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7 17:31:19
封面
版权信息
插图
前言
第1章 运输系统规划概述
1.1 背景概述
1.2 交通运输问题的根源分析
1.2.1 交通需求
1.2.2 交通供给
1.2.3 需求和供给的平衡
1.3 交通运输模型概述
1.3.1 模型概述
1.3.2 集计和非集计模型
1.3.3 截面、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
1.3.4 显示性偏好和意向性偏好
1.4 交通运输规划流程
第2章 运输系统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2.1 概述
2.1.1 运输系统调查的目的和作用
2.1.2 运输系统调查流程
2.1.3 运输系统调查内容
2.1.4 运输系统调查精度与准确性
2.1.5 运输系统调查时间
2.2 常用术语
2.3 居民出行调查
2.3.1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2.3.2 调查方案设计
2.3.3 调查组织实施
2.3.4 调查数据处理
2.3.5 调查成果
2.4 城市道路交通调查
2.4.1 交通量调查
2.4.2 车速调查
2.4.3 密度调查
2.4.4 通行能力调查
2.4.5 行车延误调查
2.5 出入境交通调查
2.5.1 调查方案设计
2.5.2 调查组织实施
2.5.3 调查数据处理
2.5.4 调查成果
2.6 公交调查
2.6.1 调查方案设计
2.6.2 调查组织实施
2.6.3 调查数据处理
2.6.4 调查成果
2.7 出租车调查
2.7.1 调查方案设计
2.7.2 调查组织实施
2.7.3 调查数据处理
2.7.4 调查成果
2.8 交通生成源调查
2.8.1 调查方案设计
2.8.2 调查组织实施
2.8.3 调查数据处理
2.8.4 调查成果
2.9 流动人口出行调查
2.9.1 调查方案设计
2.9.2 调查组织实施
2.9.3 调查数据处理
2.9.4 调查成果
第3章 运输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
3.1 运输系统规划理论概述
3.2 交通分区的划分
3.2.1 概念和定义
3.2.2 划分原则
3.3 出行产生阶段
3.3.1 基本概念、定义和特征
3.3.2 增长系数法
3.3.3 线性回归分析
3.3.4 交叉分类法
3.3.5 产生量和吸引量的平衡
3.3.6 社会经济变量预测
3.4 交通分布阶段
3.4.1 概念和定义
3.4.2 增长率法
3.4.3 重力模型
3.5 方式划分阶段
3.5.1 影响方式划分的因素
3.5.2 离散选择模型
3.5.3 MNL模型的标定和应用
3.5.4 出行方式的敏感性分析
3.6 交通分配阶段
3.6.1 概念和定义
3.6.2 非均衡交通分配模型
3.6.3 均衡交通分配模型
3.6.4 交通分配模型应用举例
第4章 道路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
4.1 概述
4.1.1 城市道路功能与特点
4.1.2 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4.1.3 城市道路网类型与特点
4.2 道路网布局规划
4.2.1 影响城市道路网布局的因素
4.2.2 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的原则
4.2.3 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方法
4.2.4 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评价
4.3 城市道路红线、横断面和交叉口规划与设计
4.3.1 城市道路红线规划与设计
4.3.2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与设计