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说
我的欢喜乐观从哪里来
这个欢喜乐观从哪里来?
从内心源泉里面来,从思想通路里面来,从大众相处里面来,从人我关系感恩中来,从工作勤奋成就中来。
贫僧个性非常乐观,每日都在欢喜中。我不喜欢愁云惨雾的生活,也不喜欢艰难困苦的思想,我喜欢乐观进取、安然自在,我学佛也是学习转烦恼为菩提,转痛苦为快乐。
《般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可以度一切苦厄,开宗明义就已经指导了我们修行的道路。所以,在讲述《贫僧有话要说》的时候,忽然想起可以讲讲我这一生的欢喜和乐观从哪里来,谨以此文给予一点述说。
赚到欢喜 世间财无法比
明年(二〇一六年)就是佛光山开山五十周年了,五十年前,我来到大树乡麻竹园开创佛光山,也没有专家,也没有工程师,更没有建筑师,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的木工萧顶顺先生,因为在高雄帮我建幼稚园的因缘,贫僧就带他上山来开创佛光山。
他不会绘图,贫僧也不会,我们只凭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出这栋建筑要多宽、多高、多长,他就着手开始建设了。从开始到现在,即将五十年,这批木工、铁工、泥水工、瓦工、油漆工、绑铁工,都是原班人马,没有换过。你们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里有这样的纪录吗?
萧顶顺先生来山做工程以后,把父亲也带来加入建筑行列,并将两个儿子送到工科学校学建筑,他们毕业后也都回来参与工程,可以说他们一家几代都为佛光山发展而努力。当然,也有些人来参观,看到佛光山的建筑后赞叹说:“佛光山的佛殿庄严,佛光山的坡台高低合宜走路方便……”但是谁知道,这都是我和这许多工人,如“三个臭皮匠”一般地共同创建的呢!
大师与萧顶顺先生
建设期间,虽然不断地有传闻,说佛光山的这块土地非常贫瘠,都是深渠沟壑,是不容易建筑的,但是萧顶顺先生从不畏惧艰难,贫僧得到他,也可以说,就像是伯乐得到千里马,我们相互尊重。
为了建设佛光山那样庄严宏伟的建筑,外面不断地有人来挖角,要他去替他们建寺,但是萧先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说:“我在佛光山赚到了欢喜,这是世间所有财富都不能比拟的。”所以,佛光山就在这样欢喜的团队中不断成长。
每当一栋建筑完成,贫僧也想给他一些奖励,让他出去旅游参观,学习更好的技术再回来建设,他都推说:“自己已经有预备。”我说:“我要奖励你。”他说:“你给我机会在这里建设,就是奖励了。”到最后,奖金就在桌上推来推去。他忽然笑起来说:“奇怪,我在别的地方做工程,因为人家不给我工钱,几乎要吵架;难道现在你给我奖励,我不要,我们还要吵架吗?”
所以,佛光山应该可以又称为“欢喜山”,佛喜欢来,菩萨喜欢来,信徒欢喜来,国内、国外人士都喜欢来,甚至于所有的工人都喜欢来,佛光山就是一座欢喜山。
世事成就 天时地利人和
因为住在佛光山的欢喜里,贫僧一生也是乐观人生,也是欢喜生活,每天都感觉在过年,都感觉生活在欢喜中。若要细说我的欢喜究竟在哪里,我也难以说出。事实上每天要为近千人筹吃筹穿、筹措经费、办学开支,忧愁都不断啊!哪里有那么多的欢喜呢?
