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领导本领提升(案例与解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魅力导引篇(1)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是研究领导力不可回避的话题。进入网络时代,思想的多元化为领导目标的实现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也设置了比过去艰难得多的管理情境。

魅力是获得别人的认同,积累群众给予的美誉度。领导魅力离不开具体的场景。网络时代的领导者站在组织金字塔的尖端,却越来越发现“高处不胜寒”,让群众从心底认同领导、自觉自愿地跟随领导打拼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情境。在网络时代,个体面对组织外抛来的橄榄枝,面对越来越多元的行业与职业选择,对领导的忠诚度与认同度随时可能倾塌;在网络时代,个体释放出越来越强烈的个性与个人主见,对领导的一言一行可能有着各种异议与质疑;在网络时代,个体已经不完全束缚在薪酬福利与职位许诺中,可能因为领导的价值观与自身的疏离而分道扬镳。网络时代的领导魅力,不仅仅是个人素质与能力的挥洒,更是对群众在新时期思想与价值观的体验,这种体验每多一分、每深一层,都会为领导的决策以及组织的凝聚力带来显著提升。

本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析魅力:

第一,展现最好的自己。所谓最好的自己,不仅仅是个人的特质,而且是与事业发展需要相适应、与被领导群众需求相匹配的领导者的素质与能力。人类的素质、能力与几十万年形成的基因有关,与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有关,更与自身的理想与追求过程有关。成功的领导者大多先天基因不弱甚至优质,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无论体制内教育还是社会实践中成长),大多怀有一颗赤诚的心追逐着心中的梦想。展现最好的自己,关键在于领导者整合自身的优势,善于在沟通换位中展现自身最为群众欣赏的特点,吸引一群追随者共同追逐心中的梦想。

第二,甘当群众的小学生。领导魅力不在于改造群众,把自己的追求与价值观强加于群众,而在于“甘当群众小学生”的姿态,将群众需求与组织目标潜移默化地结合在一起,不是让群众从组织成长中“分一杯羹”,而是让群众与组织共成长。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看,为何在革命过程中当时的群众认为党的干部很有魅力?一方面在于党喊出了群众心底的呼声——“打土豪、分田地”,另一方面在于党号召军队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魅力的领导并非登高振臂一呼,而是善于放低姿态、与被领导者共同体验、共同成长,既要有长远的、全局的发展规划,又要将其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领导魅力在于修炼。儒家有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领导魅力的修炼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大家是否认这个领导,不是听他说什么,而是看他的行为。所谓“修炼”,“修”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修正自己的行为,“炼”是在实践检验中形成规律、充实阅历、沉淀自身的价值观与准则。

第四,领导魅力的误区。20世纪末曾有人预判,“21世纪是人人都是领导的世纪”。在今天,迷信权威、领导个体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领导者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各种矛盾的集合点,领导决策成功的作用容易被放大,领导方式的失败也容易被口诛笔伐。领导者最危险的时候,往往不是失败时,而是成功后的捧杀。在网络时代,领导既要长袖善舞、适时展现魅力,又要戒骄戒躁、慎用权力。正如有句话说得好:“一个好的领导会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网络时代是领导魅力瞬时化全球传播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领导魅力的表现方式、形成路径与影响方式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值得我们敏锐把握、细细品味。期待本篇所选取的案例可以为领导者面向未来、展现魅力提供思路、启发思考。

1.1展现最好的自己

毛泽东的语言魅力

毛泽东是一位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就在第六条中规定:“说话要有趣味。”凡是与毛泽东交谈过的人,都为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所折服。

“我们两个同是石头”

1951年,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从抗美援朝战场回京向毛泽东述职。

谈话间,毛泽东开玩笑说:“德怀呀,你我都是同石头有缘分的。你的字号叫石穿,我的乳名叫石三伢子,我们两个同是石头。”彭德怀谦虚道:“我岂敢与主席相比。主席是块稀世宝石,我彭某只不过是一块冥顽不灵的顽石。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

