体的生产性和消费性的统一。人的主体性与文化主体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人化”和“化人”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人可以创造文化,文化反过来能够塑造人。
第二,文化具有实践性。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而创造文化的活动,文化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所创造、创新的一切成果,是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利用和改造的自然结果。文化的实践性表现有二:一是文化源于实践,文化是实践的产物,实践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二是文化指导实践,文化对实践有反作用。因此,实践与文化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
第三,文化具有创造性。文化是人这一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人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产物,是主体创造性的外在体现,创造性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没有创造性的文化必定是一种行将就木的腐朽文化,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关键就在于充分发挥文化主体的创造能力,创造并创新社会主义优秀文化。
第四,文化具有系统性。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是由诸多相互联系、作用和影响的文化要素所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性的文化系统。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成系统的文化体系,而文化的普遍性、传播性和交流性又决定了任何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完全封闭,而应该是开放的,因此,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应当树立开放意识,主动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精华,不断增强自身文化的软实力。
第五,文化具有历史性。对此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理解。一是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大部分时间内文化都处于渐变过程,呈现出相对稳定性和渐进性的状态;只有极少时段处于质变状态,表现出动态性和剧变性,文化就是量变与质变、稳定性与动态性、继承延续与发展创新的辩证统一。二是文化的发展受到文化自身规律的制约,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逐步进化的发展历程,虽然过程中有曲折,但总体上是向前进的,是进步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三是文化的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过程,没有继承的文化如同无源之水,而没有创新的文化则如死水一潭,只有把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文化健康持久地向前发展。
根据以上的具体分析,结合一些学者的观点,笔者认同这样的看法:“文化具有主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系统性、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其中,主体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实践性是文化的基础,创造性是文化的动力,系统性是文化的表现方式,历史性是文化的表现风格。”当然,关于文化的特征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吕世辰、蒋美华主编的《社会学概论》中将文化特征分为文化的实践构建性、文化的后天性、文化的民族地域性、文化的象征表现性、文化的阶级政治性、文化的共享性以及文化的动态变迁性等七个方面,这从另一视角给我们提供了观察和研究文化的方法,可以作为人们理解文化特征的有益补充。
(三)文化的功能
所谓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汉书·宣帝纪》: “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此处功能即效能,功效之意。西方学术界将生物科学中的“功能”(func-tion)一词引入社会科学之后,关于“功能”的概念便五花八门,综合起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性的功能概念,即从社会的角度定义,认为文化功能就是满足人类生理上的基本需要以及派生的各种社会需要;另一类是结构性的功能概念,或认为文化主要是满足社会体系稳定运行与延续的需要,或认为文化功能就是文化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制约。
文化功能不是单一的,而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学界从社会、结构、性质等不同角度可以把文化的功能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吕世辰、蒋美华等从社会的角度对文化功能予以分析,认为文化应该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文化的记忆和认知功能;文化的传播功能;文化使社会有了行为规范;文化是民族、阶层和社会分野的标志;文化的导向和整合功能。赵东海则围绕人的本质论述文化的功能,认为文化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的不断塑造。文化功能有两个层次:首先是作用在社会物理层面的功能(显层),主要是满足人精神上、物质上的需要;其次是作用在人文化心理层面的功能(隐层),起着启蒙人、发展人的作用。
相比之下,笔者对何星亮先生的观点更为认同。他在《文化功能及其变迁》一文中认为,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文化的功能类型进行分类。
1.从文化性质的角度可以把文化的功能分为生理性功能、社会性功能和心理性功能三大类
生理性需求是人类的本能需要,也是基本需要,为民族生理性需要而创造的文化主要是物质文化;社会性功能就是满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各种需求,分为教化的功能、规范的功能、整合的功能、凝聚的功能和适应的功能等;心理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物质之外的更高的精神需要,包括艺术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认知的需求、信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
2.从结构的角度可以把文化的功能分为正功能与负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等四种、两对文化功能类型
