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故事写作大师班
(美)约翰·特鲁比更新时间:2020-03-05 18:31:01
最新章节:11 永不完结的故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好莱坞首屈一指的故事写作顾问,约翰·特鲁比作家工作室创始人。先后在迪士尼、索尼、福克斯、BBC及HBO等多家机构担任故事写作顾问和“剧本医师”,“诊断”过的影视剧本超过1800部。特鲁比的剧本写作与类型创作课程,已吸引全球数万人上课,学生包括作家、编剧、导演、制片人,诸多好莱坞卖座电影都出自他的学生之手,比如《西雅图夜未眠》《星球大战》《怪物史莱克》《猩球崛起》《加勒比海盗》《X战警》《王牌对王牌》《亚当斯一家》《美食总动员》……多位《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文学奖得主,也是他的学生。《故事写作大师班》是他30年故事创作与教学经验的精华,已经畅销十余年,包含故事写作的整套秘诀,可以让创作者精准找到对的方法,写出引人入胜的好故事。
品牌:博集天卷
译者:江先声
上架时间:2019-05-01 00:00:00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博集天卷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约翰·特鲁比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吉川幸次郎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吉川幸次郎的中国学研究生涯可分为经学时代、元曲时代和杜甫或杜诗时代,他的元曲研究和杜甫研究是在他的经学基础之上展开的。本书以吉川幸次郎的元杂剧研究和杜甫研究为重点,梳理了他的元杂剧研究和杜甫研究的特色,旨在研究他如何剖析元朝的时代风气和元朝人文学伦理的转换对元杂剧兴衰及文学性格的影响,以及他如何试图将杜甫作为典型来探讨文学的尊严;同时本书试图以其师狩野直喜的教诲和黄侃给予的启示,还有吉川幸次郎自己文学25.5万字 - 会员
清末民初《说部丛书》叙录
清末民初是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新小说的成就最显著。其突出的特点是这一时期各个民营书局争相斗妍,纷纷编辑出版《说部丛书》,这充分体现了小说界革命的巨大实绩。本书首次对清末民初二十多家出版机构出版的三十多种《说部丛书》数百编作品展开全面而系统的叙录,这是颇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本书以各出版单位所出版的《说部丛书》为纲,以各编作品为目,根据各种《说部丛书》出版时间的先后,对每编作品的作文学31.1万字 - 会员
味:一个诗学语词的理论批评
本书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在探讨“诗味”论的儒道渊源基础上,从先秦至明清的各个历史时期,选取“兴味”“滋味”“韵味”“淡味”“禅味”“趣味”等诗味范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理论内涵进行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诗味”的不同形态产生的原因予以阐释,尤其分析“诗味”不同形态所体现的文学思潮流变过程。本书采用纵向历史综论和横向“味”类交织的研究方法,将“诗味”论向纵深和平阔两个方向进行拓展。在纵向的“味”论史和文学37.9万字 - 会员
文艺理论基本问题新探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批评及文艺问题的重要论述为理论资源,探讨了有关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的各种新语境、新命题,分析了文艺批评在推动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文化强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方面的价值作用。同时,本书以“文德”论、“文治”论、文艺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等一些文艺理论的传统命题、重要概念、热点论争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它们的思想内涵,探讨它们对于当下我国文艺问题的诸多启示。以上问题都是新时代我国文学20.4万字 - 会员
文学的扎撒
本书收集了徐兆寿自1990年代以来的部分文学评论作品,共分为四辑,但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一些作家或作品的评论,另一部分则是上具体的文学理论阐释。这些文章老师在公开的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其中,《论伟大文学的标准》等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人学的困境与超载》等文章曾引起文学界的议论,《从诗到信仰:张承志的文学世界》《批评的维度》等文章获得过一些文学奖。徐兆寿的文学批评,大部分都带着强烈的生文学14.6万字 - 会员
非洲英语流散文学中的主体性重构
非洲英语流散文学可以分为本土流散文学、殖民流散文学和异邦流散文学三大谱系。本土流散文学中的主体性呈现为破碎的、不完整的状态,异邦流散文学中的主体性遭到严重的压制与扭曲,殖民流散文学中的主体性体现出更多的殖民性和侵略性。这三大流散文学谱系中的主体性都必须进行重构。非洲英语流散文学中的主体性重构是恢复人的尊严的一种努力,是探索个人之路、民族之路、国家之路甚至是非洲之路的一种努力。文学20.4万字 - 会员
乔治·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研究(1934—1939)
本书研究的内容是关于乔治·奥威尔在1934至1939年创作的“三十年代小说”——《缅甸岁月》《牧师的女儿》《让叶兰飘摆》《上来透口气》。这四部小说的知名度虽然不如奥威尔的代表作《动物庄园》《一九八四》那样高,却是奥威尔青年时期的主要作品,小说以四个普通小人物为主人公,通过记录他们与不幸命运的抗争过程,体现了现代人内心的焦虑和渴望。这四部小说实际是奥威尔的“自画像”,奥威尔将自己波折的生活经历融入小文学14.9万字 - 会员
联结碎片:解读艾柯的迷宫文本理论
本书在对艾柯著述进行广泛阅读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发现他对迷宫文本的思考贯穿了他整个学术和创作生涯,思想碎片散落和淹没在其理论书籍、随笔和小说的各个角落;他在代表作《玫瑰的名字》中将理论付诸实践,把理论说不清的还加以补叙。由是本书提出一个命题——艾柯其实已经断断续续、零零散散地论述过迷宫文本理论,只是以碎片形式罢了,需要联结。本书尝试对相关理论碎片进行发掘、扒梳和联结,勾勒出其迷宫文本理论的基本轮廓文学23.7万字 - 会员
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
本书主要以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美国南方地理空间为切入点,研究具体的地理空间书写与作品的政治想象之间的关联。本书分别从黑人青年的身体实践及种族身份的关系、历史记忆与政治理想、全球化时代流散群体的伦理关怀及现代性视野之下美国南方之于当代黑人群体的特殊意义这四个方面探讨莫里森的小说。研究发现,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带有明显的政治想象和诉求,从早期的黑人精神家园塑造到中期的多样化居住地探寻文学1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