实在说,世间所有事情的成就,都要靠天时、地利、人和。贫僧记得在五六十年前,从北部台北到南部高雄来发展,北部的朋友们都认为我此举不当,是错误的决定。因为那时候南部的文化发展,不及北部那样的兴隆、进步。但是我并不这么觉得,南部对弘法最优势的,就是这里的天时、地利、人和。
先说人和,那时候高雄市出家人不多,像高雄市佛教会的会长隆道长老、元亨寺的住持菩妙长老、宏法寺的住持开证法师,以及许多的比丘尼道场,我们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友好,从来没有嫉妒、障碍,所以在南部,“人和”应该算是很难得拥有的欢喜。
再说地利,佛光山的土地虽是深渠沟壑,但地价便宜,我可以慢慢把沟壑填平,做好水土保持,慢慢发展,只要我不懈怠,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慢慢地建设,就能完成。横竖我的经费筹划也没有那么快,我只能在时间里面慢慢地成长。同时也没有人跟我争这一块贫瘠之地,所以说,我拥有了地利。
最重要的,就是天时,因为台湾南部的天气,每年从九月份起,到第二年的四月,都没有雨,雨季只有在夏秋之间;一般春冬之季,南部都是阳光普照。没有雨水,信徒和客人就便于来山参拜。
建设初期,经常因为山上的建筑费用周转不灵,而无法继续工程,但是常住大众都很有信心:“明天就是星期六,后天就是星期天,有人来了,还怕没有香油钱吗?”很快五十年的岁月过去了,佛光山到明年就五十周年纪念,这当中,天时、地利、人和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怎么能不快乐,能不欢喜呢?当然,贫僧也很感谢父母,生给我一个乐观的性格。
施受皆喜 成就信仰公益
一般的人都是接受人家给我才欢喜,其实,施舍更有价值。有的人拥有了一些财富,舍不得给人,到了最后儿女争产,连社会都不知如何去处理。为什么不在活着的时候,把它处理清楚,让子女们遵守上慈下孝的伦理道德,传承下去?虽然人已经往生了,却能让自己的所有,让自己的事业,发光发亮,与人有益,不是很好吗?
当你热心社会公益,态度乐观进取,不但自己欢喜,也给人欢喜,也给人信心。我们受人家的金钱,我们给人家佛法,这就是所谓“财法二施,等无差别”。给或取,彼此都是欢喜的,大家表现同一个信仰的诚意、恭敬,还有什么事不能成呢?
所以,当初褚柏思夫妇,将佛光山这一块贫瘠的地托付给我,可以说他托付得人,我没有辜负他们,他们应该能含笑于天堂、含笑于人间了吧!甚至于仗此因缘,施者可以再回到佛光山,承接佛光山的事业。一个人要能看到因缘,看到未来,什么东西都能给未来去发展,这才是人间最智慧的想法,也是最值得欢喜的事。
贫僧一生接受的东西,都会难忘、都要报恩的。例如,几十年前,曾在台北金枝姑的家里喝到一杯冰牛奶,有如甘露琼浆,至今使我难忘。七十年前,在镇江“一枝春”的小面店,现华法师请我吃的一碗面,如今口颊芬芳,难以忘怀。还有,当时时任镇江市市委书记的许津荣请我的一碗锅盖面,我都觉得是人间美味。又如三四十年前,在彰化的小面摊,那碗只要一块五毛钱的面,让我怀念不已。假如有机会,还是要回报他们。这些都是我一生中饮食的最高享受了。
当你受到人家给你的欢喜,你也要给人家欢喜。例如,在嘉义我们有一块二三十坪的土地,刚好位于一户人家土地的入口,那位地主的土地有千万的价值,却被我们这块畸零地给拦住,让它不能跟大马路贯通。当时他就表示要用八十万一坪,比市价更高的价格跟我们购买,我告诉弟子觉禹,不可,市价价格就好,不要以为奇货可居,如果以高价卖给他们,这就等于敲人竹杠,你多收了钱,得了一世骂名,不值得啊!公平就好,彼此就能皆大欢喜了。
君子有成人之美,像这一类的事情,我成人之美的欢喜,也是无限的。韩信报漂母一饭之恩成为美谈,我们今天倘若能多多给人助缘,让天下的韩信,也能再遇到万千的漂母,那不就是世间很美好的事情了吗?
畅游法海 生活平淡自在
你问我欢喜从哪里来?就是从彼此相互之间,在信仰的法海里面畅游,一切都把它当成是我的,一切都把它当成不是我的,无我无人,有我有人,这中间有着很微妙的道理。例如:在太阳底下工作很炎热,但是回到房子里,午餐是简单的茶泡饭,也是美味无比,我怎么能不感到欢喜呢?
过去,老友煮云法师经常来找我,到了晚上要睡觉,贫僧只得把我的房间床铺让给他休息,我则睡到阳台上去。夜晚凉风徐徐,清凉无比,贫僧怎么能不欢喜快乐呢?就像明朝朱洪武一次夜归,回到寺院,大门已深锁,进不去了,他就躺在寺庙外的广场上,看着天上的星星,不禁说道:“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那种逍遥自在,我真有这个感觉啊!