正功能就是积极的功能,某种事物对他一事物存在和成长具有正面的支持、帮助作用;负功能就是消极功能,某一事物不仅无助于他者存在与成长,反而起着妨碍和破坏的作用。一般而言,民族文化中的习俗文化、观念文化、宗教文化等都可能存在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包括现有的一些制度文化同样也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正功能和负功能的区分,有助于全面科学地认识制度、法规和习俗文化影响的多元性,以便决策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或法规时对风险有充分的预判。显功能是有意识要达到的结果,潜功能是无意识的结果。如参加葬礼,对死者的哀悼是显功能,对其家属的尊重是潜功能。区分显功能和潜功能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让人观察和分析问题更加深入全面。
当然,文化的功能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质或量的变化。或功能扩大,如土家族的“女儿会”就从单纯的男女相亲变成经济文化盛会,与文化旅游、经贸交流密切相连。或功能缩小,如传统的家庭教育功能、电视普及后的电影功能、网络化时代的报纸等传媒功能、电子邮件和微信出现以后的书信交流功能都大大降低。或功能转换,如马车从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转变为现代满足旅游者新鲜感的工具,宗教仪式从建立或加强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变成为吸引游客和引进外资的重要手段等。或功能消失,如牛耕传统,在机械化农业时代几乎完全丧失其功能,油灯等照明工具,在电器化时代也没有多大用处。
文化功能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一方面文化功能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定义,另一方面文化功能的类型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予以分类。
三 城市文化
城市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现象,它不仅仅是由一个个单纯的个体通过聚合的方式形成的集合体,也不仅仅是各种人工构筑的社会设施(如房屋、街道、雕塑等)拼凑堆积的聚合体或各类民事民政机构(如政府、法院等)的简单汇集,城市还是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人类社会各种礼俗和文化传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城市如果不同生活其间的居民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城市既是自然的产物,由自然空间构成其基本骨架,更是人类属性的产物,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构成城市的灵魂。所以说,城市是根植在它的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礼仪之中,城市的组织形式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道德的,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从人类历史的经验看,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由城市孕育产生的。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是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城市是人类进步的典型产物,它完整记录了人类成长的历史和人类文明的进程,是文明产物的集合体。“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第二代优秀人类,是擅长建造城市的动物。这就是世界史的实际标准,这个标准不同于人类史的标准;世界史就是人类的城市时代史。国家、政府、政治、宗教等等,无不是从人类生存的这一基本形式——城市——中发展起来并附着其上的。”城市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地域及不同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建筑形式,亦即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人类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生产生活的积淀所创造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在城市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它根植于生活其间的城市市民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通过有别于法律的形式规范着市民的思想和行为,决定着每个城市市民的行为方式与城市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乃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两者互相依存,共同促进人类的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
(一)城市文化的内涵
所谓城市文化“是指具有城市特征的文化模式,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结合而成的复杂整体,及其在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活动中的反映。”以大文化的视角看,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从广义上说,城市文化不仅是指某一特定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城市居民的知识水平、民众所受教育程度等狭义文化现象,而应该是包括特定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所形成的整体形象,换言之,城市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类成果的集合体。
城市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对城市文化的内涵,李扬帆的《探讨城市文化的结构及其作用》一文认为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市社会的变迁本身是一个文化的大题目。它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建设和人文景观。“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城市的规划、布局、生态环境、市政设施、建筑艺术等所构成的人文景观,是城市的光荣和骄傲,也是城市的困惑和失落。
第二,城市文化反映城市的制度组织和社会结构。城市的权力结构、自主程度、决策和管理、城市的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化、社会团体和组织程度等,反映出城市是充满活力、高效和有机的、以人为中心的,还是僵硬而低效、非理性的,两种不同的管理和制度。
第三,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品成果的反映。城市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品包括学校、学术机构、体育场、图书馆、公园等文化设施的建设;还表现为广播电视、文化团体的建设以及各类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价值和功能、风格和特色、品位和层次等。这是狭义的文化所反映的城市文化状态。
第四,城市文化体现城市的人口构成及其文化素质。城市人口在民族、年龄、职业、信仰、健康等方面的动因,也是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指标。
