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圣人必可学而至:以日以年,吾将上下而求索(1)
试马居庸关
经过了“两眼不读圣贤书,一心只想成圣贤”的轻狂年纪,又经历了丧母之痛的三年悲哀时光,王阳明长到了15岁。这个岁数于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说,只是一个初中生,依旧是天真少年。但于古时候,却已经能大有可为。当时王阳明心中也是这样想的:我已经长大了,到了一个大有可为的年纪,但现在却什么都没有为,实在着急。
我们知道,王阳明从小喜爱象棋,象棋被毁之后,便玩起了真人版象棋。以此便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于军事的痴迷程度。当时他与公务员老爹住在北京,离传说中的边关不是很远。于是某个心血来潮的上午,他趁父亲上班,继母在做家务之际,偷偷牵出了后院的马,一路狂奔,出了京城,又耗费数时,终于来到了居庸关。
居庸关山势雄奇,翠峰秀丽,重峦叠嶂,花木繁盛,山风清凉,王阳明驾于马上,心中快意横生。
男儿生于天地间,就该乘奔御风,策马杀敌。正当王阳明觉得眼前没有敌人供自己射,不太圆满之时,山路拐角处突然出现了两匹马,马上是两名面貌奇异的中年男人。天生机敏的他马上明白了,前方迎面而来的正是传说中的鞑靼!
鞑靼是明朝中原人对于退据蒙古高原的北元后裔及其治下的蒙古人的称谓。众所周知,元朝的时候,汉人被蒙古人视为劣等公民,而朱元璋又从蒙古人手里抢回了汉人的江山,创立了明朝。因此,在当时,王阳明视鞑靼人为危险的对手。这一巧遇,让王阳明热血沸腾了。
15岁的少年血气方刚,啥话也不说,先搭弓射箭,而且十分狂傲,边射边驱赶着马儿向前冲。这股不要命的架势把我们那两个什么都没搞懂也许只是吃完饭出门散散步的蒙古兄弟给吓坏了,他们赶紧掉转马头,仓皇逃跑。据说那天王阳明边跑边呐喊,一直追出三里地才罢休。
我们可以把这当成是王阳明人生中的第一场胜仗。虽然在我们现今看来整件事情很搞笑,但是这滑稽背后却有一些技术含量。比如率先射箭是先发制人,比如大声呐喊是虚张声势,等等。这件事展现了王阳明与生俱来的军事才能。
那晚王阳明回家之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以至于入睡之后梦见自己去参拜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庙。做梦这本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但我们的王阳明总有特别之处——他还在梦里的庙墙上题了一首诗: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这题诗也就罢了,偏偏王阳明醒来之后趁着记忆还未褪去,居然把诗记录了下来,然后一不小心便流传了下来。这让我们同是15岁却在为作文抓耳挠腮的现代青少年情何以堪啊!而据王阳明的后人记载,王阳明临终前还真亲自到了伏波将军马援庙,并且当时的情形与梦境里的一模一样,可谓玄奇。
自那天后,趁着父亲王华忙着工作,继母也不敢再多管教,王阳明时常奔赴居庸关,考察山势地形,调研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甚至还构想了一系列的御边方略。
一天,王阳明来到王华的书房。王华抬头问道:“有事儿?”王阳明郑重地点点头,说:“爹,孩儿最近外出了几回,发现国家边境问题还十分严峻!”
王华听到儿子外出,心中本来不悦,但又听到他开始关心国家大事,不禁欣慰道:“是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才一直让你考科举谋得一官半职,好为国效力。”
王阳明摇摇头,说:“那太麻烦了,爹,我已经草拟好了一封给皇上的边境调研报告。报告中我说了,只要皇上给我三千兵马,我必定踏平境外异族,这样收复我朝失去的大好山河就指日可待了。”
王华腮帮子抖了抖:“噢,指日可待……你是要五指还是十指啊?”