我还记得到洛杉矶去,徒弟为了我,在美国准备好的床铺要给我休息,可是我却翻来覆去无法入睡,因为床铺太软了,我还是受苦的命,只有睡到地上,才睡得舒服,又因为洛杉矶气候凉爽,非常舒服。我以大地为床,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享受,也睡得很欢喜。
你说每天为了筹钱、筹吃、筹穿,日子过得很艰难,那也不尽然。佛光山的土地是很难买的,山下的民众不断地涨价,到现在,山坡地已经都多少万一坪了。但是没有关系,好在最初已经有玉琳国师帮贫僧买下了这一块土地。
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玉琳国师是三百年前顺治皇帝的老师,他怎么会来帮我买佛光山的土地呢?因为贫僧写了一本《玉琳国师》的小传,这一本小书,不只出版了几十版以上,在马来西亚、香港、菲律宾一直都在畅销书排行榜上,也被拍成电视剧、电影,帮我宣扬。
突然之间,有了那许多版税收入,贫僧平时也没有用钱的习惯,当然就买土地,佛光山也就越来越大,即使有的土地是山沟深渠。不过,因为早期价格便宜,你说我怎能不欢喜呢?
开山创建 万缘汇集护持
有了土地以后就要建筑啊,最初,信徒一再警告我,这种荒凉的地方,鬼都不会来的。但是,贫僧一生不相信只有鬼会来,鬼有鬼的世界,我相信佛、菩萨他们会来。所以,后来观世音菩萨就来帮贫僧建了一座“大悲殿”。
佛光山大悲殿的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怎么会帮我建大悲殿呢?贫僧在新竹青草湖教书时,有学过三个月的日文,于是就翻译了日本学者森下大圆先生的著作《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五十年前的台湾,还是佛教文化的沙漠,这一本书也成为畅销书。
当然,只有版税的收入,要建一座佛殿也还不够。好在观音菩萨慈悲,他以每一尊五百元的金身,让有缘人来供养,所以贫僧就以观音菩萨万佛宝殿的名义,作为号召,建设了大悲殿。连蒋介石先生听闻以后都想来参观,甚至蒋经国先生还曾经四度来山。贫僧想,他们因为佛光山的快速建设的缘故,想要来一窥奇妙的究竟吧!
在观世音菩萨大显神通威德,建了大悲殿以后,释迦牟尼佛也出面来帮贫僧建大雄宝殿。佛陀是很平等的,全世界那么多寺庙,那么多人要建大雄宝殿,他哪里能帮得了呢?
佛光山接引大佛四周围绕了四百八十尊佛
不过,我有特别的因缘。因为,贫僧写了一本《释迦牟尼佛传》,在东南亚等很多地区,出版重印不止百次以上,发行量遍及海内外,真是佛光普照啊!再加上信徒支持,供养一尊佛像一千元。贫僧就这样把大雄宝殿完成了,也没有很困难,也没有费多少的力气,你说我能不欢喜吗?
有了大悲殿、大雄宝殿,阿弥陀佛也来帮助贫僧。多少年来,贫僧精进打佛七、早晚念佛,毫无懈怠,阿弥陀佛跟我就更有缘分了,接引大佛高耸立在东山之上,开光落成时,贫僧写了一首偈:“取西来之泉水,采高屏之砂石,集全球之人力,建最高之大佛。”就像围绕在接引大佛四周的四百八十尊佛,象征着一佛出世,千佛护持,这一切的因缘还不够我欢喜吗?
在佛光山建设期间,有人帮我捐献这个、有人帮我捐献那个,贫僧一向都不向人开口,我都告诉别人,你不必要捐那么多,布施是细水长流,慢慢地来。但可爱的信徒,他们都倾全力给我助缘,贫僧当然也要尽全力地去发心。
例如:我要在台北办“中国佛教研究院”,没有经费的来源,我想跟人借一个地方先来开学,但是东借西借,都没有借到。贫僧就跟佛光山重要的职事说:“我们回佛光山吧,春节快到了,我们回去为信徒煮面,他们会赞助我们的,还怕研究院不能办成吗?”
