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口脱险
“就这么开!让车子飞起来,安迪!把点火杆推下去,开足马力,这回我们要创纪录了!”
一辆敞篷车在乡间大道上飞驰,后排坐着两个小伙子,身子前倾,朝手握方向盘的驾驶员大声叫喊着。驾车的是一个红发少年,斜着眼睛,看上去不怎么高兴。他的同伴却显得十分快乐,或许是因为他们坐在属于他的车子上。
“让车子飞起来吧,安迪!”后座上的一个小伙子继续说道,“这真是太棒了!
“等着吧!”安迪·福格一边说,一边飞快地转了个弯,绕过了横在路上的一块石头,“我要到肖普顿一号大街上去把车子开得嗡嗡响。”
“你已经把车子开得嗡嗡响了,安迪,我的耳朵都要聋了!噢,我的帽子!”坐在安迪身旁的少年叫喊道。

车速快得惊人,迎面而来的强风刮飞了少年的帽子。安迪回头瞥了一眼,反而更用力地踩着油门说:“不要了,山姆,咱们再去买一顶。我想看看自己开到曼斯堡究竟要多长时间,能破纪录就好了!”
“小心点儿,不然会出事的!”坐在后座的另一个小伙子叫道,“前面还有人在骑自行车呢!当心,安迪!”
“让他自己当心去吧!”车速实在太快,安迪压低身子握紧方向盘。前面有个少年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根本没注意到身后有辆车正疾驰而来。安迪不怀好意地笑了笑,接着连按了好几下喇叭。
“那是汤姆·斯威夫特!”坐在安迪身旁的那个少年,山姆·斯奈德克喊道。
“小心,要撞上他了!”
“他自己会闪开的。”安迪狂躁地说。
安迪驾着车在大道上飞驰,压根儿没打算减速。然而,一种突如其来的恐惧让他蓦地熄掉引擎并猛踩刹车,同时将车子转向马路的另一侧。由于先前车速太快,车子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一直滑进路边的沟里,才歪着车身停了下来。
汤姆死里逃生,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他从自行车上跳下来,朝那辆差点儿撞上自己的车望去。那辆车的车主安迪和他的三个朋友也都吓得目瞪口呆。
“我们……这车没撞坏吧,安迪?”山姆问道。
“但愿没有。要是哪里坏了,就是他汤姆·斯威夫特的错!”安迪怒气冲冲地说。紧接着他从座位上跳起来,飞快地检查了一遍车身。车子基本完好无损,但这主要归结于运气而非车技。安迪转过身去,气呼呼地瞪着汤姆。汤姆把自行车推到栅栏旁,径直向前走来。
安迪皱着眉头问:“你刚才挡着我的路是什么意思?知不知道你惹得我很不高兴?”
汤姆大声说道:“哟,你这脸皮可真够厚的!安迪·福格,我才应该问问,你差点儿就撞上我是什么意思!你怎么不早点儿按喇叭?自以为车开得好就了不起了是吧?说起来,你开车超速了吧!”
“噢,是吗?”安迪显得十分不屑。
“没错,你心里应该很清楚吧!还好意思说你不高兴?我才不高兴呢,差一点儿就被你撞上了!什么叫我挡着你的路?这路是你家的?我想我也有权在这路上骑车吧?”