话音未落,一个大嘴巴子又朝王阳明抽了过去。
王阳明捂着半边脸,嘟囔了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王华闻言暴怒,不过好在王阳明有先见之明,话音刚落就溜走了。
阳明格竹
一腔热血满腹豪情的王阳明被父亲王华教训了一顿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踏出家门。一方面他是在跟父亲赌气,另一方面他也在琢磨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后来他渐渐想通,这带兵打仗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自己缺乏很多实践经验以及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思考。于是乎,军事梦想逐渐冷却,王阳明重新回到了读书做圣贤的轨道。
当时,最火的学问家,最贴近圣贤形象的该是朱熹,大家都爱念叨程朱理学,所以16岁的王阳明向朋友问及如何做圣贤时,朋友们一致推荐他看朱熹的理论著作。王阳明看了,果然觉得十分受用,这些理论似乎给自己指出了一条成圣贤的道路,只是还非常模糊。
有一次,王阳明在朱熹的《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看到了格物致知的概念。何谓格物致知呢?格就是研究,致就是取得,那么合起来就是研究客观事物以便从中取得知识道理的意思。王阳明觉得这个概念提得非常好,圣贤大都知识渊博,拥有大智慧,而通过研究客观事物去获取知识和道理,听起来也很正确。
于是他就想试一试。正巧这时候,在私塾上课的一个钱姓同学来找他玩,王阳明就告诉他,自己正准备去格物。钱同学非常感兴趣,忙问:“怎么格,怎么格?我正闲着无聊,你也要带我去格格!”
当时的文化人“读书以明理”,“理”是文化的根本,也是成圣的关键。朱熹在书中说了,“理”无处不在,它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一草一木之中皆含至理。而只有大胆格物,格出真理的同学,才能大彻大悟,体味世间神妙,达到圣贤的高度。
我们都知道,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风度翩翩的音乐家。他因为喜欢削笛子,所以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许多竹子,甚至还将住处命名为“竹轩”。而王阳明和钱同学此时便处于竹轩之中。面对钱同学的疑问,王阳明就地取材,指了指窗外,说:“很简单,咱们从格竹开始。”虽然钱同学不是很懂,但少年总是对未知的东西感兴趣,而且格物的路上他并不寂寞,所以便十分高兴地应承下来。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竹轩内出现了一幕这样的场景:两个熊孩子呆呆地坐在地上凝视着眼前的翠竹,也不说话,也不动作。如果不是清风偶尔拂动竹叶,恐怕快要让人误以为这只是一幅水墨画了。
日升日落,转眼三天过去了。钱同学揉揉眼睛,歪歪斜斜地站了起来,看上去神智颇不清明。
王阳明问他:“你干吗?”
钱同学迷糊地问道:“你格出什么东西了?”
王阳明摇摇头:“还没有成果。”
钱同学打了个哈欠,有气无力地说:“那你先格吧,我妈妈叫我回家吃饭了。”说完就往外走,也不顾王阳明那对半途而废者的鄙视眼光如何钉在自己的背上。
通往圣贤的路永远是孤独的,王阳明在心里这样安慰着自己,并打起精神继续未竟的格竹事业。
王阳明看了整整七天的竹,直到把竹子看得不再是竹子,而是一团模糊的绿光。当时他非常高兴,觉得自己格物终于成功了,可当他站起来想欢呼的时候,却眼一黑,昏了过去。
原来不是他格物成功了,而是他把自己格出病来了——40度的高烧,卧床半月后才康复。
在这场为期七天,在历史上留名的“阳明格竹”事件里,王阳明到底有没有格出什么东西来,我们不知晓,但其获取真理的方法绝对是错误的。这里也警告各位想成圣贤的读者:格竹有危险,未成年人请勿模仿。
无论王阳明从这次格竹行动中收获了什么,毋庸置疑的是,这是一次对于获取真理的失败探索。王阳明倍感失落,心中的圣贤梦也动摇了。也许自己压根就不是当圣贤的材料!一向自信的王阳明第一次有了极强的挫败感,他开始怀疑自己。
但人不应该怀疑自己,所以在王阳明的潜意识里,其实已经开始默默怀疑程朱理学。
俗话说得好,实践才是硬道理。王阳明实践之后,发现格不出所以然,反而把自己给格病了,因此对于盛行当时的学问产生了疑问——是不是朱熹说错了?
