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刘稚 卢光盛更新时间:2018-11-08 15:31:17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分为五部分,分别对次区域经济合作、增长三角、经济走廊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相关理论以及国际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制度障碍进行分析;分析新形势下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战略意义;探讨如何构建相关国家、地区间的合作协调机制,以及各层次各行业间的合作平台、组织机构及其运作方式;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以及对策建议。
上架时间:2017-01-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稚 卢光盛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新丝路学刊(总第3期)
本集刊聚焦“一带一路”与丝路学两大研究主题,兼顾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实地调研与多语种为优势、重视国内外学者在丝路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交流,以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中国丝路学研究的话语权。经济11.7万字 - 会员
求解不确定: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逻辑
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萧条经济学”的来龙去脉。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全球经济发展为何不确定。第三部分主要说明中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是从理论与政策的角度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发展经济学”,力求“格物致知”。经济21.9万字 艰难的变革: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的国有企业原是计划经济的实体部分,其体制和结构特征、职工身份及社会定位都具有计划经济的性质。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几十万家企业和上亿职工,国企改革是工作难度极高、社会风险巨大的工程。20世纪末,由于体制机制僵化、历史包袱沉重,加之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冲击,我国国有企业曾大面积陷入亏损,“脱困”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是国有企业工作的主要任务。经过几轮大力度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我经济31.2万字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八讲
本书立足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主旨,全方位、多角度地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行动路径和战略部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基础,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改革的动态平衡,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扩大国内大循环覆盖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等。旨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明晰当前发展形势,明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17.5万字- 会员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书收录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撰写的38篇时评文章,专家学者紧扣“两会”脉搏,聚焦《政府工作报告》,根据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讨论。经济12.9万字 经济新动能
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同时,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更新旧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的现实需要。面对外部压力加大、不确定性加剧的复杂形势,如何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本书收录林毅夫、黄奇帆、郑永年、姚洋、黄益平、蔡昉、陆经济18.2万字中国经济2025:稳预期、促消费与扩内需
2025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之年。在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这意味着中国经济运行的逻辑正在经历新的调整与转变。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怎么干?本书由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领衔解读,黄奇帆、黄汉权等知名经济学家执笔,从守正创新与改革发展、宏观经济与预期管理、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经济16.2万字- 会员
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2019)
本书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姊妹篇,遴选出19个有代表性和典型特色的优秀案例汇编成书,旨在总结优秀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树立民营企业家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展示民营企业的责任情怀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带动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经济16.2万字 - 会员
中国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政策协调机制研究
本书以中国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政策协调机制为主题,以环境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数量经济学方法,从环境成因新思考、环境政策多维评价、环境政策优化改革三个依次递进的方面,合理确定中国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评价环境规制政策和碳减排目标等对环境质量改善的有效性,从国内和国际视角研究优化环境相关的财税政策和责任分配方案等,为我国实现有效的环境治理提供理论支持。经济21.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城市病”防治:以中国超大城市为例
本书通过理论基础、制度分析和专题报告三个篇章对中国超大城市人口调控与“城市病”防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理论分析篇主要对城市人口承载力进行理论研究,制度分析篇对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的制度性根源进行深入研究,专题报告篇以北京(中国超大城市中“城市病”最为典型和严重的城市)为例,通过四个专题报告回答如何缓解超大城市“城市病”。中国经济17.7万字 - 会员
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2015~2016)
产业自主性,即主要产业被外资控制的情况,直接涉及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书选择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并进一步选择汽车、钢铁、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以及高技术6个重要行业为研究对象,用外资市场控制度、股权控制度、技术控制度、总资产控制度和固定资产净值控制度5个指标定量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三次产业和上述6个行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外资控制情况和变化趋势;搜集了相关案例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防止中国产业外资中国经济22.5万字 - 会员
专业市场主导的区域经济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专业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书中通过构建一个基础分析框架,阐述推动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经济增长和空间经济结构演变的过程;分析专业市场推动产业由单一中心集聚到地区专业化集聚的过程;论证专业市场不断把外围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卷入整个分工网络,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机理;讨论专业市场驱动微观主体和各种要素向不同地区迁徙,最终形成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发展格局;揭示专业市场主中国经济14.9万字 - 会员
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No.6·2016):“一带一路”战略与贸易发展新动能的培育
本书分为七部分,总报告分析了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变化,与“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的贸易结合度、竞争与互补关系,探讨了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时,与美国、欧盟15国及日本合作的可能性、面临的挑战;其余六大部分分别探讨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中亚地区、俄罗斯和蒙古、西亚和中东地区及中东欧地区的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提出了中国在这些地区进行贸易拓展的空间和方向。中国经济18.5万字 - 会员
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
本书旨在对2008~2014年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市场化改革进展的总体情况和不同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发现进步,找出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评价不同方面、不同地区的得失,为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为决策和改善政府工作提供参考,为学术研究提供数据,为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和广大读者提供背景情况。中国经济6.9万字 - 会员
制度质量、企业家才能配置与经济绩效
本书从清晰界定企业家才能配置等概念入手,介绍和回顾了学界已有的彼此分离的两种研究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试图构建基于企业家才能配置视角的制度对经济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以中国内地省份和世界各国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方法检验了制度质量对企业家才能配置的影响,以及企业家才能配置在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中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很好地支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中国经济1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