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作品集(全14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荒原狼》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名作,作者以摄人心弦的笔法,深刻地描述一个人如何冒着生命全面崩溃的危险,经历种种生命过程中的外在折磨之后,开始他心灵的内在追寻,而去掌握住那种难以捉摸的人类存在意义的故事。书中主人翁哈拉反抗这个使人越陷越深、逐渐戕害人类灵魂的世界,他企图揭发这个时代的缺憾与病态。

本质上,这是一次地狱之旅,也是时而恐怖、时而勇猛的生命之旅。通过了浑噩的洪荒之境,他立定决心遍历炼狱,与混沌交战,而且担当一切罪孽,这就是本书的主旨。在追寻的过程中,哈拉历经一个似梦、似幻、似真的诡异奇境,他经历了无数虚幻的世界魔幻的剧场,最后终于肯定:在这外在世界的表象之内,其实隐藏着无限的庄严、不朽与神圣;超越一切外在事物的野性与混乱,便是一个超然而永恒的世界。

《荒原狼》(Der Steppenwolf, 1927)是黑塞纪念50岁的毫不留情的自我告白。世界大战和革命让黑塞衷心感到悲伤。那是个恐怖、悲惨的年代,诗人在那巨大的命运中漂泊,受到那悲惨涂身,他会被逼到几近疯狂,也是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这部作品就从那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极限中诞生出来。饱受一切痛苦后,救赎就在痛苦的尽头——这是黑塞的信念。只不过杰出的作品虽然诉说的是个人的遭遇,但绝对不会只是属于“我”自己的而已,也与世界的事件相通。因此这部作品也是从世界的极限申诉说出来的话语,也是和我们有紧密关系的事件,也是命运。

在这部作品中,诉说着哈利·哈拉那充满被撕裂的痛苦的灵魂“记录”。是悲痛的、病态的记录。但正如这部作品中所说的那样,这也是黑塞所处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时代本身的病态现象”和记录。才刚逃过一死,好不容易才又站立起来的世界,却已经又开始热心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准备了。哈利看到四处都有巨大的死和破坏在被准备着,一天比一天增大,不能不有所感触。高贵的事物、美丽的事物都在遭受践踏、遭受破坏、遭受侮辱。哈利有如疯子般叫唤起来。可是当全世界都在忙着准备战争时,有谁会去倾听一个人——仅有的两三人的叫唤呢?P.佛勒里也提出警告说“战争的脚步声又近了”。不过哈利心里也想着,他自己并没有因反战而被枪杀,也还是在这个小市民社会中舒适地过着日子。这绝对不是因为哈利是懦弱的人、是卑鄙的人所以才这样想,反而是因为他是具有优秀、强大性格的人,所以才这样想。比起一般人来,无论是在善还是恶上,他都拥有能够更深入去思考的思想,具有能够看到更远的未来的眼睛。然而一般社会却并不允许优秀存在,哈利必然会受到世人排挤,除了成为无立足之地的孤独的人,成为寂寥的人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是社会再怎么憎恨、迫害优秀的人,也还是无法把优秀的人的爱排挤出去。哈利也说:“愚蠢的世界之所以能够存活,完全要归功于两三个优秀的人。”

在这里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回避之路,必须在痛苦、混乱、疯狂中,突破这个痛苦活下去——因为要成为真正的人,是绝对不能回头的。回归自然、回归童稚绝对不是进步,能够做的只有前进而已。在那过程中,哈利也遇到名叫玛丽亚的美丽少女,也爱上宛如他亲妹妹般的荷蜜娜,展开各种疯狂、痛苦和快乐。在“魔术剧场”演出的场景有如噩梦般从我们眼前闪过去。人与机器的凄惨斗争、革命的可怕,称为“教育”和“人格”的欺骗伎俩,这些全都用来比喻近代文明的真正面貌。黑塞在这里有如《鸦片吸食者的告白》那样大胆地幻想,像安德雷·纪德那样揭露社会的欺瞒。只有在诉说爱情时,黑塞才像平常的黑塞那样散发出忧郁的紫罗兰淡淡甜腻的香气。