所以,在一九七五年的春节期间,我都在厨房里煮面,一天可以煮个五十大锅以上。信徒上山要找我,就有人告诉他们:“师父在厨房里。”他们来了,看到我在煮面,当然没有时间和他们交谈,我只有说:“你帮我来端面,服务给大家吃吧!”他们也很乐意。所以,台湾义工的成长,就由这样子而来的。
你说佛光山能够弘扬到五大洲,也是因为这样的结缘,当一切因缘成就,自然就法水长流了。大家都要能悟到:佛法都是要靠因缘才能成功的啊。
在佛光山,真的是你走到哪里都会欢喜。贫僧记得开山初期,在东方佛教学院圆门的前面,我们只有一块三十坪用水泥铺起的平地,常常在出坡作务之后,就与开山初期的弟子们坐在平台上叙谈,欢声雷动,畅所欲言。
有人说,东山那条路,把它定名为“菩提一路”、“菩提二路”、“菩提三路”,其实,这条路才不到三百米长,就已命名到“菩提三路”。三百米虽不多,但菩提道却很长喔。
佛光山宝桥
又有人建议,放生池到大雄宝殿的路,从放生池到不二门为“慈悲一路”,不二门到朝山会馆为“慈悲二路”,朝山会馆到大雄宝殿为“慈悲三路”。佛陀教导世间慈悲为本、方便法门,我们不能不以此作为根据啊。
也有人建议,从头山门进来左转到丛林学院,可以叫作“智慧一路”,从香光亭到丛林学院的圆门,叫作“智慧二路”,从圆门到大悲殿,就叫“智慧三路”;主要的,我们要把东山大智殿文殊菩萨的智慧,和西山大悲殿的观音菩萨的慈悲融和起来,成为全山的重要结构。
这些路虽不长,但每一个人的心愿是无穷无尽、无限的长远。因为五十年来,佛光山的建设,无论施者、受者,无论老少参观者,无一不欢喜。所以,大家说佛光山是个欢喜山,又有什么不当呢?
宝桥度佛 七重行树成荫
位于佛光山西山的丛林学院和朝山会馆中间,隔了一条深沟,往来不便,后来我们下定决心,不管如何困难,一定要造一座桥,把它连贯起来。深沟桥梁虽高,但萧顶顺先生却认为不困难,只花了十一万元台币,就把那一座桥造好了。于是贫僧就将之命名为“宝桥”。
相传佛世时,佛陀要经过一条河流的时候,由于外道破坏了桥,目犍连就把他的腰带解开,化作一座桥,让佛陀可以顺利通行,这就是“宝桥度佛”的典故。我建了这一座桥以后,让丛林学院和朝山会馆之间,信徒、徒众彼此往来,不必另外再绕到前山、后山走很远的路。所以,出家众来、信徒在家众去,来去真是宝桥度佛啦!大家对此也称赞不已。
有一次台风肆虐,把桥边一棵正在成长的菩提树吹倒了,台风过后我去巡山,看到它只剩下一米长的枝干,无根、无枝、无叶,像棍子一样。我看到了很伤心,就把这一根像棍子一样无根的枝干,在原地埋了下去,我怕它风吹日晒,受当不起,就去找了稻草,把它盖起来,保持潮湿,每天为它浇水。两三个月后,竟然又枝叶繁茂,现在已经长成一棵高大的菩提树了。
佛光山早期很多的树,当初在栽种的时候,都是这样关心,细心培养,现在才能绿树成荫啊。像从麻竹园往东山的菩提路上,一层一层的树木排列,真是有如《阿弥陀经》里所述极乐世界的“七重行树”。这一些树木花草的生命,随着我的成长,它们也跟着成长。现在这些树木,经过五十年,已经慢慢成长茁壮,有一些巨木,无法由一个人围抱了,这里真是福地啊。我怎么能不欢喜呢?
除了佛光山的树木成荫,这里也是百花盛开。我有一个性格,不会特别去注意花卉,所以常有人送我一盆花,我都看不到,等到花谢了以后,落在地上,我才知道有花。贫僧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性格,也想,为什么在花红美丽的时候,我不看到它,一定要等到落叶衰残了以后,才知道有花呢?
