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毛天东医案
毛书歌主编更新时间:2021-06-11 20:36:18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摘录了毛天东教授六十年临床诊疗过程中的部分经典病案,所录病案分门汇辑,附有图片并加以按语。本书所撰医案归纳为正骨技术、骨病筋伤、验方病案举例、人文病案举例四大门类,内容全面、病例真实、说理简要、按语明确,有助于读者领悟毛天东教授医案精华,学习其治疗要点。毛天东教授善手法正骨,治疗合理有效,操作简易明确,便于在临床中推广;且善疗骨病筋伤,把握辨证要点,方药灵活化裁,疗效独特。本书专业性强、内容实用,可作为骨伤科及相关专业人员临床、教学及科研的参考用书。作者简介:毛书歌,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主任、主任医师,名老中医毛天东之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正骨”第七代传人。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3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副主委。出版《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颈肩腰腿痛》《骨伤康复知识》《名医医案》《中西结合内科诊疗学》。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五项。
上架时间:2015-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毛书歌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舌诊十讲(第2版)
舌诊为中医的特色诊法,临床价值巨大。舌诊主要看舌质和舌苔,舌质就是舌头的肉质,舌苔就是肉质表面覆盖的一层苔藓样物质。舌质和舌苔均有重要的意义,两者缺一不可。看舌是医生平时诊病过程中,采集病史资料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很多时候,在患者对自己的症状特点描述不清的情况下,舌脉成了医生处方用药的主要依据。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同时擅长中医科普,个人自媒体影响力巨大,自媒体舌诊系列深受广大中医爱好者喜爱。本书医学4.2万字 - 会员
辨证录
《辨证录》是一本综合性医书。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全书十四卷,附《脉诀阐微》一卷。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种疾病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析、丝丝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但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而忽于医学36.7万字 - 会员
蒋益兰肿瘤治疗临床经验集(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丛书)
本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从事中医治疗肿瘤30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理论见解,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医家小传,宏观角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的学术观点、脉络及领悟;第二部分:学术思想及传承,从预防、治疗、情志、人文等多个方面总结了中医治疗的特色及优势;第三部分,医案精选,收集整理了蒋益兰教授对各个癌种的观点概论、诊疗思路、临证体会及典型病案遣方用药,使读者循其思路,层层剖析,掌握精髓,从而化为己用。本医学25.3万字 - 会员
蒙医学针法刺法
蒙医学针法刺法系统介绍了蒙医针刺理论、配穴原理、蒙医针法刺法、常用穴位的局部解剖以及蒙医基础疾病的诊断要点、分型分析、针刺治疗方法,以及现代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依据、发病机制、蒙医诊断要点、蒙医辨证分析、蒙医针刺治疗方法。蒙医学针法刺法可供从事民族医学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参考。医学22.6万字 - 会员
任之堂跟诊日记1(修订版)
本书以理顺中医思路为主线,讲述了两个中医学子跟师学习的故事。他们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跟师抄方所得,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每天跟随老师上午看病抄方,下午或上山采药,或记录总结,晚上听师讲学。老师将中医的道理融入日常生活交谈中,寓教于乐,趣味横生,充分再现了民间传统中医师带徒的传教生活。其中既有传统民间中医的养生智慧,也有临证治疗验案,更有不少民间偏方秘方。这部以日记形式写成的中医读物,原汁原味,雅俗共赏,医学21.2万字 - 会员
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证治纲要