作为与乡村文化相对应而存在的城市文化,它既有与乡村文化一致的共性,也有自身独具的特性。从横向而言,城市文化主要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管理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商业文化、学术文化、家庭文化、机关文化、艺术文化、服饰文化、生活习俗文化等。从纵向来看,城市文化包含城市的房屋建筑、地理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文化雕塑、广场、街道等表层的物质文化;在城市法律规范、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典礼仪式、城市形象、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其他行为方式中所体现的行为文化;城市精神、价值观念、最高目标、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深层次的观念文化等三个层次。
(二)城市文化的结构
对于城市文化,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予以观察。从形而上的角度而言,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特殊的历史、特殊的形象、特殊的精神,是城市居民所秉持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从形而下的角度来说,城市文化则是指城市具体的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管理等。城市文化内容极其丰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城市文化分为若干个层次,如著名经济学家埃里克·兰巴德的“四层次论”:底层是人口、地理、经济、社会组织等四个不断相互作用的要素;第二层是政府程序、城市领导、城市文化三个要素,城市文化则作用于所有因素;第三层次是城市及其社会环境与外部关系(即城市建设、市民生活和风土人情等);第四个层次是城市建设过程和城市政府的管理权限。因此,城市是一个文化上井然有序并前后承接的有机整体,是多重因素互相影响所构成的“连续统一体”。一般而言,从现代文化构成角度考虑,学术界多把城市文化结构系统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物质层次的城市文化,包括建筑、广场、公园、名胜古迹等城市构建物,也包括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业产品如瓷器、酒、茶等。第二层是制度层次的城市文化,主要指有关城市的法律、法规、体制、政策。第三层是精神层次的城市文化,包括人的素质、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审美情趣等。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是广义的城市文化概念。而狭义的城市文化则仅指精神层面的文化,它是城市文化最核心和灵魂的部分,当然同时也是形成物质层文化的基础和原因。
1.城市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城市的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表层。它由城市的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构成,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通信设施、公共住宅、水源及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与市场上流通的各色商品,以及行道树、草地、花卉等人工自然环境所构成的城市物质文化的外壳。
2.城市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等内容。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它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作为有组织的社会规范系统,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身份关系的总和。社会的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等,都是制度文化的反映。城市的制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中层结构,是城市文化的制度化、规范化的表现形式。城市文化的变迁必然通过各种制度的变迁表现出来。城市的制度文化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但主要满足于城市居民的更深层次的需求,即由于人的交往需求而产生的合理地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需求。在城市的制度文化的诸设施中,最主要的有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3.城市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或深层结构。城市的精神文化与狭义的文化概念内涵相一致,是相对于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城市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一个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城市的精神文化中,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以及其他有形物质媒体得以记录、表现、保存、传递的文化;另一部分则以城市市民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就前者而言,又可以再细分为两种类型:城市公益性文化与城市经营性文化。城市公益性文化如学术性书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街头艺术雕塑、图书馆、博物馆等,其基本特征是创造性和公益性,以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最高价值取向。而城市的经营性文化则是城市文化产业,如娱乐业、休闲业、传媒业等所提供的娱乐性、益智性、消遣性、休闲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思想观念形式存在的城市精神文化,如城市居民的价值观、精神追求、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传统、风俗习惯等,则是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以及指导、影响、支配城市居民行为的规范、准则和城市居民价值观念与行为心理的总和。它往往通过一个城市的民俗民风以及居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表现出来,是人们判断城市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城市文化结构的各个层面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相联系的,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理解城市文化结构的各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无疑是我们理解整体性的城市文化的一个出发点。城市的物质文化是城市的“外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诸如房屋、街道、交通、公共建筑等物质文化要素。城市的制度文化是城市的“骨架”,它为城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证。而城市的精神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和指导、影响、支配行为的一整套规范、准则、价值观念等,既是城市社会的现实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同时,又反过来影响和改造现实,影响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进步速度。