不过,山上的徒众,经常跟随我走在路边,只要见到紫罗兰(九重葛)沿途绽放,他们就会告诉我:“师父,你看!”整排的炮仗花挂在树上,他们也会跟我说:“师父,你看!”这不得不看,确实艳丽。
百花盛开 供养十方诸佛
现在佛光大道上,有台湾栾树、印度紫檀,以及到了七月学生即将毕业时盛开的凤凰花……在山上一年四季,真是不需要我们去买花供佛,山上自然生长的各种的花卉,就能供养山上的十方诸佛。
中国伟大的佛教建筑,如云冈、龙门、敦煌、大足、宝顶石窟都成为艺术瑰宝,那都是过去由国家出资建设的,我们现在生在末法,也不能要求像那个时候的盛世。但是,目前近代的寺院中,如佛光山佛像之多的,恐怕少有,佛光山大大小小、里里外外,不止数万尊的佛像,确实需要很多的鲜花,代表我们虔诚的信心,来供养诸佛如来。当树木成荫、百花盛开的时候,不禁为诸佛菩萨来欢喜了。
在佛光山,贫僧把浙江普陀山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大悲殿建在西山,把山西五台山大智文殊菩萨的道场大智殿建在东山之上,左有四川峨眉金顶的普贤殿,右有万寿园边上的地藏道场,分别坐落于佛光山这朵兰花瓣上,这不就如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展现吗?
我们经常说,佛菩萨在我们的心中,世界在我们的心中;现在,像佛光山这样的建设,就是把宇宙诸佛菩萨,融入我们的心中,让信徒共同沐浴在佛光法水里面,享受禅悦法喜。
佛光山还有个净土洞窟,你看,参观的人出来,脸上总会有满意的笑容,对未来充满希望,不像是看十八层地狱回来后惊恐的样子。
所以,佛光山历年来的活动,不论信徒是三步一拜的朝山修持,或是到各个殿堂参礼,他们在这里的一餐一饭、一宿一觉,可以说,如果我们做到让人欢喜,也就是我们的欢喜啊!
佛馆朝圣 成为文教据点
佛光山要建佛陀纪念馆,那个时候也是想象不到的。虽然承蒙西藏那许多活佛仁波切,送给我这颗佛牙舍利,佛牙虽小,却需要很大的土地供奉。为了建设佛陀纪念馆,贫僧也只能希望看看政府是否能给我们帮助,来完成这件善举。
“行政院院长”萧万长先生确实很热心,在台湾,他为我们推荐了好几块土地,我看了之后,虽然可以建纪念馆,但却需要更多的土地作为停车之用啊。因为停车场的问题没有获得解决,我都不敢在那许多土地上,随便开工动土。
最后,紧邻佛光山的擎天神炸药公司那一块土地,是奥地利人与台湾当局合资经营的,正逢他们结束经营,再加之,拥有这个土地所有权的奥地利人,一定要将这片土地和佛光山结缘,但是那么大的地,也不是贫僧这一生的能量能取得的。承蒙热心的信徒集资,才能有这么一块土地。除了买土地,还要庞大的建设经费,真是感谢佛陀为我们找了千家寺院,找了百万的人士,大家众志成城,共同建设佛陀纪念馆。
现在,佛陀纪念馆已经完成了,老实说,我经常看到百辆以上的游览车、千部左右的小汽车停在门口,但都没有我看到全家大小同游那样来得欢喜。贫僧常看到老公公、老婆婆,在年轻儿女的搀扶下,带着幼小的儿孙,一家三代、四代同堂,悠闲地的散步在佛陀纪念馆内,欢笑声不断。馆内前后左右,无障碍的空间,让老人家的轮椅可以通行无碍,婴儿车也可以顺利推行,不必担心遇到障碍而烦心。
还有一些善心人士来护持,有的人开饭馆,有的人开咖啡店,例如:统一的7-11、汉来大饭店的素食餐馆、星巴克等等,他们都不是为了牟利而来,只想来为旅客服务。因为这样,就促进了佛陀纪念馆的发展,带给参观朝礼者方便。
可以说,佛陀纪念馆不但是佛教的中心,也成为台湾一个文化教育的据点。贫僧能把佛教带入了人心、带入了家庭、带入了文化教育的圈子里,我怎么能不欢喜呢?
