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成大事者能忍会让,把吃亏当成受福(1)
人们常说,忍字头上一把刀。这把刀,让人痛,但也会让人痛定思痛。但人生很多时候都需要忍耐,忍耐误解,忍耐欺辱。人生的很多灾祸,都是因为不懂得忍让的结果。遇事放弃直面以对,多一份隐忍的话,人生就会更加和谐。
懂得忍耐是一笔宝贵财富
当受到他人侮辱时不要急于怒形于色,一个人有宁可吃亏、忍辱,息事宁人的胸襟,在人生的旅途中自会觉得妙处无穷,对自己的前程也必将是受用不尽。
孔子说过:“毋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话到今天也是经典箴言。人生的成败从一个方面来讲,也就在“忍”与“不忍”的选择之间。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当了皇帝,吕后成了吕太后。吕太后最恨戚夫人和赵王如意。刘邦死了,她就找机会毒死了如意,又让人把戚夫人砍掉手脚,挖去双眼,熏聋两耳,再给她灌下毒药,使她变成哑巴,然后扔在厕所里,称为“人彘”,叫汉惠帝刘盈去看。汉惠帝看了大哭,回去就病了,一年多不能起床。从此他天天喝酒玩乐,不问政事,朝廷大权实际上落到吕太后手里。
刘盈当皇帝的第二年,齐王刘肥从自己的封地来长安朝见太后和汉惠帝。刘肥本是惠帝的哥哥,只不过他不是吕太后生的,所以没能当上皇帝。惠帝见哥哥来看他,非常高兴,就吩咐摆酒招待,并且让哥哥坐在上头,自己在下面作陪。吕太后看了很生气,因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怎么能让别人坐上座呢?她就让人斟了两杯毒酒递给刘肥,让他给惠帝祝酒,哪知惠帝见齐王起身,也跟着站起来,拿过另一杯毒酒,打算弟兄俩一起干杯。吕太后一看傻了眼,赶紧站起身来,装作不小心,把惠帝手中的酒撞掉了。刘肥也不傻,见这情景知道其中有鬼,不敢再喝,就推说已经喝醉,告辞回去了。
刘肥回到住处,派人一打听,知道刚才那酒果然有毒。他估计吕太后不会放过自己,心中又害怕,又发愁。这时,一个手下人给他出主意说:
“太后只有当今皇上和鲁元公主这一儿一女,自然对他们特别宠爱。如今大王您的封地有70多座城,公主却只有几个城。您要是向太后献上一个郡,把它作为公主的汤沐邑,太后定会高兴,您也就不会有危险了。”
刘肥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自己封地中的城阳郡献给公主,太后果然高兴,刘肥这才平安地离开长安,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中国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话,不失去一丝小利益,就保不住自己的性命,没有了生命,也就无所谓眼前的或长远的利益。刘肥忍失小利,保全自己,这不仅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换来的还是一笔无比宝贵的财富——性命。
有时候生活中的事情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换来的是融洽,忍耐岂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课。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会遭遇它。“忍”字头上一把刀,忍耐的过程是漫长的,忍耐的感受是痛苦的,所以忍耐本身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经不住忍耐的考验,我们的人生将会是一片苍白和不堪一击。学会忍耐,会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
变对抗为忍让,人生吉祥
生活处处都有交锋,做人没有必要总是争强好胜。一味地对抗虽然争足了面子,占尽了风头,但最后只会让自己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丧失了忍让的能力,将失去很多已经拥有的东西,这话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就算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春风得意,已拥有了快乐的生活,也会因为不够忍让而失去,婚姻如此,事业也是如此,友情更是如此。我们不难发现,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当各种较量出现在我们的周围时,忍让也正悄悄地从我们的视线中隐退。
一个得道的法师在将要圆寂时,弟子们来到法师床前,求教道:“师傅最后还有什么要交待弟子的吗?”
法师点头,然后张开嘴巴让弟子看,随后问:“我的舌头还在吗?”
弟子们围过去,看了看师傅的嘴巴回答:“舌头还在,好着呢!”
法师又问:“我的牙还在吗?”
因为法师已经一百多岁了,牙齿早已经掉光了,弟子们只看到光秃秃的牙床。
“牙齿不在了。”弟子回答。
法师又问:“明白我要说的话了吗?”
有几个弟子略有所悟,其中一个回答道:“舌头因为柔软,所以存在;牙齿因为刚强,所以全掉光,是这个道理吗?”