(三)城市文化的特点
城市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建筑形式,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受社会、政治、经济乃至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在其影响中形成了自身的城市文化特点。综合中外学者的有关论述,城市文化主要表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1.聚集性
聚集性既是城市的本质性特征,也是城市文化的基本属性。城市的聚集性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表现出的是人口的聚集,城市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人口;其次是生产资料的聚集,如大量的资金、新的技术、足够居住的建筑以及频繁的信息交流;再次是人才和文化资源的聚集,人口的大量流入城市,必然导致精英人才的荟萃和优质文化资源的集中;最后是精神财富的聚集。与以上聚集相适应的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成为凝聚城市市民极其重要的精神动力,它是一个城市能够形成独特个性的主要原因,更是一个城市发展壮大的推动力量。在城市各种要素聚集的过程中,产生于不同时代、来自不同方向的各种物质财富、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不断地渗透融合,使城市文化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内涵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凝聚力越来越强大,最终导致文化在城市的聚集和繁荣,并逐步形成地域性和民族性鲜明的文化特色。
2.层次性
法国历史学家莫里斯·埃马尔曾经说过:“城市是一些纵横交错、布局密集的空间,是按照虽不成文但人人均需严格遵守的一套一定之规部署的,这些反映在城市生活各个层次上的规定,决定了文化的复杂性。”城市文化作为综合性的复杂统一体,具有多层次性。概言之,城市文化由三个层次所构成:一是物质文化层。如城市的主要建筑、公园、道路、广场、雕塑、市徽、标志物等,这些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长期积累和集中体现。二是行为文化层。它是城市居民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管理模式等,是人的行为在城市文化中的体现,如城市政府行为状况、市民素质、各种社交活动等。三是观念文化层。它包括城市的主体精神、城市市民的价值观念、城市运行的法律法规等。与物质文化层和行为文化层相比,观念文化层无疑是一种升华了的城市文化,代表城市文化形象的最高境界,最能体现城市文化形象的本质特征。
3.多元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本来就是多个人群聚集共存的场所,开放性的城市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以及不同习性的人聚集在一起,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传统、不同的技术在城市进行碰撞、交流、渗透、融合,新的种族、新的文化以及新的社会形态从彼此的融合交流中产生出来,形成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经过历史大浪淘沙般地冲击与洗礼,风格各异的文化形态在城市这座大熔炉里求同存异,多元共生。城市文化的多元化特点,使得市民之间、城市之间、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变得尤为重要。多元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城市生活的差异性,城市越来越开放使得个人同其同类相分离的可能性在不断地发展,并且不断强化着个人共性中的个性差别。多元差异性的城市文化环境可以为每个市民提供更多工作和生活选择的可能,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城市的内在活力,增强城市市民的创造精神。
4.地域性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差异,历史地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如东方和西方,亚洲与非洲,南部与北部等,而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又创造出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城市的建立需要一定的物理空间,或依山而建,或逐水而居,或滨海而筑,或建于平原之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其影响越是多样化,城市的整体特性就表现得越是复杂,同时也越有个性。城市作为所处地域的中心,它承载着所在区域民众所创造和积累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这些历史文化传统又是所有市民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城市个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差异性是文化生态的生命基因,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可以让城市文化的发展永远充满活力,是城市能够长久延续的重要内容,因而是城市应保存的有价值的文化内涵。在全球化势不可挡的今天,虽然包括城市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烈,但是每个城市仍然应该保持其独特的自然、人文和历史文化,更加关注能够使民众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地域文化。事实证明,像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罗马、中国的西安等中外名城正是因其过去的和现在的城市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个性而享誉世界。
5.辐射性
与聚集性相对应,城市文化还具有辐射性(或扩散性)的特点。城市一旦建立,它就可以为各种交流提供便捷的通道或平台。不同文化进入城市后相互碰撞、融合,形成新的城市文化,在城市产生影响进行反馈,然后又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辐射和扩散,形成区域性影响。城市文化的辐射性既是城市的天然属性和功能,因为城市居于一个区域的中心、交通要道的交汇点,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是必然的;也与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关系密切,人口从各地涌向城市,造成了城市文化聚集性特点,而从城市四散到各地或其他城市,也会把城市的文化扩散到其他区域,形成城市文化的扩散性特点。因此,城市文化的聚集性和扩散性是不可分割的,在城市文化不断聚集和扩散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得到交流,文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中国城市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城市文化除了具备以上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外,还有其与自身发展历史相关的城市传统文化特点。传统文化是城市文化中最有竞争力和最有研究价值的遗传基因。