毛泽东摆摆手说:“不,同样都是石头嘛。我们两块石头,一块扔给了杜鲁门(时任美国总统),一块扔给了麦克阿瑟(时任侵朝美军总司令)!”两人相顾,发出会心的笑声。

“喧宾夺主”的“客人”

1947年,蒋介石全面进攻解放区失败后,把战略改为“重点进攻”。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率兵进犯延安。50多架敌机对延安狂轰滥炸了一整天。

那天下午,敌机扔下的一颗重磅炸弹在王家坪毛泽东的窑洞门前不远处爆炸,一阵山摇地动之后,便见硝烟弥漫。负责保卫毛泽东的卫士很为他的安全担忧,警卫参谋贺清华心急如焚地推门而入,但见毛泽东从容自若,跟没事儿似的,他右手拿着的那支笔正在大地图上移动着。他身旁的彭德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支笔的笔尖。

贺清华的推门而入惊动了毛泽东,但他的注意力还在那张地图上。他看着地图问:“客人走了吗?”

贺清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愣了:哪有客人呀?于是反问:“谁?谁来了?”

“飞机呀。”毛泽东微笑着说,“真是讨厌,喧宾夺主”。大家听毛泽东这么一说,都笑了起来。

一个卫士拿着散落在门前的一块炸弹碎片给毛泽东看。毛泽东接过来掂量一下,又风趣地说:“嗯,发财发财,能打两把菜刀呢。”

“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气象专家竺可桢以很大精力关注中国的农业生产,想方设法利用气象学知识增加粮食产量。1964年,他写了一篇《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的重要论文,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

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竺可桢回答:“天有不测风云,不太好管呢!”

毛泽东幽默地说:“我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Papertiger”(纸老虎)

1973年,基辛格来到中国见毛泽东。谈话间基辛格突然问道:“听说主席阁下正在学英语?”毛泽东回答:“只会几个单词,如‘papertiger’之类的。”在场的人开怀大笑。

“Papertiger”在英语中是“纸老虎”的意思。基辛格后来才明白,毛泽东曾用这个词来形容貌似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后来又用它来比喻帝国主义。

两年后,基辛格带着妻子再次访问中国。这次相见,毛泽东不再和他开“纸老虎”之类的玩笑,而是好奇地指着比基辛格高出许多的基辛格夫人。基辛格后来回忆说:“(毛泽东)问我对比男人高的女人有什么感觉?”基辛格觉得,这位中国的领袖在外交场合也是那么本色自然,让人感到很亲切。

毛泽东在会见外宾的时候,的确是常常不拘形式,不论肤色,不论地位,对客人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对待,总是那样的真实和真诚。1974年2月22日,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访华。随行的妇女来宾为了表示对毛泽东的敬意,纷纷向他行屈膝礼。一向幽默的毛泽东也模仿起非洲妇女,向她们行屈膝礼,给非洲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领导要站得比众人高,看得比众人远,但要引导大众又必须用众人最平常而又普通的事例、语言去感染人。以上案例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领导魅力?

2.“治大国若烹小鲜,烹小鲜若治大国。”毛泽东的类比式语言都非常实在,为什么可以获得将军、领袖等高端人士的高度认同?

3.我们怎样向毛泽东学习,用最普通的语言展现领导智慧?

邓小平的睿智与干练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在参与和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方面、在人生大是大非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高瞻远瞩尽人皆知,令人钦佩。鲜为人知的是,他在各种场合所表现出来的随机应变和乐观诙谐。邓小平的幽默不落俗套,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蕴含深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长久的印象。

“你们是老大哥嘛!”

1960年11月,81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在苏联莫斯科举行,中国派出由刘少奇、邓小平率领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此前9月,邓小平受党中央毛主席委派,先期率代表团部分人员飞抵莫斯科,参加由26国党组成的会议文件起草委员会。在克里姆林宫苏共的欢迎宴会上,赫鲁晓夫挑衅道:“邓小平同志,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那个霍查老爱自搞一套,弄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是不团结,中国应该有个态度才对!”