法师说:“是啊,只要你们记住这个道理,我就能安心地走了。”
是的,“舌头因为柔软,所以存在;牙齿因为刚强,所以全掉光”。
这就是不可争强好胜的道理,人生快乐的秘诀也在于此。懂得忍让的人,不仅能避开对自己的无谓伤害,更能避免伤害他人,生活就会有更多的平安和祥和。正如阿萨吉奥利曾说过的:“如果你心中没有忍让,那你的心中只会有仇恨和报复。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了忍让而只有仇恨和报复的话,那这个世界上就永远不会有快乐的日子了。”
有一对年轻人,自从结婚以后,在生活中总是争强好胜,哪怕是为一件小事他们都要争个输赢。没几年,他们的婚姻到了破裂的边缘。为了重新找到昔日的爱,他们计划进行一次浪漫旅行。他们约定,如果能找回恋爱时的幸福就继续生活,如果不能就分手。
不久,他们去了一条风景优美的山谷,可让他们奇怪的是,山谷南坡长满松、柏,而北坡只有雪松。
天上下起了大雪,于是他们支起帐篷,准备在山谷里宿营。在帐篷里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他们突然发现,北坡的雪总比南坡的雪要大得多。
不一会儿,北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厚度的时候,那富有弹性的雪松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让雪从枝上滑下。雪不停地下,雪就这样反复地积,而雪松反复地弯,雪反复地落,这样,雪松因为不会积雪太厚而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因不富有弹性,不会弯曲,树枝全被压断了。南坡雪小,还保留了其他一些树木,所以南坡除了雪松外,还有柏树等其他树木。
发现这一景观,妻子对丈夫说:“北坡一定也长过其他树木,只是因为不会弯曲,才让大雪给压毁了。”
丈夫点点头,霎时,两个人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拥抱在一起。
丈夫兴奋地说:“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世界万物都不能太好强,树能弯曲一下,这样就不会被压垮;人要是学会忍让,可能就会避免很多伤害。”
从此以后,两个人试着相互忍让,结果,他们不再为小事吵闹,而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如果北坡的雪松不会弯曲,一味地和风雪对抗的话,那么最终被压毁的命运是毋庸置疑的了,所幸它学会了忍让,学会了低头,这样才保全了生命,获得了生存的快乐。
大自然中的树如此,生活中的人也是如此。生活中,忍让就是弯曲的艺术,我们都需要忍,都要学会忍。那么,怎样去忍呢?答案就是学会像雪松那样弯曲,懂得弯曲并敢于弯曲,是一种本领,是一种境界。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变通,像雪松那样学会弯曲,变对抗为忍让。记住,一味对抗的结果,只能是像“牙齿”那样最先受到损害。忍让别人,不仅能让别人在自己的宽大胸怀和雍容大度中折服,也能将矛盾化解为和睦,更能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吉祥。
忍得怨气,换来人生和气
在生活中,或许人们彼此之间原本没有那么多的矛盾纠葛,往往只是因为有人逞一时之快,说话不加考虑,只言片语伤害了别人的自尊,让人下不来台,才产生了彼此争斗的局面。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罗吉斯在他的《如何做人》一书中写道:“当我尝试去了解别人的时候,我发现这真是太有价值了。我这样说,你或许会觉得奇怪。我们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在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大部分的反应是评估或判断,而不是试着了解这些话,在别人述说某种感觉、态度和信念的时候,我们几乎立刻倾向于判定‘说得不错’、‘真是好笑’、‘这不正常吗’、‘这不合情理’、‘这不正确’或‘这不太好’。我们很少让自己确实地去了解这些话对其他人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这就是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过分地相信自我的标准。因而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遭遇太多的争论,造成太多心与心的嫌隙。在那些自以为是的争论中,我们竭尽全力地维护那些并不全面、并不成熟的观点。
对那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不足称道的异己意见,我们给予太隆重的对待。一场狂风暴雨般的唇枪舌箭过后,我们得到的仅是“心乱”,失去的却是“亲密无间”,或许我们还得到些什么?在过后的日子里,我们发现那是嫌隙与隔膜。感谢上帝,我们因此又多了一个“敌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我们那“锐不可挡”的口才。
卡耐基曾说:“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赢了,还是输了。”在争论中,并不产生胜者,所有不愿对敌的人在争论中都只能充当失败者,无论他(她)愿意与否。因为,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都只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绝对正确,或者,即使感到自己的错误,却也决不会在对手眼前俯首认输。在这里,心服与口服没法达到应有的统一,人的固执性,将双方越拉越远,到争论结束,双方的立场已不再是开始时的并列,一场毫无必要的争论造成了双方可怕的对立。所以,天底下只有一种能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那就是避免争论。
因此,我们在做人办事时,应和和气气,有损人面子的事情一定不要做,有损别人面子的话一定不要说,这样,当请别人给自己办事时,别人才不致于拒绝。不给人面子带来的后果有时是很严重的。
三国名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擂鼓三通斩蔡阳,“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耳”。然而,这位叱咤风云、威震三军的一世之雄,下场却很悲惨,居然被吕蒙一个奇袭,兵败地失,被人割了脑袋。
关羽兵败被斩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吴联盟破裂,吴主兴兵奇袭荆州。吴蜀联盟的破裂,原因很复杂,但与关羽其人的骄傲有着密切的关系。
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反复叮嘱关羽,要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但关羽对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瞧不起东吴,也瞧不起孙权,致使吴蜀关系紧张起来。关羽驻守荆州期间,孙权派诸葛瑾到他那里,替孙权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求结两家之好”、“并力破曹”,这本来是件好事。以婚姻关系维系补充政治联盟,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放下高傲的架子,认真考虑一番,利用这一良机,进一步巩固蜀吴的联盟,将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关羽竟然狂傲地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不嫁就不嫁嘛,又何如此出口伤人?试想这话传到孙权那里,孙权的面子如何吃得消?又怎能不使双方关系破裂?
关羽的骄傲,使自己吃了一个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结束了生命。
这就正如俗话所说:“蚊虫遭扇打,只为嘴伤人。”以尖酸刻薄之言讽刺别人,只图自己嘴巴一时痛快,殊不知会引来意想不到的灾祸。事实上,我们已深深领教了“死要面子”的苦果,所以,此时我们不再面临任何障碍,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用来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比起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忍一时之气,换来百日平安
在很多事情上,头低一些,退让一步,不但自己过得去,别人也过得去了,产生矛盾的基础不复存在,矛盾自然就化解了。
面对矛盾,一般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用“强”去争,但可能对方比我们还强,我们用强人亦用强,结果就不那么妙了。实际上,在聪明人看来,低头不单是缓和矛盾,也能化解矛盾,而争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才能解决矛盾,在多数情况下只能是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