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发展历史的国家,是享誉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的考古发现,安徽含山凌家滩原始部落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说明中国早在5500年前就出现了城市,比两河流域的巴比伦还要早一千多年。中国古典城市和城市文化一直延续至今,中间从未间断或消失。中国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十分错综复杂的过程,积累沉淀了异常丰富深厚的社会文化。中国城市社会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物质层面的城市文化历史悠久、丰富深厚;二是精神层面的城市文化相对比较封闭和保守,可以说是精华与糟粕并存。
1.物质层面的悠久深厚性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国城市历史几乎与中国历史一样漫长悠久。其城市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内容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彩。城市是人类会聚群居之地,是人类社会群体型社会关系的行为结果,而作为人类知识和智慧结晶的文化会在城市得到全面而系统的反映。从物质层面来看,不同历史时期保存下来的各种城市建筑、名胜古迹、山水园林、广场庙宇、特色街巷和桥梁刻石等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由这些具体可见可感的事物所构成的城市历史文化环境,是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与水平的。从远古到现代,经过数千年漫长历史长河的持续不间断的积淀,我国城市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深厚,形成了数不胜数的独具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如北京、西安、南京、杭州、洛阳、咸阳、开封、荆州、钟祥、凤凰等;而具有典型地方特色及浓郁民俗风情的城市更是比比皆是。除此之外,我国还有许多因某种地域文化特色而显示出其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如江西景德镇被称为中国的“瓷都”,因而其城市文化具有非常深厚的瓷文化韵味;云南昆明因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而被誉为“春城”;湖北宜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故有“世界水电之都”的美称;江西省樟树市被誉为“江南药都”,体现出浓郁的药文化色彩。我国这些经过历史长河积淀而形成的色彩斑斓的文化,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反过来又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观念层面的封闭保守性
中国封建大一统性政治体制在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城市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与封建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封闭守旧、稳定保守的观念意识文化。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地理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地处相对独立的大陆,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边有高峻的帕米尔高原,南北两面是几乎没有开发的蛮荒之地,加上这块与世隔绝的内陆本身又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天然的地理环境自古便形成了中国以种植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其次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先秦时期出现的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几千年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观念,尽管中间先后出现过道家、佛教、天主教等异端思想和宗教的冲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其统治地位。儒家的中庸思想、忠孝观念、等级意识等不断地蚕食人们的创造能力和改革意识。最后是封建集权制度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帝制历史的中央集权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长期的高度集权制度造成中国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浓厚的忠君思想以及无处不在的奴性意识。所以,中国的官员多上恭下倨,唯上级之命是从;中国的老百姓都习惯于服从,很少反抗命运不公。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几乎可以说是在原地打转,其思想观念并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性巨变,因循守旧、闭关锁国不仅成为大众的普遍心理,而且成为历代统治阶级的基本国策。这直接导致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堡垒强大到只有借助外部力量才能撼动它,如近代中国被西方的炮舰轰开国门。但这种通过外部力量入侵中国经济、文化的方式,其破坏性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带给国家大量的资源丧失和民族灾难。因此,当世界经济、文化进入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以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心态对待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将西方科学、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和中国传统的讲仁爱、重节操、舍生取义等观念加以融合,与时俱进,重塑中国的时代精神。
(五)城市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城市文化是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性标志。一座城市是否具备吸引力和竞争力,虽然关系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但究其实质,最终都是文化资源、文化环境以及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一个城市再大,经济再发达,如果没有文化底蕴,也不过是发育不良的“贫血巨人”,难以长久地保持旺盛生命力。
