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世界文学名著经典人物故事
更新时间:2021-05-31 09:39:01
最新章节:第33章 居里夫人:不为盛名所累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主要包括中外文学名著有关神话、侦探、战争、科幻、人物、戏剧、爱情、电影、探险、智慧等类情节故事。在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趣味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世界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品牌:中版集团
上架时间:2015-07-01 00:00:00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版集团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西交通与华夏文明
本书为“历史与展望:中西交通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层论坛论文集。2014年8月19日至20日,“历史与展望:中西交通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层论坛在兰州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甘肃“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学术月刊》杂志社和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编入会议交流论文集的文章共61篇,本次编辑出版选定45篇,文学53.4万字 - 会员
线路与遗产:第二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宜红古茶道是“万里茶道”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沟通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是第二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书中通过宜红古茶道文化遗产研究、宜红茶历史与文化研究、“容美茶”历史与文化研究、万里茶道研究四个部分,从历史文化探究视角,对宜红古茶道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讨论了宜红古茶道、宜红茶及万里茶道的历史地位、兴衰、与当地历史发展关系、当代发展选择及品牌建设等问题,并对发掘相关历史文化遗产文学39万字 - 会员
流动的世代
2021—2022年,澎湃新闻旗下的全数字英文媒体第六声(SixthTone)举办了以“世代”为主题的英文非虚构写作大赛,并邀请何伟、项飙、周轶君、扶霞·邓洛普、吴琦、钱佳楠等担任评委,吸引了全球的写作者踊跃参与。本书为此次大赛优秀作品集。作者以动人心弦的笔触写下了上海舞厅、福建工厂、曼哈顿唐人街、新加坡监狱等地的中国同胞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对家庭传承的复杂情感,以及当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多元样貌文学10.8万字 - 会员
小河淌水唱新歌:北京大学定点帮扶弥渡十周年纪念文集
本书收录北大相关院系、职能部门、“名誉村长”、挂职干部、参与师生校友及弥渡县有关领导的实践回顾、感人事迹、收获感悟等60余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大师生、校友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弥渡定点帮扶事业、助力弥渡高质量脱贫振兴的记录。文学17.6万字 - 会员
中古文学理论研究论集
论集中收入项目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在研期间所撰写的专题论文。这些论文或者选择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演进发展中的诸如“气”“体”“怨”“通变”“江山之助”等重要概念范畴或命题进行诠释,或者对诸如《典论·论文》《文心雕龙》《文选》《抱朴子外篇》等重要经典文论典籍进行阐发,或者对六朝时期的主要文论家、重要理论现象和论域进行探析,而聚焦点则是对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演进和经典文论文献进行深度研究阐释,所收论文文学22.8万字 - 会员
众生皆有大幸福:弘一法师文集
《弘一法师文集》是一部汇集了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精华的著作集。本书系统展示了法师出家前后的思想、艺术成就及佛教修行心得,包括其书信、诗词、格言、讲经说佛的文字等。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深入了解弘一法师的传奇人生与佛学造诣,还能感受到他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怀,获得心灵的启迪与净化。文学9.1万字 - 会员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研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36届年会论文集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文化语境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学科与理论建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2019年11月1日至4日,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36届年会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历史性与当代性”学术研讨会在南昌举行。此次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又恰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的时间节点上召开的。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和论文集的出版,对深化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研究,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学28.2万字 - 会员
张少康文集·第四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 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
本书中,《刘勰及其研究》研究了刘勰生平、思想和《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亦阐发了《文心雕龙》与中国文化传统之关系。《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从诗歌创作、诗学思想等多个方面研究了唐代著名诗人和诗论家司空图,并集中探讨了《二十四诗品》的真伪问题和相关学术争议。文学36.5万字 - 会员
中国历代状元文章精选
科举制度是隋唐至清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自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科举考试为止,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历代有诸多学子参与乡试、会试、殿试等各级考试。其中,殿试高中第一名者便称为状元。朝廷通过殿试策问,提出有关经义或政事等问题,以简策问难,征求对答,用来考察应试者的学术水平和对国家政务的理解能力。本书精选历代状元文章,汇编成集,将繁体字化为简体字,异体字改为通文学1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