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天然成分原料手册](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27/916827/b_916827.jpg)
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和甘草亭酸(Glycyrrhetinic acid)
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甘草亭酸(Glycyrrhetinic acid)也名甘草次酸,与甘草酸的区别是少了两个糖苷,亦游离存在于甘草根。它们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根和根茎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约在10%,以我国东北、内蒙古等地的甘草含量最高。从化学构型角度来说,这两者还都是一混合物的统称。甘草酸和甘草亭酸从甘草根茎中提取。
化学结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BB086/93131538044433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84.jpeg?sign=1739377205-RdA87XpLn4pkkr7dUqz586poGnMrNfM5-0-6783d0a45579f617811da4ab61d0f2c9)
甘草酸(左)、甘草亭酸(右)的结构
理化性质
甘草酸有强甜味,易溶于热水及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比旋光度:+46.2°(c=1.5,乙醇)。甘草次酸为针状结晶,熔点291~294℃,也可溶于水,无甜味,比旋光度[α]D:+36°(氯仿)。甘草酸和甘草亭酸的CAS号分别为1405-86-3和471-53-4。
安全管理情况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发布的《关于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的公告》、CTFA、欧盟和中国香化协会2010年版的《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都将甘草酸和甘草亭酸作为化妆品原料,未见它外用不安全的报道。
药理作用
甘草酸和甘草亭酸都具抗菌性,甘草酸对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MIC为400μg/mL和12μg/mL,甘草亭酸对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MIC为380μg/mL和16μg/mL。
甘草酸和甘草亭酸与化妆品相关的药理研究见下表。
化妆品中应用
甘草酸和甘草亭酸有较强的抗炎和抗菌作用,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唇膏中用入可防止脆性嘴唇的破裂。也常用于治疗黏膜方面的疾病,在口腔卫生品中用入可防止龋齿和口角溃疡。与其他杀菌剂组合可增加疗效;甘草酸无溶血作用,有表面活性剂样作用,其水溶液有微弱的起泡性,以甘草酸为主成分的洗面用品去脂性温和,对皮脂的去除效率高,不对皮肤产生刺激,在洁肤的同时,有舒解和活肤调理功能;11β-HSD即11β-羟甾类脱氢酶,其活性提高预示着皮肤疾患,甘草亭酸对它有抑制,显示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可用于治疗过敏性或职业性皮炎、皮下肉芽囊性炎症等,也可用入脱毛剂和剃须膏,有助于消除腋下炎症病灶及剃胡子时的创伤;甘草酸有广泛的配伍性,常与其他活性剂共用,可加速皮肤对它们的吸收而增效,可用于防晒、增白、止痒和生发护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