城市文化在城市化历史进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城市形象的灵魂,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内在精神支柱和外在物化标志。无论是从城市形象的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看,城市形象展示给人们的,首先都是文化意义上的魅力和深度。城市文化既可以丰富城市的外在形象,如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建筑,古老的街巷、传统的民居、名人的纪念馆等,都可以唤起民众对自己所生活城市的集体记忆。城市文化更可以充实城市的内在底蕴,在体现城市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生态文化,可以陶冶城市市民的情操,提升民众的素养,塑造城市的形象,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一座有文化的城市,自然是一个有修养、有趣味、有品位的城市,会成为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城市。
城市文化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对城市实施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社会效益、凝聚城市居民等诸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视城市文化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的共识。因此,在21世纪,面临全球一体化的情况,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城市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是否具有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的独特性,也就是是否具有自己的城市文化。概括起来,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经济价值来看,城市文化及文化力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化力”这一概念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著名学者名和太郎在其《经济与文化》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化是产业的重要因素。但他没有为文化力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张德等曾经为方便读者理解,对其给出过一个描述性的解释:“文化力就是组织文化对组织管理的作用。它包括导向、规范、激励、凝聚、约束、辐射等方面。”张德等虽然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文化力而言的,但这一理解同样适用于对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城市文化力自然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从当今国家层面和城市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竞争中不难看出,构成国家和城市竞争优势的各种传统因素的作用正遭到逐步削弱,而文化竞争的重要性则日益凸显,甚至有学者认为,文化力在政治力、经济力和文化力构成的三维系统中,已经居于决定性地位,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领导者也开始重视文化带来的竞争优势。城市文化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未来成为决定国家和城市兴衰的关键因素。不仅文化本身就是生产力,而且经济力中的物力、财力、科技都是由人运作的,而经营理念是运作物力与财力的灵魂和精神。建设、管理并利用好优秀的城市文化,是经营和营销城市、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城市魅力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不但城市文化力自身有巨大的能量,而且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所谓城市文化力,就是如前所述的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作用后必然形成的一种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特征的综合力,是通过具有凝聚力的城市文化激发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文化力应该包括智力因素(科技、教育等)、精神力量(理想、道德、价值观等)、文化网络、传统文化等内容。文化力就是要通过转变人的意识观念,提高人的思想觉悟,鼓舞人的精神斗志,从而把城市民众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调动起来而实现的。因此,文化力并非能在实践中立竿见影,短时间就产生效果,而是要有一个相对长期的转化过程。但是,如果文化力一旦形成,便会表现出无比强大的动能,而且具有持久的韧性,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甚至支配着城市整体经济力的强弱和性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过分依赖资源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当我们的经济发展到更少地依赖于制造业而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时候,城市文化的经济价值也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城市文化在旅游业上的作用是关键。这通常是吸引游客首次到该城市的主要原因。旅游可能是一个人发掘和知道某个地方的第一步,接着可能对其进行投资。未来的城市发展依靠旅游业的主要挑战,是要让旅游部门有这样的观念:旅游是依靠文化而活的,而这就是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第二,文化部门是世界发达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一个部门,因此它是经济发展的范围、规模和重要性的一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其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在西欧国家,从事文化活动的就业者占全部就业者的1.5%—3.5%。在文化中心如伦敦和纽约,超过20万人在文化部门工作,占城市就业人口的5%。
此外,城市文化对于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还表现在:通过城市文化的健康发展,在减少其社会成本的同时,却可以增加社会收益。诸如良好的城市文化,有助于城市居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样可以减少犯罪,从而减少安全的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城市居民吸毒等危害自身和社会的行为,而把这些精力都转到城市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上,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2.从社会价值来看,城市文化是促进市民提高自身素质、建设文明城市的内在动力
