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海边的卡夫卡
(日)村上春树更新时间:2019-03-21 09:08:10
最新章节:第55章 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重要的长篇小说,比肩《挪威的森林》的成熟之作,迄今已译成逾五十种语言,销量超百万。书中特别收录村上春树首次为中国读者所作序言。本书以村上独特风格的两条平行线展开,一条描写少年“田村卡夫卡”立志成为世界上最坚韧的人,离开家乡踏上旅途,在一座旧图书馆遭遇一系列奇异事件,一条描写一名失忆老人在一桩离奇杀人事件以后走上逃亡之路,在汽车司机星野的帮助下恢复遥远的战争记忆。书中在构建魔幻现实世界、编织精巧复杂情节的同时,也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表达了忧虑,对日本的文化传统作出了反思。译者林少华教授对译文作了修订,纠正了部分误译、漏译。并新写了译序,对作品的含义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品牌:上海译文
译者:林少华
上架时间:2018-06-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日)村上春树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逃婚
《逃婚》以九十年代初为背景,讲述了农村姑娘李晓红为追求自由与爱情勇敢逃婚的故事。李晓红本要为弟弟换亲,却不甘心命运的安排,毅然逃离家乡前往龙城。在龙城,她与赵其磊相互扶持,同时与富二代马明杰展开了一段曲折的恋情。然而,马明杰的家庭极力反对他们在一起,加上高佳佳的介入,使得这段感情充满波折。李晓红在爱情与事业上历经重重困难,多次被辞退工作。赵其磊始终陪伴在她身边,两人感情逐渐升温。最终,李晓红在周海小说31.7万字- 会员
古全和(第一册):苦难的童年
长篇小说《古全和》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一个生于农村、长于城市的工农子弟古全和的一生。全书分为四册《苦难的童年》《战火下的青春》《象牙塔之梦》和《风雨人生》,彼此构成一个整体,又相对独立。故事的背景从清末民初到上个世纪中后期,空间从山东胶东半岛到东北地区,展现了古全和的成长历程。《古全和》第一册《苦难的童年》描写了古全和苦难的家世、幼年、童年的成长历程。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父亲不愿助纣为虐担任日伪小说36万字 - 会员
我周围的世界
东亚女儿在这个世界的独自冒险。家庭内部:父亲缺席,与母亲混沌共生。黏糊糊的爱里为什么总夹杂着伤害?家庭外部:三姨夫的拳头里有糖果,也有落在三姨身上的拳头雨。他们为什么不离婚?网络世界:人人都顺着网线爬进去表演,某一天,她也尝试敲下自己的开场白。越安静孤独,内心越纷扰……承接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中母女关系的女性书写,《我周围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少女的成长,勾勒出几代女性群像,试着勘探母女关系中“爱与憎小说15.6万字 - 会员
猫城记(高荣生插图本)
《猫城记》是老舍长篇小说代表作。小说以第一人称口吻,写“我”与同伴坠落到火星上一座荒诞的城市——猫城的经历。猫城被矮人入侵,猫城人麻木、妥协、贪婪、自私,猫国黑暗、丑恶,最后灭绝。小说全景式扫描了猫国人的劣根性,揭示出入侵者的残暴,暗含了老舍对于现代中国立人的诉求。小说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和科幻色彩,老舍说,《猫城记》是个噩梦,它记录了一个文明历史上极为黑暗的几页,但它别具一格、充满想象力,有不衰的小说9.1万字 - 会员
驻村笔记(文联三部曲)
这是一个关于精准扶贫的故事。扶贫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扶贫是整部小说的脉络或线索。由志平、冰儿、国令、阿扬和阿才组成的精准扶贫攻坚第七小分队,奉命进驻河城县天马乡贫困村红山村后,他们千方百计找资金、跑项目,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通过一家公司捐助,架设一座铁索桥;获得省发改委支持,修通全村四个片区通屯水泥公路;通过电力部门帮助,对全村的电网进行改造;由水利部门负责实施,建成全村四个片区集中供水小说14.6万字 紫木槿(阿迪契作品)
他把烫水缓缓倒在我的脚上,好像在做一个实验。小时候,前院的木槿花都是红色的。墙上钉着爸爸画的作息表,学习、午休、吃饭、祈祷、睡觉的时间都各有配额。从二年级到五年级,每次犯错,爸爸都让哥哥和我去折树枝。我们总会选择松树,因为它的树枝比较有韧性,不像石梓和鳄梨的枝条打起来那么痛。但这次,浴室里并没有树枝,只有一个用来煮开水的绿壶……别人都说,爸爸是最正直勇敢的人。尼日利亚政变时期,爸爸在报纸上发表社论小说14.1万字- 会员
磨铁经典第8辑:钟形罩
生命太小,容不下她。首位逝后被追授普利策奖的天才女作家的小说绝唱,20世纪女性觉醒的疼痛标本。小说12.4万字 - 会员
孪生
从儿童时就觉得身体内有另一个自己,常在脑海里跟“我”说话,家人不知,朋友不知。父亲缺席成长,父女关系特别差。长大后,工作差,谈恋爱遇到诈骗。她不知道为什么她会经历这些?她是异类吗?这个世界只针对她吗?经历了种种才发现原因,那个原因让她潸然泪下。小说9.6万字 - 会员
芙蓉女儿
本书是一部以抗战为背景的小说,书中塑造的人物大多都有原型,小说以人物的经历为线索,以皖南地方特点为底色,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女性的命运浮沉,同时描绘了一幅具有丰富地方色彩的皖南风俗画。小说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李家女儿芙初,为躲避日军侵袭轰炸,逃难“跑反”而被乡绅收留,后又追随初创的南陵中学辗转数处求学。随着抗战终于胜利,芙初中师毕业,就职于中山中学。战后经济萧条,废池乔木,满目荒小说20.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