很明显,这是用阿尔巴尼亚影射中共不听苏共指挥。

邓小平心若明镜,直率诚恳而不慌不忙地回敬道:“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是个小党,但能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你们应该好好尊重人家才对,不应该随便向人家施压,你们是老大哥嘛!”

邓小平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说得赫鲁晓夫张口结舌,一时语塞。

“知道‘兔子吃鸡’这个掌故吗?”

在26国党的起草委员会上,中苏两党代表团的成员经常针锋相对,激烈争论,气氛是相当紧张的。但在紧张激烈的交锋中,邓小平始终是泰然自若,举重若轻。他只要一走出会议室,便谈笑风生。代表团成员在大使馆里吃饭,也常常是笑语不断,轻松活泼。

有一天,在激烈的争论之后,中共代表团成员回到大使馆的饭厅吃饭,大家一时话不多。这时,邓小平忽然招呼刘晓大使的夫人张毅,笑着问:“张毅啊,你是江西人,你知道‘兔子吃鸡’这个掌故吗?”

“什么,兔子吃鸡?兔——子?”张毅以为听错了。

“对,兔子吃鸡。”

“哎呀,小平同志,我只听说过黄鼠狼吃鸡,可从来还没听说过兔子会吃鸡”,张毅欲忍住笑却又忍不住,鼓着嘴巴摇头,“而且还有什么掌故?”

“当然有掌故,此事发生在1930年代。”邓小平含笑望望大家。大家也都望着他,急切地等着听下文。

“这事出在陆定一身上。”

有人问:“是在延安吗?”

“是在延安。但不是在延安的兔子,是有一次在延安作报告,谈到托洛茨基什么什么的,他那个无锡话就糟了。说来说去总是‘兔子吃鸡’。我们有些同志听完报告,总是不相信‘兔子吃鸡’,就像张毅现在一样,边出会场边四处打问:‘兔子吃鸡’怎么回事?没听说兔子还会吃鸡呀……”

大家恍然大悟,饭厅里顿时笑成一片,会议争论时留下的紧张气氛被这一片开心的笑声一扫而光。

“在东亚,中国的饭菜最好;在欧洲,法国的饭菜最好”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复杂敏感,有时一件小事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大局。邓小平率团访美期间,布热津斯基热情地设家宴招待了邓小平。宴会开始后,觥筹交错,笑语声声。酣畅耳热之际,布热津斯基当众发表高见,说:“中国人和法国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认为自己的文明优于其他所有国家。”

对这样一番涉及民族自尊又具有挑衅性的不得体的议论,邓小平反应很快,颇为自得地接过话头说:“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东亚,中国的饭菜最好;在欧洲,法国的饭菜最好。”

邓小平这个回答可以说是妙不可言,一语双关,既符合宴会的氛围,又维护了中华文明的尊严,自然无人能够反对。更重要的是化紧张为缓和,避免了因小失大。

1989年以后,邓小平在谈到与美国的关系时,多次指出:“要坚持同所有国家都来往,对苏联、对美国都要加强来往。”“中美不能打架——我说的打架,不是打仗,而是笔头上和口头上打架,不要提倡这些。”“归根结底,中美关系要好起来才行。”

“不可拖延,不宜拖延,宜速决断”

“不可拖延,不宜拖延,宜速决断”,这是邓小平批示文件时最常用的词语,也是最能代表他行事风格的词语。他的语言和他的做事方式如出一辙,说话不甚讲究文采,几乎从不兜弯子,直接切入主题,解决问题,非常干脆。他讲话很少,但每一句话都一语中的,从不拖泥带水。战争年代,毛泽东就评价说:“看小平的文章,就像吃冰糖葫芦一样爽快。”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27天后,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美国,他坚持一贯的工作作风,争分夺秒、不知疲倦地走访美国各地,同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交流。有人统计,访美9天,邓小平出席了近80场会谈、会见等活动,参加了约20场宴请或招待会,发表了22次正式讲话,并8次会见记者或出席记者招待会。美国人第一次近距离领略了新中国领导人的风采,并且为之“深深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