本书运用三阴三阳理论,对六经理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运用《内经》等经典理论考证了卫气营血(三焦)理论和寒温纷争的历史,并分析了寒温之争的原因以及对外感热病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辨证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各种辨证方法可统一于六经辨证;系统论述了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以及外感热病的发病;提出了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理论:外邪入侵,首先侵犯六经所属脏腑之虚处,故脏腑在表之营卫必应之,天人合一则病有寒化热医学44.5万字 - 会员
临床针灸反射学(修订版)
本书应用反射学的观点,把经络归结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统,提出针灸疗法是一种反射疗法,使传统的针灸疗法与经络学说面目一新,并为它们与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书集古今中外研究者包括作者37年来在国内外从事针灸临床、科研的丰硕成果与经验,阐释经络的实质与探讨针灸疗法的主要技术理论,尤其注重从临床实际出发,分析针灸治疗常见顽固病症时的难点与提高疗效的途径,故它不仅是针灸临床、科研、教学人员的高级医学63.4万字 - 会员
健康长寿:延缓衰老的科学与行动
本书以权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大量实验和研究报告为依据,深入分析了关于衰老的特征及其成因,在细胞、基因、菌落和病毒的层面科学地揭示了人类衰老的秘密,综述了科学家们为了延缓衰老和健康长寿目前正在做的工作。除了药物与各种营养剂之外,本书讨论了如何通过日常的膳食和运动达到晚年健康的目的。其中还有专门一章介绍如何增加免疫力来抵抗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医学13.7万字 - 会员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第2版)
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伤寒论》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本书市场潜力很强医学42.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痛风这样做 止痛降尿酸(升级版)
149种常见食材,32种宜用中药,3大中医理疗法,22项运动,翻开本书,痛风这样做,让痛风不再“痛疯”。中医6.3万字 - 会员
心印绀珠经
《心印绀珠经》,明·李汤卿撰。分上下两卷,上卷对《素问》中阐述的运气、脏腑经络、脉法理论作了归纳整理;下卷则融会刘、张、李诸家之说,依次扼要阐释中医病机、伤寒论治、15种常见疾病的辨证治疗、90种中药的性味主治等,可作为中医学入门之书和研究金元医家的参考书。本次整理以明嘉靖二十一年邢址刻本影印本为底本,以明嘉靖二十六年赵瀛刻本影印本、明崇祯六年闵齐伋刻本为校本。中医4.3万字 - 会员
中医经方理论与临证集萃(第二辑)
该书为第一辑同名书的续集(第一辑2022年5月首印2000册,3个月后又加印2000册),汇集了全国名老中医药指导专家、经方大家等核心宝贵经验和临证特色医案等,从临证心得、遣方用药、特色疗法、临床心悟等多方面反映了对经方的研究。内容丰富、实用,为后来医者开阔思路、指明方向,为患者带来福音,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可谓是一件幸事。相信这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受到医者的青睐,中医经方一定会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36.6万字 - 会员
郭维琴益气活血法治疗心系疾病
本书依托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项目《郭维琴教授益气活血法诊治心系疾病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推广》,旨在以传承和发扬首都国医名师郭维琴教授学术思想为目的,建立郭维琴教授益气活血法诊治心系疾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传承体系课程教材,从而推广郭维琴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临床应用,更好做到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主要内容首先系统阐述郭维琴教授益气活血法诊治心系疾病的学术思想,然后详细论述益气活血法诊治常见心系疾病诊疗特中医21.5万字 - 会员
太医院医事春秋
本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北京太医院医事制度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书,分为十个部分:第一章:太医院历史概述,对金、元、明、清四代太医院进行简要历史介绍;第二章:太医院遗址考证,根据现存史料考证了明清两朝太医院遗址;第三章:太医院太医名录,主要收录了正史所记载的历代太医名录;第四章:太医院医方秘籍,主要介绍了四本太医院秘方医书;第五章至第八章:分别梳理了四代太医院的职官制度、诊疗制度、教育考试中医14.4万字 - 会员
中医肿瘤学
本书总结了当代中医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是用于指导中医肿瘤临床的专业著作。总论部分从中医、西医两个方面,阐述了肿瘤的发病原因。概括了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详细阐述了中医的肿瘤治疗方法及人体扶正调理治疗方法。概括介绍了肿瘤的预防、康复理论与方法,肿瘤患者的生活、饮食调养等问题。各论部分对28种常见肿瘤疾病,从中医、西医角度,论述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随访、预防与调护六大方面中医8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