这是一个伟大的疑问。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敢于向被大家认同的真理提出疑问的人,都大有作为。不说心智,单是那份挑战传统与世俗的勇气,便已十分难得。也许从这一刻开始,阳明心学便处于孕育状态了。
不是好丈夫
格竹失败后的王阳明消沉了一段时间,梦想的无路可通让他迷惘无措,转眼他便到了17岁。按照王家长辈的设计,这个年纪是王阳明娶亲的时候了。与当时很多人一样,王阳明对于第一个老婆根本没有选择权,早在十几年前就被双方父母定下,未来岳父是江西布政司参议诸养和。他的女儿若用八竿子来打,是王阳明的表妹。
恰值王阳明在北京待得不顺。自己格竹失败后心情很糟糕,而父亲又一直督促自己考取功名,两人时常发生口舌之争,索性从了这不可违逆的父母之命,去南昌散散心也罢。
一路悠闲而去,到南昌后,王阳明先是拜见了未来岳父,然后说出带着新娘子回老家余姚举办隆重的婚礼的想法。与王华一样同是朝廷命官的诸养和当然不同意啊。别的同事儿女结婚生孩子,自己份子钱没少出,好不容易等着了自己的女儿出嫁,怎么能去别的地方举行婚礼呢?在南昌办才是最好的!不把之前的那些红包收回来,人生多遗憾。好在王阳明对于成婚这事并不在意,放由未来岳父安排,自己一个人整天瞎逛游。对于他而言,没了严父王华的督管,哪里都是天堂。
婚礼当晚,宾客众多,王阳明一一喝去,不免有些酒醉。见众人依旧没有放过他的意思,只好跑到后院躲酒。这时夜色阑珊,凉风清爽,王阳明觉得酒足饭饱,正是散步的好时候,于是便从后院的小门偷偷溜了出去。
王阳明摇头晃脑,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竟不知不觉走到一座庙宇前。他抬头一望,“铁柱宫”三个大字在灯笼的映照下金光闪闪。铁柱宫原本修于晋代,经过多次改朝换代和战火洗礼,却依旧留存,直至明朝时,又被人重新修葺。如今香火鼎盛,细嗅之下,仿佛大殿中充满了道家的丹药之气。
王阳明一路行至正殿,见一白发道人团坐在垫上,双眼紧闭,气定神闲,很显然是在打坐。王阳明观这老者的头发,便知道其年纪已大,但又看皮肤,却是红润有光,仿佛初生婴儿般柔嫩细滑。王阳明不觉地凑近,想看个仔细,老道士却突然眼皮一睁,醒了过来。王阳明拍拍胸口,被吓了一跳。
老道士说:“年轻人,你的脸色不太好啊!”
王阳明回答:“废话,刚刚被你吓了个半死。”
老道士摇摇头:“非也,怕你从小便如此吧。”
王阳明心下一惊,想这道士好眼力啊,便只得老实点点头,说:“小时候贪玩,大中午也常常跑出去晒太阳,以至于皮肤黝黑。”
老道士叹气道:“你这哪儿是晒太阳晒的啊,明明是缺乏养生常识,没有保养好身体啊!”王阳明一看这老头面色红润,便知道他是一个懂养生的行家,连连点头,说:“老师父请赐教。”
老道士高深莫测地点了点头,左右环顾,见无人,然后低声说:“罢了,我与你也是有缘。”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一个丹药瓶子,在王阳明眼前晃了晃,接着说道,“正宗铁柱秘制美容养颜丸,特价只卖998,一般人我还不卖给他。”王阳明听后顿了顿,然后扭头就准备往外走。
“等等,等等,买卖不成仁义在嘛!”道士赶忙叫住了他,说,“我刚才只是试探一下你,果然聪慧,如此便好。接下来我便与你讲讲真正的养生之道。”
王阳明求知欲旺盛,特别是对于这种奇门异术,在一般的书本上学不到,更觉饥渴,所以一听起来便忘记了时间与地点。直到公鸡打鸣,老道士连打了两个重重的哈欠,王阳明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件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做,但究竟是啥重要事一时却也想不起来。
最后还是老道士指点了他,说:“你瞅瞅你的新郎服,想必昨晚还没有入洞房吧!”
王阳明恍然大悟,一方面责怪老道士不人道,昨晚就知道自己穿着新郎服来的,还拉着自己讲了一晚上;另一方面又觉得,也许这都是天意。
待王阳明回到家,迎接他的是岳父那双诧异的眼睛,与新娘那哭红的双眼。新婚当夜就让姑娘家独守空房,多残忍啊!
也许从王阳明的这种表现,大家可以推断出要成圣贤的人都是淡薄红尘不喜女色的,但我却觉得,更有可能的是他根本就不喜欢自己的老婆。因为据史料记载,1525年的时候,王阳明的老婆便死了,当时他只是象征性地哭了几声,身为一个文人,连任何回忆性质的文章都没有写,甚至连哀悼之情都未表露,不免有些薄情。
按照当地的习俗,王阳明成亲之后要在南昌待上一年半载方能带老婆回家。这段时间本该是王阳明和老婆的蜜月期,可王阳明却觉得时日难熬,他宁愿去找铁柱观的那个老道士谈人生,谈美容养颜,也不愿意与妻子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