“哼,继续啊!继续去骑你那过时的自行车吧!”安迪怒吼道。除此之外,他实在想不到自己还能说什么。
“过时?前些日子你不也有一辆吗?你们这帮超速驾驶者,等着蹲监狱吧!”汤姆反击道。

“我想,我们是应该开慢点儿的。”山姆小声说,“安迪,我可不想被抓到监狱里去。”
“这事我来处理!”安迪不高兴地说,“下一次,你再挡在路上,我就直接开过去把你撞倒!好了,快走吧,伙伴们!就因为他,咱们的纪录也破不了了!”安迪钻进车里,他的朋友们也相继上了车。
“再这么开车,你肯定会后悔的!”汤姆看着正要绝尘而去的敞篷车喊道。
“噢,行了吧!”安迪打断了他的话,笑起来,他的朋友们也跟着笑起来。
汤姆不再说什么,他慢条斯理地跨上自行车,慢慢悠悠地骑了起来。安迪·福格是他们镇上有钱人家的孩子,优裕的生活让他成了凌弱的恶霸,同时也是恃强的懦夫。汤姆已经跟专横跋扈的安迪有过好几次冲突了,不过这一次,是安迪表现得最恶劣的一次。
“自打开上那辆新车,他就以为全世界都该为他让路!”汤姆一边骑车,一边大声嚷道,“他太追求速度了,这样下去肯定会出事的!不知道他和那帮人准备上哪儿去……”想着想着,汤姆已经快要骑到家了。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确切地说,在父亲做实验和生产仪器配件的工厂附近,汤姆见到了他父亲。
“怎么了,汤姆?你看上去好像遇上了什么事。”大发明家斯威夫特先生问道。
“差点儿就出事了!”汤姆把自己在路上遇到的事情说了一遍。
斯威夫特先生听后,大惊失色地说:“噢,想不到这么短的路途上也差点儿出大事!安迪那帮人应该是去旅行的,前几天我听福格先生说,安迪要和几个朋友一块儿出去旅行,大概要去一两个星期。还好,总算是有惊无险。你现在有什么事情要做吗,汤姆?”
“没有,我就是骑着车随便逛逛,有什么事需要我做的,我现在就可以去做。”
“我想让你帮我把这封信送到曼斯堡去。我要寄挂号信,但是不想在肖普顿邮局寄这封信。这是一封非常重要的信,与一项很有价值的发明有关。”
“新型的涡轮发动机吗,爸爸?”
“是的。你顺路去莫顿的厂里把我定做的螺栓取回来。”
“好的,是这封信吗?”汤姆伸手去接他父亲手里拿着的一封信。
“对,一定要当心点儿。这封信是寄给我在华盛顿的律师的,是申请涡轮发动机专利的最后一步,所以我不想从这里的邮局寄出这封信。以前好几次从这里寄出去的信,在律师收到前,信里的内容就已经泄漏了,希望这次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有,你到莫顿的厂里去取螺栓时,千万别提起我的新发明。”
“为什么?你觉得是他在泄漏消息吗?”
“倒也不是,只是他前些天跟我说,有人到厂里去打听他有没有从我这里接活。”
“他怎么说?”
“他说偶尔会接到一些,但主要配件还是我自己生产的。他问那人为什么来打听这些事,那人说想开个配件厂,看能不能从我这里接点儿活。我不相信这是他真正的目的。”
“那你认为他的目的是什么?”
“我不知道,但这件事给我敲响了警钟。我必须非常谨慎,绝不能冒一点儿风险,所以要让你到曼斯堡去寄这封信。你把信保管好,千万别丢了,也别忘了取回螺栓。这是螺栓设计图,取货时你记得比对一下产品规格。”
汤姆领命而去,他骑着车,很快又来到了大路上。
“不知道我还会不会遇上安迪那伙人。”他想,“应该不会了吧,他们出去旅行,肯定已经走远了。太好了,我可不想看见他,看见他准没好事!”汤姆骑着车一路前行,心里思量着父亲跟他说的关于那封信的事情。

他的父亲巴顿·斯威夫特是个天生的发明家,很小的时候,巴顿·斯威夫特就对机械类的东西很感兴趣。那时候他试着把滑轮、皮带、齿轮等配件组装到一起,让风车带动的器械可以在他出生的那幢小屋里搅拌黄油。可是风车转得太快,装黄油的木桶都被搅成了碎片。面对挫折,巴顿·斯威夫特并没有打退堂鼓,等爸爸买回一个新桶之后,他又鼓捣起来。第二次他成功了,妈妈发现,有了儿子的这个新发明,做黄油变得十分简单轻松。