神明朝山 相约共聚佛馆
在建设佛陀纪念馆期间,猴子也跑来嬉闹,高屏溪的白鹭鸶也飞来觅食,甚至,野狗都有五十只以上聚集,因为工人吃饭,留下来的便当剩菜剩饭,也让牠们来分一杯羹。我真挂念,这是佛陀纪念馆,不是贫僧用来养狗的地方耶!
好在,佛陀纪念馆完成了,工人不来了,野狗也不来了,换来的是空中的飞鸟,水沟里牛蛙的鸣叫,甚至于西伯利亚的绿头鸭,为了避寒冬都飞来这里生蛋、孵育小鸭子,之后也就留住在佛陀纪念馆。像这样的情况,世间的生命,都与佛陀纪念馆互相各取所需,我们怎能不为这种平等的发展而欢喜呢?
不但人和动物欢喜,从佛光山创建以来,到佛陀纪念馆成立后,全台的神道寺院、宫庙,就不断有神明来朝山拜佛。所以,佛陀纪念馆落成后,在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大家有志一同,定为“神明朝山联谊会”的日子。
这一天当中,妈祖、城隍爷、玄天上帝、神农大帝、包公、吕祖仙公、中坛元帅……四五千尊的神明,由他们的信徒抬着轿子敲着锣鼓,浩浩荡荡地来朝拜。佛陀纪念馆在这一天,要供应几万人简单的饭食,徒众、义工虽然忙得辛苦,但是为十方大众,甚至为十方神明服务,也无有不欢喜的事情。
现在大陆湄洲的妈祖也来了,甚至连菲律宾天主教的圣婴也都来了,大家不因宗教不同,而有所分别。最近,山东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山西的“关圣帝君”关云长,都有很好的因缘来到佛陀纪念馆。他们以八尺的铜铸金身,分别伫立在佛陀纪念馆本馆的两旁,成为文武护法。
高雄市杉林区天主教真福山社福园区奠基典礼。2003.3
今年(二〇一五)六月,“中华传统宗教总会”也经由“内政部”通过成立了,由“立法院院长”王金平担任总会长,副总会长由心保和尚、“立法委员”许添财、北港朝天宫董事长蔡咏鍀、“行政院”政务委员杨秋兴担任,高雄市长陈菊女士担任顾问。
人神和谐,超越时空、超越人为的障碍,能在超越里面,怎么不感到欢喜呢?
宗教交流 团结祈世和平
在佛光山真是天天像过年,但过年的时候,就更加不可思议了。单国玺枢机主教,可以说是中国人在世界天主教里面,能做到红衣主教的少数者之一。单国玺枢机主教跟我有数十年的交往情谊,除夕他都不在教会里,跑到佛光山跟我两个人,一人一碗面,就这么围炉过年了。
在他的晚年,贫僧也是感念他每次都来参与我们的活动,所以他建真福山的时候,佛光山虽然经济困难,不过,与人为善,我也捐他五百万元台币建设真福山。甚至天主教举办的数千人路跑,也安排从我们的佛陀纪念馆出发,终点抵达他们的真福山。
各宗教间不必互相排挤、不必互相对立;能够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团结和谐,这才是人世间最宝贵的欢喜。
还有贫僧和各界宗教的往来,也无法细说,贫僧就不去一一叙述了。总之,和平不是嘴巴说就有,要透过交流来往才能达成。
我们要把欢喜扩散到人间。贫僧在写“一笔字”的时候,常常喜欢写“欢喜人间”。我们到人间来,不是为了烦恼而来的,不是为了斗争而来的,不是为了互相对立、较量而来的;我们为了欢喜、友爱、融和而来的。像这样的欢喜、快乐,不是一个人的,这是全世界都需要的,你说我们身为全人类的一分子又怎能不欢喜呢?