不过最后他还是领悟到像莫扎特那样的不朽人物所住的世界,是位在比我们的现实还要高的层次当中。而要在这个现实中活下去,除了像这部作品本身所显示的那样以幽默去面对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本书主人公哈利·哈拉与赫曼·黑塞的名字缩写同为H. H,他也像黑塞那样崇拜歌德与莫扎特,写诗之余也画水彩画,也为神经痛而苦,黑塞以此很明白地表示主人公即是自己的自画像。同时主人公也没有勇气凝视自己的心,懒于自己去思考,为机械文明的发达感到困惑,失去自我,很早就对协助准备下一次战争的时代施加激烈的挞伐。面对50岁这个人生危机的诗人,由于将内藏荒原狼的人的卑鄙性格赤裸裸地自我暴露到恬不知耻的程度,并且由于过度严厉地用反射镜去照射同时代对没有反省的惰性生活毫无自觉的人,使得这部作品受到各方面强烈的攻击和反弹。可是这本书的真意,正如在“论荒原狼”中以深刻分析人性的形式所显示的那样,并不是在于采取廉价方便的途径去否定人的兽性,而是在成为愈来愈深刻的人当中,根据想要成为神的建设性的肯定的精神,绝对不是要去破坏与否定。

因此为了答复无数只看到这个作品一半层面的无数读者,黑塞为1942年的瑞士版《荒原狼》增加了后序。序中强调这个作品并非只诉说主人公哈利·哈拉双重的灵魂痛苦,不,应该是无限复杂的灵魂痛苦而已,也显示出超个人的、超时代的信仰的世界,绝对不是绝望者的书,而是有信心者的书。另外也指出在荒原狼的生活之上,还矗立着第二个更崇高的不朽世界,荒原狼的故事虽然显示的是作者的病态和危机,同时也是时代的病态和危机,但并不是通往死与没落,而是显示通往治疗与新生之路。具体的形式则是拥有赫曼的女性名字的荷蜜娜将感觉的生活的意义教给思索式、自虐式的哈利,最后莫扎特则把笑和幽默教给陷入困境的哈利。

的确,正如哈利·哈拉自称荒原狼所显示的,他不愿意蒙骗自己与小市民式的事物妥协活下去。这一点他和黑塞自称是局外人相同,是世间的逸脱者。不过英国的新锐评论家威尔逊在他饶富趣味的评论文章《局外人》(Colin Wilson, The Outsider, 1956)中特别探讨了黑塞的《荒原狼》,指出能够采取那样的生活方式,事实上正是因为有小市民社会的精神支柱的缘故。黑塞比威尔逊早30年以局外人自居,这件事情不由得让人再三深思。

所谓局外人就是无法苟同体制的人。黑塞在现实生活中,以及在这部作品中作为哈利·哈拉,都不遗余力批判德国皇帝的帝制,反对战争。虽然对小市民生活感动亲切,不过却脱离在那当中舒适存活下去的生活之壳,反抗自己和体制,在这部作品中严峻地表达出对那种现状的不满。1970年的美国年轻人对《荒原狼》产生共鸣,成立叫做“荒原狼”的摇滚乐团,嬉皮族将黑塞推崇为现代的圣徒,也是因为他们感觉出黑塞在40年前,就已经预知20世纪后半的精神状况的缘故。

希特勒的崛起,使德国再次走向穷兵黩武的绝路,6年的二次世界大战,多少生灵为之涂炭,多少有才华的人,因为生在那个时代,在盛壮之年就盖上死亡的戳记!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纷纷开始大流亡。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弗洛伊德、爱因斯坦、托马斯·曼、茨威格、黑塞……时序移转半个世纪,希特勒除了留下独裁者和狂者的恶名之外,《我的奋斗》应该不再是读者几案上时时阅读的经典作品(心理变态的纳粹余孽除外),然而上面所提到的这几位流亡名士,却在自己不同的领域名垂青史。历史和时间的裁决绝不手软,而且是非常严格公平的。

新潮文库编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