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动力。城市是人类文化集聚的地方,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建设文明城市,应该更直接得益于城市文化这个内部力量的推动。文明城市是城市化过程的内在要求,城市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延伸辐射作用,但很难想象,一个文化素质低下的市民充斥的城市,怎能发挥向周边地区传播文明的作用。城市文化环境是城市的灵魂,它涉及市民素质、社会风气,民俗风情、新闻传播等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城市文化设施。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会使人对这座城市有种独特的印象和亲和力,使人在精神上产生共鸣,甚至会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文明城市的真正魅力正在于此。因此,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有利于城市居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有利于广大市民文明习惯的形成,有利于社会文明风气的巩固,有利于文明城市的建设。塑造美好的城市形象,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从生态效益来看,城市文化对城市生态环境有深刻的影响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现代人在“自然之主”意识的驱使下,错误地把城市化进程独立于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之外去加以考虑、规划和设计,结果导致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病的产生: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蓝天、绿地、碧水逐渐被蚕食,城市和大自然日渐背离,城市人长期承受着心理压迫感和精神桎梏感。究其原因,既有城市化机制方面的,也有技术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化观念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观念支配人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的变革首先应从文化观念领域开始。不同的文化观念,诸如自然观、价值观、科学技术观等,都会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当代全球环境恶化,同掠夺式的地球观密切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和手段,使人类作为主人和征服者的自我意识被刺激得膨胀起来,这强烈地反映在人类的城市观和对待城市生态环境的态度上。由此可见,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精神追求太少,文化观念落后,缺乏系统观念和长远目光,这是导致城市建设难以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而且,人们对城市和生态环境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对文化观念给予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忽视了城市文化环境的建设。造成现代市井繁荣的背后是精神文化的极度贫乏。
总之,城市的发展既取决于其经济活力,也取决于其文化状况。城市的先进文化是城市全面发展的动力基础,培育先进的城市文化是每一代城市人的历史责任,培育先进城市文化势在必行。在经济与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企业文化力、商业文化力、金融文化力,还是城市文化力,作为一种强大的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个城市的形象力都正在或试图展示其独有的风采,期望自己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从三峡流域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入手,围绕政府、民间团体、企业以及个人在城市文化形象塑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科学分析三峡流域城市文化形象建设所面临的困境、挑战和发展机遇,通过文化力的发掘推动经济力的发展壮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可以说,城市文化力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生命力的根本源泉。邓小平同志曾提出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则进一步提出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认为这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通过文化力启动经济力符合我们党这一伟大的建设目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的思想,不仅是新时期国家的战略思想,也是构建三峡流域城市文化形象战略的新思维。正如陈宇飞《城市文化概论》中所言:“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中,文化对城市健康发展的价值导向作用、作为精神价值观形成动力促进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作为智慧成果对于人和世界不断丰富的支持作用、促进文化经济社会一体互动发展作用和保障人民高品质生活内涵作用的重要性,已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六)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城市不仅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它是历史的记忆,情感的载体,及其一方水土特定文化的执有者。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组织结构形式,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有机综合体,它的发展需要创造核心竞争力。一座城市要具备核心竞争力,当然需要依赖于对该城市核心物质资源系统的开发与利用,但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城市要持续健康的发展,更需要全新意义上的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创新,即城市发展的动力更多来自对所属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科学有效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城市的核心资源已经不仅仅是自然资源,亦不仅仅是技术和人才,它应该还包括诸如城市社会结构关系、社会竞争环境、城市政策、人文环境、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社会文化资本的运用等要素。这些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项要素如果得不到充分发育和培养,都会影响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文明发展历史上最有价值的成果,它既是一个城市整个文化脉络的源头和有机组成部分,又与当代城市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血缘关系,与此同时还包含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体现出某一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