从那以后,巴顿·斯威夫特开始走进发明的世界。人们以为他只是瞎胡闹,肯定做不成什么大事,他却让大家惊讶地看到,他发明的东西所获得的数不清的专利不仅让他声名远扬,而且还为他带来了极为可观的财富。长大后,他结了婚,有了一个儿子,也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小发明家汤姆。很不幸的是,斯威夫特太太在汤姆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斯威夫特先生就带着汤姆与一批又一批的管家和保姆生活在一起。现在的管家是伯格特夫人,她不仅工作做得很好,而去还是个非常慈爱的寡妇,汤姆和他的父亲非常信赖她。
如今,汤姆和他的父亲斯威夫特先生住在肖普顿郊外一幢非常美丽的房子里。在他们的住处附近,有个很大的湖,叫卡罗帕湖,汤姆和父亲经常在湖上泛舟钓鱼。他们父子俩关系很好,就像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当然汤姆也有一些同龄朋友,但他跟爸爸一起度过的时光要多得多。
斯威夫特先生的发明已经为他赚了不少钱,但他仍在不断努力着,希望自己发明出更多、更棒的东西。为此他在家附近建了一些小工厂,里面有各种仪器和车床,可以制作很多东西。像父亲一样,汤姆似乎也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发明家,对发明充满热情,也设计了一些非常有用的小配件和小仪器。
芳菲四月,天气晴朗,汤姆在美丽的乡间大道上骑行,前往曼斯堡去寄挂号信。在一座小山丘的下坡路上,他看到远处扬起很多尘土。
“肯定有人在赶牛羊,希望他们别挡了我的路,我也别挡着他们的路。我最好靠边一点儿,这路实在是太窄了。”汤姆想。
尘土越来越近,浓得让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模糊不清。
“这群牛羊的数量可真不少啊!只是天气挺暖和的,没理由赶得这么急啊……说不定牛羊受惊了,在乱窜,我可得小心点儿!”我们的小发明家汤姆喃喃道。这样一想,他不禁警惕起来。
他瞪大眼睛想瞧个清楚,却根本看不清尘土那头究竟是怎么回事。烟尘滚滚而来,汤姆小心翼翼地尽量靠路边骑行。这时,他听到路中间传来“轰轰”的声音。
“摩托车!”汤姆惊叫道,“他肯定把消声器开到了最大挡,喷起的尘土就跟轮胎卷起的一样多。哟,车上这家伙简直跟泥人似的!”
知道了尘土是怎么产生的,汤姆往路中间靠了靠。他还是看不清骑车的人,只能听到越来越响的轰轰声。突然,一阵浓密的烟尘向他袭来,差点儿让他打起喷嚏。这时,他看到了骑车者——一个身子前倾的中年男子。
摩托车全速前行,汤姆再次靠向路边,避开极为浓厚的烟尘。骑摩托车的人瞥了一眼汤姆,这一瞥差点儿酿成了一场事故——那人暂时将目光从前方移开,恰好没有看到横在路上的一块大石头。摩托车的前轮重重地撞在了大石头上,车身没稳住,朝着骑自行车的汤姆那边冲去。摩托车车手被撞得身体弹了起来,一时失去了对车头的控制。
“小心!”汤姆喊道,“你要撞上我了!”
“我……正试着……不要……”中年男子喊道。
汤姆使劲扭转车头,希望躲过一劫。摩托车车手也猛力掉转方向,但摩托车似乎已经失控,仍直直地朝汤姆撞去。就在摩托车即将撞上汤姆的一刹那,车子又撞上了一块石头,车身向另一边偏去。摩托车从汤姆身旁飞驰而过,很快就在浓浓的尘土中了无踪影。
“上路前怎么不先学学骑车!”汤姆气急败坏地喊道。
仿佛是从尘土里传来一阵回声:“我尽力了!”轰隆声也渐渐弱了下来。
“唉,他要学的还多着呢!这已经是我今天第二次死里逃生了,常言道,‘祸不单行’,我看我还得当心着点儿。不知道他有没有把我的车子辐条撞弯……”汤姆一边说一边跳下车,检查起自己的车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