最近,最欢喜的事情,就是佛光山到佛陀纪念馆相连接的佛光大道完成了。所以现在来到佛光山的客人,不必绕到山外的道路到佛陀纪念馆,步行山内,就能直达。在佛光山,殿和殿相通,佛和佛相邻。佛陀纪念馆代表了“佛宝”;现在佛光大道上,建造完成的藏经楼,代表“法宝”;佛光山这边是丛林学院和僧众住的地方,已经有五十年历史的佛光山,就代表“僧宝”。所以,佛、法、僧三宝,由佛光大道把它连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种不是有心有意,要去这样做的,是自然完成。
就等于,佛光山从放生池直上大雄宝殿,过去也不知道这座山的东南西北,因缘成就,就这么样从放生池、不二门、灵山胜境、朝山会馆、成佛大道、大雄宝殿一项一项完成。后来,把朝山会馆打通以后,放生池一路走上来到大雄宝殿,就是一条中轴线贯穿全山,大众在通行上,更加便利了。
佛光普照 法水遍洒五洲
有人常问我,你会看地理风水吗?其实,地理风水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欢喜禅悦里面。所以,无论佛光山称三宝山、欢喜山、兰花瓣山,或是四大名山,佛光山真是佛光普照的山啊!
除此之外,佛光山还有很多的灵奇异事,我们也不敢多说,如地藏王菩萨不肯走、观世音高站在树梢头、接引大佛转身……这些都有万千的信徒见证。但是,那是灵异的世界,让感受得到灵异的人去感受,我们在此就不去宣扬了。
除了硬件建设让人感到欢喜之外,与信徒之间的活动也是无限的欢喜。像一九九二年,我们在洛杉矶成立国际佛光会以后,一夜之间,佛光山佛光照耀到全世界,各地一时风起云涌,五大洲纷纷建立佛光山的分别院,如在美国的西来寺、非洲的南华寺、澳大利亚的南天寺、欧洲巴黎的法华寺等,世界各大城市都有了佛光山的据点。
一九五三佛光歌咏队
当然这不是我个人的力量,这都是百千万信徒共同的心愿、共同的发心。他们把二千五百年前佛陀的慈悲,光照在当今的世界,他们为佛陀,从印度行脚到现在五大洲,普照放光,这不是将个人的欢喜,更扩大到诸佛菩萨也跟我们一起欢喜吗?
除了佛光会以外,再回忆一九五三年,我初到宜兰,当时都是老人家参加佛教,很少青年来拜佛,为了接引年轻人学佛,不得已,我就成立佛教青年歌咏队,很多的男女青年纷纷加入。如:已经出家的慈庄、慈惠、慈容法师,现在都八十岁以上高龄。没有出家的林清志、张友良、张肇、张钢锤、张慈莲、谢慈范、林慈菘、吴宝琴、杨阿珠、陈莲珠、周宽谅等人,这些当时的青年,现在也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白发苍苍的老公公、老婆婆了。几年前,他们再次组织了“一九五三佛光歌咏队”,意思就是要纪念当初六十年前他们参与的歌咏队。现在,他们唱遍世界,曾到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高歌一曲。
尤其有一次,在佛光山的如来殿大会堂,在数千人的前面,舞台上的这群白发苍苍老人,仍然如我当初的青年子弟兵一样,精神矍铄,一如六十年前,唱着《弘法者之歌》,唱着《佛教青年的歌声》,那样地响彻云霄。你说,我在这样的情景之下,感受着时空的岁月、人事的融和,我怎能不欢喜呢?
为探佛教 基督徒变佛子
在贫僧弘法的初期,佛教在社会上是不给人看好的。举例说,有一位熊养和老先生,在江苏省阜宁县做过县长,到了台湾来以后,我们成为很好的朋友、教友。他太极拳功力很高,我就请他来帮我教导这些年轻人,学习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棍。
他有一个侄儿,在宜兰中学做教务主任,这位熊养和老先生,一个人独自居住,记得有一年他要过七十岁生日了,侄儿就来为叔叔祝福。熊养和就说:“岫云啊,你要祝福我七十岁,只要替我到佛前磕三个头,我就高兴了!”
