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0,一个开始
1993年6月,费先生收到一封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函。
发信人是印度已故总理拉·甘地遗孀索尼娅·甘地,邀费先生出席第四届英迪拉·甘地国际会议。
该会议创始于1987年,每两年举办一届,邀集各国有代表性的思想者就同一主题深入讨论,为人类和平发展发表主张。
1987、1989、1991年度的主题先后是“Towards New Beginnings”,“The Making of an Earth Citizen”,“The Challeng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1993年会议主题为“Redefining the Good Society”。
对这类题目,费先生会有亲切感,乃至触动心事。毕竟,都是他多年沉潜于心的话题。“二十一世纪”和“美好社会”,尤其和其心事合拍。1989年夏,他曾撰文呼吁“从小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人”。
费先生要借暑休假期写出文章,应邀与会。
一周内,在北戴河“六幢楼”一号楼,从早到晚,费先生阅读、思索、书写、讨论、修改……我做书童,左右备书、检索、誊写、听讲、记录……近距离观摩老者开卷,仁者思索,智者书写,感受大师的气场,见证“应是鸿蒙借君手”的非凡时刻。
一篇文章,调动了费先生六十多年的实地观察、学术思考和情感积累。
1930年秋,费先生弃医从文,学社会学,就是为探寻社会怎样才更好。
1993年夏,费先生说:“从世界范围看,现在的社会还说不上美好。还有很多人在饥寒线上挣扎,还有冲突和战争。未来该是一种怎么样的秩序?怎样达到和实现?从我们中国的历史看,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热烈讨论人与人怎么相处才好,百家争鸣。从现状看,经济发展很快,新儒家也有一些讨论成果,中国人有资格对这样的问题说话。中国人要对二十一世纪世界秩序发表看法。”
费先生的看法,实际已写进其六十多年的著述。1993年盛夏定稿的《对“美好社会”的思考》,是其六十多年探寻心得的浓缩。
二十多年后,提中国概念、发中国声音、影响国际议程成为中国履行大国责任的迫切课题。费先生当年已如是。甚至,以1938年写出《江村经济》、1948年出版《乡土中国》为标志,早已如是。费先生的学术成果,曾吸引当年国际人类学界瞩望人类学领域的中国学派。
瞩望者大概有点太过乐观,费先生晚年也感叹过自己“太超前”,乃至“清唱一生”。几千年农耕文明养成的乡土中国,欲从农耕、保守、封闭、礼治的传统形态转换到工商、进取、开放、法治的现代轨道,何其艰难?
“我们几十年时间走了西方几百年走的路”,这话说着轻巧。看看激素催肥的代价吧,百年之内能否彻底康复,都还难说,何况迄今仍在施用。
中国社会怎么能一步步好起来,费先生深入现场,终生以赴,看得明白,写得清楚,白纸黑字俱在。他为这世界留下来的数百万字,如果确定一个总题目,“乡土中国”可作首选。故,这本小书的副题若作详尽表达,应该是“费孝通先生说乡土中国的现代出路和现实途径”。
费先生的一生著述,是一笔特殊遗产。对乡土中国的观察和描述,不是隔靴搔痒,而是深入骨髓;对美好社会的探寻,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躬身实践。每个期待身处好社会、过上好日子的读者,都不妨读读费先生明白晓畅的文字。
多听费先生说话,能更多读懂吾国吾民,自己的寻常日子也会更有意味。
“有这样一个人写过的东西,真可以增加我们在尘世生活的兴趣。”这是尼采说蒙田的一句话,正可借来说费先生。
2016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