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孙隆基更新时间:2017-12-25 19:27:57
最新章节:第76章 注释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孙隆基先生把中国上下三千年当做一个“长时段”,用结构观念——针对特定范围的一种共时性设定——来研究中国历史和这种历史延续所生成的文化特征。创造性地运用“良知系统”“身体化”“和合性”等概念来总结中国文化中对“人”的设计和“二人”关系,并进一步延伸至对个体与社会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对世界态度的分析与概括。其匠心独运之处在于,不是泛泛地罗列出这个民族的国民的劣根性,然后提出老生常谈的补救之道,而是用近乎千刀万剐的切割,给人以深处其间而欲全力挣脱的浓烈感觉,从而达到文化批判的深远诉求。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09-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孙隆基
主页
同类热门书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引领文化强国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把我们党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为引导全党全社会更加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个结合”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2023年6月12日起,新华社开设“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栏目,充分展现了北京、上海、西安、沈阳、重庆、杭州、南京、武汉、福州、长沙、广州文化评述11.4万字 - 会员
清华园里可读书?
人一成为雕像,注定繁华消歇,默默无言了。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常常念起梅贻琦一九三一年就职演说中的一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今,大师之出,远不如当年之盛。当年的大师,如梁思成、叶企孙,在清华园里也都有了雕像,作者在文中曾为他们的雕像放置非地而抱不平,其实大可不必。早年清华国学院的四位大师,不是至今还没有一座雕像吗?文化评述2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