但是他的侄儿是基督教徒,一听到这句话,非常不能接受,怎么叫我拜偶像,就拂袖而去。但是回头想想,叔叔是他在台湾最亲的亲人了,因此心里又感到十分懊悔。为了想知道佛教究竟用什么力量,让德威并举的叔叔心悦诚服,后来贫僧在宜兰讲经,经常看到熊岫云坐在人众里面,甚至我每个星期三、星期六讲经,他也都来听讲。
大概经过了五六年的时间,我们也没有对话,不过有一天在皈依三宝典礼上,他跪在我的前面,跟随大家皈依了三宝。我很讶异,我说:“熊老师啊!恭喜你皈依三宝,信仰佛教。”他说:“是啊!真奇怪,五六年来,你为什么都不叫我皈依佛教,信仰三宝?”我说:“这个皈依要你自己来,我怎么好叫你来呢?”所以,后来熊岫云也成为我们宜兰念佛会的重要助缘,帮我们教书、帮我们发展。对于这些信徒,刚开始都不是很友好,都不是跟佛教很有缘,但是我们肯跟他结缘,慢慢的,他们就一个一个进入佛教,一家一家进了佛教。
佛光亲属 护持出家儿女
当然办丛林学院,也不是那么顺利的。五十年前,如果有年轻的人进了佛教,尤其想要出家,简直是天大的事情,家长都是反对,社会也不认同。但是,在我们心里想,佛教要靠青年,一定要有青年来参与,佛教才会有前途。所以有青年要来发心出家,我们当然接受不排拒。
因为家长没有答应,当他们知道儿女出家了以后,就常来这里吵闹,要把出家的孩子带回去。不过,那许多的年轻人,当然都很理性,他们因信仰而出家,也希望父母能成全他们,我们则从旁帮忙。直到现在,佛光山有一千多个青年,有的取得博士、硕士学位,其他至少也都大学毕业,或者我们丛林学院毕业。
我为了这许多年轻人,特别举办佛光亲属会,我认为徒众的父母、家长,是我们的亲属、亲家。等于你的儿子、你的女儿,入赘或嫁来佛光山一样,我们接受了,所以就成为亲家。每两年一次的亲属会,父母来看看他的儿女,知道儿女在佛门里也有前途,有的青年在大学里做了教授,有的主持电台,有的主持报纸,有的被分派到世界各地去做住持。通过亲属会,让这些佛光亲属更加认识佛光山,现在好多父母们也都来参与佛光事业。
甚至,我也让我们的徒众,不但在口头上孝养父母,实质上父母有需要,我们也支持徒众孝养父母。像我们的佛光精舍,就有好多的父母住在里面,他们彼此谈话、聊天,都有共同的语言,有共同的信仰,觉得儿女出家,他们才有福气,所以他们欢喜,儿女也欢喜,贫僧怎么能不欢喜呢?
再有,早期在佛光山开山初期,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是在家里团圆,除夕围炉,不会有人想到寺院里面来。但是现在佛光山到了除夕,真是几千人来登记,大家一起团圆过年。过去信佛教的,从一个人到一个小的家庭,现在佛光山渐渐发展了以后,数千人聚会一处,不论出家的、在家的,大家融和相处,在佛光普照之下,成立佛光大家庭,你说,我能不欢喜吗?
禅悦法喜 为众奉献付出
贫僧的欢喜在哪里?我每写了一篇文章、每建了一栋房屋、每盖了一座殿堂,我总欢喜自己做了一件事。尤其,每出一本书,我也欢喜自己为佛教做了一次贡献,我经常挑灯夜战,东方已白,还在那里埋首写作是常有的事,过去年轻的我,不以为苦,只感到禅悦法乐。
回想起过去在世界建寺的时候,不但自己勤奋工作,为了各个地方的建设,贫僧也要做一位信徒,帮助大家贡献财施。所以,我没有别的本领,我在红磡香港体育馆讲经二十年,每年三天,都是数万人听讲,虽然一个人的门票只收二十元钱,但一年也都有数百万元。我在美国讲《六祖坛经》通过远程教学讲说,都是百元以上的课程费,都供应给全世界的道场。所以,佛法也流通了,道场也高树法幢了,不为佛光山的这些欢喜,另外还有什么欢喜呢?
这个世界的佛教发展,都是大家集聚的功德。那么到了现在,在大陆要复兴祖庭,在各地,我还是一样地要建寺安僧。尽管人已老矣,眼睛也看不到,“一笔字”写来倒是不难,但是想到信徒的发心,那么多的财施,贡献那么大的力量,贫僧怎么不努力提笔写字来回报他们的发心呢?贫僧希望全世界的人类,都能为人间佛教的建设而欢喜,这就是我的本愿了。
这个欢喜乐观从哪里来?从内心源泉里面来,从思想通路里面来,从大众相处里面来,从人我关系感恩中来,从工作勤奋成就中来。所以,每天都有人,每天都有事,每天我都和大自然天地日月接触,怎么能每天不欢喜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